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病理变化研究

【摘要】   该文以《温病条辨》中湿热温病所出83首方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其多频用药进行分析,提出该类温病以“祛湿、清热、补气、理气”为主要治法,进一步归纳湿热温病之综合病理变化为“湿”“热”“虚”“郁”。并指出“湿”“热”可外感,可内生;“虚”以气虚为主,亦可见阴虚;“郁”以气郁为主,尚可见血瘀。四者之中,“湿”与“热”为始动因素,是导致“虚”“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构成温病湿热病证的综合病理变化

【关键词】 《温病条辨》; 湿热温病病理变化

温病条辨》列九种温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列为一类,温疟及秋燥各单列一类,而暑温与伏暑湿温与寒湿时而分而言之,时或合而论之。但总其所出之方,乃将多种温病分为温、湿两大门类。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温疟及秋燥之方为温热所设,而湿温之治方为湿热而设,暑温所列之方则分属治温及治湿。正如汪廷珍在该书中焦篇第43条按语中指出:“温热、湿温,为本书两大纲。”   据统计,湿热温病出方83首,涉及药味154味。其中含祛湿药和清热药的方剂最多,分别为50首和47首,可见湿热温病治疗以祛湿、清热为大法。其次,湿热类治方中35首方剂含化痰止咳平喘药,燥湿除痞、通降气机之半夏及宣肺化湿之杏仁为多频用药,其配伍实亦为祛湿而设。再次,32首方剂含辛温解表药,其中多频用药生姜之配伍也以散湿为目的。另有32首和30首方剂分别含补气药和理气药。可见,除祛湿、清热外,补气和理气亦为湿热温病的主要治法,而“湿”“热”“虚”“郁”则为该类病证之综合病理变化

吴氏也曾在中焦篇第43条中明确指出湿热温病的病理特点,他说:“热湿者,在天时长夏之际,盛热蒸动湿气流行也,在人身湿郁,本身阳气久而生热也,兼损人之阴液。自表传来,一由经络而脏腑,一由肺而脾胃。水谷内蕴,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津,或形寒饮冷,或酒客中虚。内外相合,客邪既从表入,而伏邪又从内发也。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伤脾胃之阴若何?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伤胃阴,则口渴不饥。伤脾阴,则舌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为阴邪,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其伤人之阴也,乃势之变,故罕而少见。”。

湿热温病病理变化中,“湿”和“热”是导致该类温病发生的始动因素。《温病条辨》中,“湿”和“热”的形成大致有两种原因,一为感受外界湿热病邪而成,即六淫中的暑、湿二气相合为病;一为体内湿邪久伏化热,亦可酿致湿热为病。暑温和伏暑的发生均为感受暑湿之邪而得,如上焦篇第22条指出:“热极湿动,火生土也。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而上焦篇36条又明白点出:“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湿温的发生除与感受外界湿热之邪外,还与内湿有关。或因肺不化气,或因脾不运化,或因形寒饮冷,或为素嗜饮酒,均可导致湿浊内蕴,郁久化热而成湿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外湿引动内湿,内外相合而为病。关于湿热之邪的感受途径,吴氏认为:“自表传来,一由经络而脏腑,一由肺而脾胃。”即有自口鼻吸入和自肌表袭入的不同。其在发病方式上亦有所不同:自肌表而入者,以湿热郁遏卫阳方式起病,初起表现有“头痛恶寒”的卫分表证;“湿热受自口鼻”者,则“由募原直走中道。”再就湿邪与热邪之间的关系而论,吴氏认为,湿邪是热邪生成的必要条件。湿邪阻滞三焦气机,是化热的主因。他曾有言:“秽湿着里,气机不宣,久则酿热”、“湿蕴生热。”而素体阳盛又是湿邪化热的内因,如他在中焦篇第40条自注曰:“暑兼湿热,其有体瘦质燥之人,感受热重湿轻之证,湿先从热化尽,只余热结中焦。”。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