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基地创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摘 要:我校抓住课程基地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开展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创建,以创建为抓手,凸显“山水、科技、和安”特色;以教研为支点,实现“三更”教学目标;以活动为基础,推动学校多元发展。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创建;践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12—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创建课程基地有利于转变课程实施方式,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因此,学校抓住机遇,大力开展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创建活动,取得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以创建为抓手,凸显“山水、科技、和安”特色。

学校东面紧邻浩瀚的黄海,南面依靠青口港,东南面对青口盐场,北面背倚柘汪临港产业区,西面延伸着广阔的腹地。郊区有蔬菜种植园区、电子服装木材等,向西还有班庄镇大理石厂、夹谷山区地理资源等,学校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以课程基地创建为抓手,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动特色校园建设。

1.挖掘地方自然资源,展现山水特色。

面对优势的教学资源,学校在优化实施国家通用技术课程的同时,充分挖掘夹谷山、祝旗山等山资源和黄海、青口河、港口等水资源,依托现有活动场所和地方资源,规划创设了五大实践基地:班庄镇大理石厂实践基地、青口盐场实践基地、青口船厂实践基地、塑料大棚实践基地、夹谷山岩石系列实践基地。在校内,陆续投资建设四个山水通用技术活动室:基于结构与设计的岩石探究室、基于流程与设计的贝雕工艺制作室、基于控制与设计的航模船制作室以及现代海洋渔业技术展览室等,充分展现了课程基地山水特色。

2.组建学生科技社团,提升学生科技素养。

我们以通用技术选修课程为切入点,围绕生活与科技、生产与科技、环境与科技等,成立科技生态社、无土栽培社、矿石探究社、山水科技社、机器人操控社、航模船模社等不同类型的社团,吸引学生参加,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动手,通过实践主动探究,张扬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科技人文素养,改变了传统旧观念对学生学习心态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学校还多次举办“山水智慧”科技活动。以科技节为载体,以科技小制作、科技讲座、科技绘画及科技项目设计、现场科技竞技等为活动方式,让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参与到科技作品的设计、竞技过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感受现代科技对现在及未来的影响。

3.利用课程基地人文资源,构建和安特色校园。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强调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基地创建中,学校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利用技术课程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用通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推进校园的和谐与安宁。

经过一年多的创建,“科技校园、人文校园、和安校园”已经成为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三大特色,创建通用技术学科基地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初露端倪,科学与人文并重,学校学生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二、以教研为支点,实现“三更”教学目标。

课程基地创建目的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的,搞好教学研究是关键,教学研究对于促进学校“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加强师资培训,革新教学理念。

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终身从事通用技术教育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大众教育、学习社会化、主体教育等理念,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具备大局意识,拥有团队意识。

为此,学校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引导教师改变旧的传统教学观念,成立了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团队,成立名师工作室,加强师资培训,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使教学方式、教学观念“更加规范、更具特色”,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更高质量”。

2.加快基地建设,实现全体、全程、全面参与。

教学研讨不仅是教师的工作,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围绕课程基地创建活动学校采取多种对策,既动员教师,也吸引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形成和保持对通用技术知识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储备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养成从事通用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富于想象、善于批判、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这样,通用技术教师通用技术团队和全体学生,全体、全程、全面参与课程设计、活动实践教学研究等课程基地建设,大幅度提升了教学研究团队素质。

3.基于校本资源,开发通用技术校本课程

学校通用技术校本研发为载体,总结原有的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经验,构建基于通用技术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制订以“分层教学,多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实施方案。

通过调查和分析本校的资源优势,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校园文化生活、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活动场地以及社区能提供的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包括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开展校本师资培训,强化教师通用技术课程意识,领会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学科特点,开发出一批通用技术校本课程,初步形成有利于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美术、信息技术诸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三、以活动为基础,推动学校多元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的显著特点是以活动为基础,因此,学校创建通用技术课程基地的过程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动员学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

学校开展通用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激发学生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解决,形成自己的见解。

学校学生创设自主、自愿、自觉、自得的实践平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大门,走进实践基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实际操作相关技术设备,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观察、调查、模仿、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中获取丰富的操作体验,积累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享受学习的成就感,获取学习的正能量。

2.激励师生互动,推动共同进步。

互动是刺激兴趣的关键因素。学校高度重视通用技术互动平台和教学场所的创设,促进教师学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技术意识、技术概念,使之了解最基本的通用技术常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提高运用技术、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思考,系统分析,全面整合,得到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新理念。

例如,在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实践中,先是组织部分学生到农业蔬菜大棚基地进行参观,听取草莓种植农户的经验介绍,获得草莓种植的感性认识。回到学校后,师生共同开展活动,从草莓的生长特性、幼苗的土根处理、挪栽、消毒,到营养液的配置,以及后期的管理,师生共同操作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全新的体验,实现了师生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3.专家引领,打造基地品位。

学校先后邀请江苏省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员、博士丁婧,江苏省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员李生元,连云港市教育局通用技术教研员江玉兰,南京市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员曹国盛,南京六合区教育局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员汤德全,开设专题讲座,高屋建瓴,提出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建设的建议,指导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发,解决通用技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拓宽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指明了基地创建的正确方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优质的人力资源。

同时,学校建立校内专家工作室、校外专家工作室、学术报告厅、教研组沙龙会所、多媒体放映室,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2011年11月8日,学校承办了江苏省通用技术赛课活动,来自全省的27名通技优秀老师参加了比赛。我校荣获了赛课一等奖,有力地推动了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创建的发展,提升了通用技术学科基地的品位。

总之,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创建与运作对于学校的综合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它扩大了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范围,发挥了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对其他学科的积极拉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专题培训班学习材料.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现代教育培训中心,2012(03).

[2]全国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修班学习资料,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1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