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给我们的启示_保护环境的思想

容提要保护环境人类二十世纪重课题。

先秦保护环境思想及东汉期成长起道教环境保护方面宗教戒律我们提供了丰富思想

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枯竭及水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地球变暖、酸雨面积不断扩、沙尘暴步步紧逼、森林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急剧减少、洪涝灾害、干旱灾难、气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进入二十世纪以人类从没有像现这样对己所赖以生存地球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种各样有关环境方面灾难性消息报道令人类惶惶不可终日有坐即将喷涌爆发火山顶上等待蹴而灭恐惧、惊愕。

有关环保方面话题及行动成人类世纪话题科学认人类生存挑战是生态环境。

今天地球生态方面已超荷了。

新世纪里人类必须更有效地运用水、能、土地和原等然。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济发展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责任。

我们祖先生存斗争十分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

“精卫填海”、“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以神话传说形式流传下这类活动。

有记早保护环境者当数黄帝据《史记·五帝纪》卷黄帝“搏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司马迁《史记·殷纪三》告诉了我们“开三面”故事尚汤还作诸侯候天“汤出见野张四面祝曰‘天下四方皆入吾。

’汤曰‘嘻尽矣’乃三面祝曰‘欲左左。

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

”这是古代君侯保护鸟类早记。

据禹具有良生态保护识“禹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罟以成鱼鳖长。

”(《逸周·聚》)。

周王临终前嘱咐武王要加强山林川泽管理保护生物因国治乱兴亡都要仰仗生态坏。

他说“山林非不升斤斧以成草木长;川泽非不入罟以成鱼鳖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长。

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

”(《逸周·传》)显然古人已懂得向然界取定要有节制要令要按定季节进行捕鱼、猎兽生产活动。

公元前世纪西周王朝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是国古代较早保护水、动物和森林法令。

周景王二十年鉴国库吃紧国打算铸金币。

卿士单穆公表示反对认单靠铸钱币办法并不能国库亏空问题因铸钱所金属原要靠挖掘山林而得。

而破坏山林是使不得“若夫山林匱竭林麓散亡薮泽肆既民力彫尽田畴荒芜用乏匱君子将险哀不暇而何易乐有焉?”单穆公讲很明白如山林枯竭没有虞衡管理水泊不出产人民无力生产田地荒芜物匮乏君长只有忙应付危险局面哪有安乐可喜呢?这是针对统治者而言心思想是把保护山林川泽和国计民生系起了。

《国语·伯阳父论地震》曰“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伯阳父认水土通气土地润泽人才可以利用它种植谷物。

水土不通气土地死烂成了臭泥不能种植谷物缺乏财用国也就灭亡了。

儒有“天有生德”思想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行焉物生焉”(《论语·阳货》)这里所谓天是指生生不已然天人、天、地、万物与然都是体保持和谐相通《庸》曰“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天地道可言而尽也其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礼记·郊特牲》云“阴阳合而万物得。

”这种“并齐”、“合”表达着“天行有常不桀存不纣亡”(《荀子·天论》)客观规律表明合理开发利用应有节。

因而孔子反对滥用“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论语·学而》)《论语·述而》记孔子“钓而不弋不射宿”孔子道德伦理高要人们爱护然界他说“伐木杀兽不以其非孝也。

”(《孝》)曾子发挥孔子这思想“树木以伐焉禽兽以杀焉”。

(《礼记·祭仪》)。

亚圣孟子说“夫君子所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流。

”(《孟子·尽心上》)建议粱惠王让老姓“五亩宅树以桑”。

(《粱惠王句上》)“五亩宅树墙下以桑。

”(《尽心句上》)虽然这是项济主张但其包含保护环境思想

他说“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粱惠王句上》)这里孟子告诫统治者“仁民爱物”重物节物才可能维系人类持续发展。

可见孟子主张发展济是和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相提并论。

《诗·周颂·迈》有“怀柔神及河乔岳”说法即对神、河川和山都要善待。

道教保护环境方面所制定传授戒律也可供我们保护环境方面作借鉴。

爱惜、尊重切动物生命是道教思想主旨。

道教戒律始终把“戒杀生”作主要戒。

道教认切血性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由悟性有早、迟分所以修道阶次有快、慢别。

六朝道《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十戒“戒便是不杀当念众生。

刘宋道士陆修静其《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把”守仁不杀悯济群生慈爱广散润及切”作“十戒”二戒。

