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元宵赏棋谜|元宵谜

“爱妃,朕今天要报仇,与你一决雌雄!”明成祖退朝后,来找妃子下棋

“昨天朕是大意了,让你捡了个便宜。

”   妃子也不摆棋,也不奉茶,仗着皇上喜欢她,佯装不肯,故意撒娇:“先皇有命,凡借棋赌博者,一律断去手足,打入逍遥楼。

这棋,皇上敢下,臣妾不敢下,恕难从命。

”   “朕没赌博呀。

朱棣拉起妃子的手抚摸着,“朕是来和你手谈的,有何不可?”   “可是,民间谁还敢再下棋呀!先皇也真是的,干嘛下这么道禁令?下棋不过是玩玩,玩也有罪呀?搞得我们也偷偷摸摸的,好像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妃子嘟囔道。

“你常年呆在深宫,怎会知道民间之事?”朱棣起了疑。

“听新来的宫女说的呗,还能听谁说。

皇上也是的,整天忙国家大事,也不带我们出去玩,整天呆在这高墙之内,闷都要闷死了。

妃子摇起了朱棣的胳膊,娇声娇气地说:“好皇上,求求你了,养条狗还知道牵出去遛遛呢,何况大活人?”   朱棣笑道:“行行行,明天朕就颁旨,元宵节与民同乐,到时把你们这些美女狗牵出去遛遛,让你们也透透气,散散心,如何?”   “皇上真好,臣妾替姐妹们叩谢皇上隆恩!”妃子皇上变卦,赶紧谢恩,要行大礼。

朱棣一把把她搂进怀里:“朕今天要和你好好下上一盘。

”   其实朱棣早就想废除先皇的禁棋令了,这不单单是他自己就喜欢下棋,而是觉得这个禁令太不得人心,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哪。

他曾私下和解缙(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商量,怎样用个巧法,既废了这道禁令,又不伤先皇的颜面。

解缙说:“皇上不是要编《文献大成》(后更名为《永乐大典》)吗?把象棋谱也收进去,作为一卷,可以刀切豆腐两面光。

从编纂这面来说,臣奉旨收集古往今来各类图书典籍,使成大观。

其中自然也包括围棋和象棋谱。

而有心人看到这套书,看到里面收有象棋著作,便知皇上圣意,是允许象棋存在并希望流传后世的。

”   朱棣当时同意了,但现在想想,老百姓谁看那么厚的《文献大成》呀,想看也看不到呀。

解缙说了,这套书编成之后,总共要两万多卷,好几亿字呢!象棋不过是其中一卷,想从书中找到它,翻还要翻半天呢!   当下命人把解缙找来,他隐约觉得,可以在元宵节上做点文章。

上元之夜,彩灯如织,满目锦绣,人头攒动。

忽闻净鞭三声脆响,早有开道的军士和太监吆喝:“皇上出宫喽……”   朱棣来观灯了。

没骑马,没坐轿,走着来的。

手挽着皇后,满面笑容,和蔼可亲。

禁军两旁护驾,人群似波浪分开,纷纷跪倒,不敢仰视。

偶尔有个把胆大的,侧脸抬头,斜眼偷瞧,不用禁军大爷发作,身边早有人一巴掌揍过去:“你小子作死啊,活腻了?”   皇上看了一灯,驻足良久,十分喜爱,忙叫皇后来看。

皇后来看时,见上面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笔墨淡雅,旁有仿王右军笔意诗谜一首。

诗云:   琼姿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箫箫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寂几回开。

皇后一时想不出是什么,那常与皇上下棋妃子,在后悄声提醒,皇后莞尔一笑,拍着手说:“该死,就在嘴边,偏想不起来――是梅花不是?”   皇上点头赞许。

皇后也看到一个好的,也拉皇上去看。

皇上看时,见一谜三诗,倒也别致――   其一:   姐妹两个小身材,   捏着腰儿脚便开。

若要尝它好滋味,   除非伸出舌头来。

其二:   眠则同眠,起则同起;   贪如豺狼,赃不入己。

其三:   笑卿攫取忙,送人他人口。

一世伴佳肴,能知味也否?   皇后说:“不要想歪了哦。

”又提醒说:“就在嘴边上。

皇上其实早知道了,故意说难猜。

解缙等会意,也不说破。

皇后果然按捺不住,自己说:“是筷子!一天三遍要用的,你却忘了它!”   众臣这才恍然大悟:“啊,真是的啊!吃饭的家伙哦,可不是在嘴边上!”   正笑着,却听有人来禀,那边有一谜,甚是蹊跷,谜面竟用红绫裹着,不知何意。

