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的思考和建议

进入90年代,我国宏观经济逐步由原来的供给不足转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逐步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需求约束已经成为更具基础性的制约因素。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

本版特此刊登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魏杰教授的专题文章,希望给关心此问题的读者以有益的启发。

总需求的形成过程刺激总需求

刺激总需求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因为只有清楚了影响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才能正确地分析出哪些因素的变化造成了总需求不足,从而去调节这些导致总需求不足的因素,最终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不考虑国际因素的条件下,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总需求形成过程的因素,即总需求在其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二是总需求构成方面的因素,即作为其构成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会影响到总需求变动。因此,在刺激总需求时,我们既要从总需求的形成过程考虑刺激总需求,又要从总需求的构成方面考虑刺激总需求。在这里,我们仅仅探讨从总需求的形成过程上如何刺激总需求的问题,不讨论从总需求的构成上如何刺激总需求的问题。

总需求的形成过程上看,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过程、货币供应量过程、财政收支过程,这三大过程直接影响着总需求的形成,因而如果从总需求的形成过程来考虑刺激总需求,那么刺激总需求就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过程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支付能力又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因而需求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果,收入表现为需求的基础,由此决定了刺激总需求必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过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就是调整实物形态国民收入与价值形态国民收入的相互关系。国民收入在现实中实际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实物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一种是货币形态即价值形态国民收入的两种形态在现实中实际上表现为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即实物形态表现为总供给,价值形态表现为总需求。由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分配是价值形态国民收入,因而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对价值形态国民收入分配,就直接涉及到总供给总需求的相关关系。如果国民收入分配,即价值形态国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实物形态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么就会出现总需求膨胀;如果国民收入缩水性分配,即价值形态国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实物形态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那么就会出现总需求严重不足。只有价值形态国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与实物形态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时,总需求与总供给才会平衡。因此,在目前总需求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为了刺激总需求,就必须改变国民收入缩水性分配的状况,较大幅度地提高价值形态国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使收入分配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增长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来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

第二,调整货币供应量过程总需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因而货币供应量过程直接决定着总需求的状况。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货币需要量反映着总供给的状况,货币供应量反映着总需求的状况,因此,货币需要量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关系直接决定着总供给总需求的相关关系。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总需求膨胀,通货紧缩会导致总需求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总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有直接关系。因此,为了刺激总需求,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就必须较大幅度地增加货币供应量,消除通货紧缩。只有消除了通货紧缩,才能消除总需求严重不足

第三,调整财政收支过程。财政收支过程直接影响着总供给总需求的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当总需求膨胀时,财政收支过程往往采取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当总需求严重不足时,财政收支过程往往采取松的财政政策,即减少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在预算安排上增加赤字和增加举债。因此,为了刺激总需求,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就必须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尽量减轻税收,加大举债和赤字的力度,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加而扩大需求。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仅仅从财政的角度考虑赤字的大小和举债的多少,而是应该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即从如何尽快消除总需求不足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从刺激总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总需求不足的状况要求财政收支过程的税收还应减少,财政支出力度还需加大,赤字还应增加,举债还应增加。不要害怕举债和赤字增加,应该从扩大需求和促进经济方面来看待赤字和举债的问题。

刺激投资需求主攻方向。

投资需求总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就总需求的两大构成即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各自的不同特点来看,消费需求的增长相对稳定,不易发生急剧的变动,而投资需求则上下摆动的幅度很大,其摆动幅度对总需求的影响也比较大,因而刺激总需求,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必须要刺激投资需求。如何有效地刺激总需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下述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正确地确定投资方向。

总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的条件下,要通过加大投资而带动投资增长,并进而拉动总需求增长,最终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其投资就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的约束:第一,投资投资需求总需求的拉动力比较大,能快速而且最大限度地促进投资需求总需求的增长;第二,投资方向属于供给的短缺部分,投资不会造成本来已相对过剩的供给有过大的增长。根据这两个约束条件,在我国目前总需求不足而加工工业相对过剩的条件下,投资方向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我国的基础设施仍然是薄弱环节,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要求,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属于非常短缺的部分,因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不会使已相对过剩的加工工业过速增加,即相对过剩的供给增加,但是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投资需求的拉动却有极大的作用,尤其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它对于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都有很强的拉动力。

第二,技术改造投资。我国目前的加工工业相对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相对过剩,技改投资可以优化供给,将那些低效供给甚至无效供给挤出供给,使供给适应于需求的要求,从供给方面消除需求不足,而且技改投资还会增加投资需求和引发新的消费需求,从需求方面调节总需求不足

第三,环境投资。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非常不好,甚至可以说有点恶劣,也就是说,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即每个人都使用的产品,其供给是短缺的,我们加大对环境的投资不会造成已相对过剩的供给增加,但环境投资可以大幅度增加投资需求总需求,有利于调节总需求不足

第四,农村城镇化投资。我国农村目前的城镇化程度还非常低,而农村城镇化又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没有农村城镇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因而加大农村城镇化投资既可以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又可以促进投资需求增加,尤其是农村城镇化投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的消费市场,从而有效调节需求不足

第五,开发西部投资。我国东西部的差距甚大,没有西部的开发就不可能有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也不可能有东部的进一步发展,因而西部开发既可以有效带动西部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又可以在总体上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格局,消除总需求不足

有效地启动民间投资

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是在增加的,但总投资却在下降,原因是民间投资在下降,因此启动投资需求必须要启动民间投资。启动民间投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增强民间投资的安全性,尤其是要消除意识形态方面对民间投资的政策歧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在修改宪法的基础上对刑法及民法进行应有的调整,以增强民间投资的安全性。

第二,提高民间投资的收益率,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民间投资的收益率取决于三个降低,即降税、降息、降工资。考虑到我国降息和降工资可能性已不大,因而最关键的问题是降税的问题。从启动经济的角度来说,降税是必然的,最起码在近期内不要增加税收。

第三,打开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民间投资除了要有自有资金之外,还要有大量的债务资金,因而必须要有畅通的融资渠道,因而我们应该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方面放开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使民间投资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其中包括发展非国有银行及非国有基金等。

第四,改善民间投资环境。在这方面,应形成有利于民间投资的产业政策,不应用国有与非国有的区别来制定产业政策,应该用竞争与垄断的规则考虑民间投资的领域,取消那些对民间投资的不应有限制,使民间投资能在市场调节下选择投资领域。

大力加强投资力度。

我国目前为了刺激投资需求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拉动投资需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难以全面起动投资需求,也就是说拉动力有些不足投资力度不够。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如何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力度的关键,是要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用积极的货币政策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央行增大货币供应量,使商业银行有更多的可供财政借债的能力,从而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尤其是应该看到,在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民间投资也就具有更多的融资数量,从而带动民间投资增加,加大民间投资的力度。

有人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引发新的通货膨胀,这种担心是不必的。因为,在我国目前供给能力极强的条件下,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所引发的需求增加,只会拉动供给而不会拉动通胀。另外,在我国目前物价走低,并且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物价的一定程度的走势回升,也无碍大局,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尤其应该看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迅速拉动需求,消除需求严重不足,使经济过冷的情况得到改观,这对解决下岗与失业问题,以及促进稳定和改革都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消除总需求不足,必须加大货币供应量。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