其所撰《受持八戒斋》更以“不得杀生以活”作八戒清斋戒。

《初真十戒》二戒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说十戒》二戒不得杀生屠害割截物命。

除而外《洞神》“五戒”戒说目不贪五色誓止杀学长生。

《无上要》卷四十九说勿杀伤含气。

《灵宝仙公请问》“太上十戒”七戒说不得杀生祠祀六天鬼神。

《升玄教》卷九所述“升玄九戒”四戒说手不得杀害众生跂行蠕动含血属皆不得杀。

《老君说八十戒》四戒规定不得杀伤切物命;九十五戒规定不得冬天发掘地蜇藏虫物;九十七戒规定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九十八戒规定不得笼罩鸟兽

《极戒》十二条规定不得热水泼地致伤虫蚁。

《老君说病》有探巢破卵是病。

刳胎剖形是病。

不但己不杀生即是别人杀生了己己也有责任不食《老君说八十戒》七十二戒若人己杀鸟兽鱼等皆不得食。

七十三皆若见杀禽畜命者不得食。

二爱惜、尊重植物生命。

道教认植物和人样具有生命灵性某种特定环境下它也能够修炼成仙。

如传说花仙、树仙、桃仙等古代人们将桃木、苇草、荆棘、艾草、薰衣草等植物赋予神力量认它们可以辟邪驱瘟故挂门窗、墙角。

对植物崇拜进步加深便出现了掌管农作物神――社神、稷神、神农氏。

其实将植物奉神现象很多如道教十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有古树、神树、神草所以道教戒律对植物亦加以保护

道教早《太平》专门对禁止烧山林作了理论阐述天上急禁绝火烧山林丛木乡何也?愿闻。

然山者太阳也土地钢是其君也。

布根类木是其长也亦是君也是其阳也。

火亦五行君长也亦是其阳也。

三君三阳相逢反相衰。

是故天上令急禁绝烧山丛木木不烧则阴。

阴者称母故倚下也。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二十四门戒”十八戒规定人不能无故采摘花毁坏林否则就会下地域受吞铁丸苦。

《老君说八十戒》十四条要不得烧野田草;十八条要不得妄伐树木;十九条要不得妄摘草花。

《妙林二十七戒》也有“不得烧野山林”规定。

《极洞真智慧观身戒》六十条说不得无故砍伐树木;六十七条说不得以火烧田野山林

三积极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微生物及切生命所赖以生存生命环境。

人类和动植物、微生物及切生命所赖以生存环境主要指气、土地、水等这是切生命泉破坏就等断子绝孙、掘坟墓。

道教早就认识到了这早期道教《太平》已明确反对人们乱凿土地、乱掘河川伤害地母亲恶劣行。

当然这也是跟道教神仙信仰分不开。

道教形成与国古代然神崇拜、多神崇拜分不开天地万物皆有神灵是道教基信仰道教所塑造、所信仰神仙如土娘娘五岳帝三官、四渎神真等与气、水、土有关因而竭力维护天地神、土地神、江河湖海神威严、完整、安全然是道教徒义不容辞责任因而道教戒律尊重和保护水土也是理所当然。

《老君说八十戒》二十五条说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四十七条说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五十三条说不得竭水泽;条说不得以污秽物投井;零条说不得塞池井;零六条说不得便溺生草上及人所食水;三十四条说不得妄开陂湖。

《极洞真智慧观身戒》亦有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等规定。

表明道教对人己和动植物生存环境抱以积极保护态十分尊重和珍惜人类和其它切生命所仅能赖以生存地球环境。

这些关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法律规定世界上都属较早。

国以各朝代法律也都有关环境保护类似规定。

或许我们要从国古人那里吸取有关保护环境思想及对策以兹检讨作人因愚蠢高、蒙昧战天斗地、征然所犯下违背“古训”失以俟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环境以便能够生存下。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