永乐帝命人解开,原来是盘象棋残局,寥寥数子,极是简洁,却耐人寻味。

(见下页图1)   众人见是象棋残局,不禁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因前朝洪武皇帝有令,凡弈棋者,一律断其手足,严惩不怠。

从此大街小巷,没了棋摊棋局。

酷爱此道者,也只能关门堵窗,躲在家里悄悄摆上一回,自娱自乐,聊慰“相思”。

不料永乐皇帝拈须笑道:“这棋倒有些意思,你们谁能拆解?”这一说群臣立时拥了上来,把个彩灯围得水泄不通。

有摇头晃脑念念有词的,有面露喜色忽而沮丧的,有皱眉凝神一言不发的,有拿手指在掌心比划的。

随行太监见皇上左看右看,像找坐的地方,连忙搬来锦墩,又有捧着茶盘茶盅和点心盒的宫女上来侍候。

皇上说:“不用了,一杯清茶就好,尔等自便吧。

”   解缙把棋局看了一回,连连摇头。

皇上说:“大绅哪(解缙的字),你是当朝有名的大才子、大学士,你说,此局当作何解?”   “皇上

解缙回禀道:“象棋博大精深,臣于此艺十分有限,不敢妄言。

”   “没事。

朱棣大度地摆摆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过节嘛,大家高兴,说来听听。

”   “臣遵旨。

解缙走近灯谜,煞有介事地将棋局审视一番,对皇上一躬到地:“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谜别具一格,一谜三底,分别含着三句吉言。

头一句:左辅右弼,第二句:舍生取义,第三句:皆大欢喜。

”   “哦,朕倒要听昕,怎地叫个‘左辅右弼’,怎地叫个‘舍生取义’,怎地叫个‘皆大欢喜’?”朱棣向众嫔妃招了招手,说:“你们也过来听听,学点琴棋书画,没有坏处。

”   解缙正要细说,却见嫔妃中有一年轻女子,是贵妃的服饰,轻移莲步,缓启朱唇,娇滴滴地说:“启禀皇上臣妾愿为皇上解此棋谜。

”   “好啊!”朱棣又惊又喜,“红粉佳人多聪慧,谁说女子不如男?朕洗耳恭听。

”   “这棋,黑卒左右两面,均有杀着。

红车六退一打将,将6进1,车五平四再将,将6平5,红再车六退八吃掉黑4路底卒(图2),这是此谜的第一层,叫作‘左辅右弼’。

”   “不错不错。

朱棣点头称是,“红方双车,一左一右,扶龙保驾,忠心耿耿。

好,很好。

接着说。

”   “接下来黑必走后卒进1,这步棋是叫杀,红方在此危难之时,有一步妙手,这就是车六进一弃子,这是第二层,也是最难的一层。

世间俗手走到这里,往往落败。

谜底是……”   “‘舍生取义’!”朱棣接过话头,十分感慨:“是呀,历朝历代都离不开明主,也离不开舍生取义的栋梁之臣哪。

朕要表彰普天下的忠臣孝子,唔,还有节妇。

”   “没有棋盘棋子,臣妾说不下去了。

”那妃子羞得满面绯红。

“那就找盘棋来吧。

朱棣命随从去找,“这有什么难的。

问问附近的老百姓,就说朕跟他们借,用完了马上还他们。

”   太监首领早就备了一副棋,当下装模作样转了一圈,趁人不注意,取出棋来。

朱棣一见,假装吃惊:“哟,还是竹子刻的,这得要多大的竹子才能刻得出?小心,小心,别给人家弄坏了。

这没准还是人家的传家宝呢。

”      有了棋,一边摆,一边说,就容易得多了。

妃子又来了精神,抿了口香茗,又破解说:“红棋献车,黑棋也只能前卒平4吃车,然后车四平五,将5平6(图3),皇上您有什么吩咐吗?”   “不是,朕是想问,黑棋将5平6以后,你是不是打算车五退七吃掉黑卒呀?”   “皇上就会拿人家开心。

妃子小声说:“人家才没那么傻呢!红车要是吃卒,黑6路卒一路冲下来,红棋就输了。

”   朱棣解缙相视一笑:“谁说女子不能下棋?这不下得挺好嘛。

接着说,接着说。

”   “黑棋将5平6后,红帅四平五归位,然后黑将6退1,这是最后的暗箭,准备卒6进1,但红方车五退五,黑只能卒5进1用双卒换车了,换车后双方各余一兵,和棋。

这也是第三层,谜底是‘皆大欢喜’。

”   皇上元宵赏棋谜的事,很快传遍了南京城。

第二天,大街小巷到处可见下棋的,百姓们故意把棋敲得啪啪响,远远听起来,就跟放鞭炮似的。

编辑/志 强。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