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兰雪轩《广寒殿白玉楼上梁文》研究 广寒殿

关键词许兰雪轩 上梁 道教 象。

摘 要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广寒殿白玉上梁》是奇与般祝祷祈福上梁不。

它描绘了光彩陆离神仙世界艳丽雅逸具有浓厚仙道色彩体现了作者成熟仙道思想、清新浪漫创作天才及清高孤傲性格。

丹学昌盛、老庄学说盛行社会思潮和不幸婚姻对作者创作这上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兰雪轩(563589)名楚姬别景樊朝鲜李朝著名女诗人。

出身香望族与父许晔(草堂)、兄许�(岳麓)、许�(荷谷)、弟许筠(惺叟)当辞“近代闺秀”①“东方妇人能诗者鲜……近颇有景樊天仙才……”②“其诗俱出天成喜作《游仙诗》语皆清冷非烟火食人可到也。

出崛奇四六俱佳《白玉上梁》传世。

”③不幸是她7岁病逝身有许筠整理、朱蕃撰写引《兰雪轩集》传世。

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等选录其诗多首使得她名振国诗坛“兰雪轩许氏……以外国女子芳播州可谓显矣。

”④。

兰雪轩集》其他诗样《广寒殿白玉上梁朝鲜、国都有着很高评价。

申钦《晴窗软谈》评曰“许草堂女金正诚立妻景樊堂。

……所传广寒殿上梁瑰丽清健有似四杰作。

”⑤“她作《广寒殿白玉上梁》传至国人传诵不已。

汤若士明代人赵世杰编选《古今女史》看到赞评说‘予畿省遇得其集卷陆离射目不虞异域姬乃有淑质也。

’”⑥。

上梁是古代兴建宫室、择吉上梁由工匠诵骈体颂祝性应用是远流长“祝”体分支般由士撰稿。

北魏温子升始作《阊阖门上梁祝》从唐五代期李琪《长芦福禅寺僧堂上梁》开始上梁体式、语言要素方面基定型宋代颇盛行许多士都曾参与名如王安石《英德殿上梁》、苏轼《白鹤新居上梁》、辛弃疾《新居上梁》等。

朝学交流远流长代有佳作美谈。

上梁传入朝鲜确切和细节虽然史无详但受到宋代上梁直接影响则是确定。

朝鲜见史籍早上梁是高丽学李奎报《乙酉年仓泥库上梁》。

相对说上梁这种并不多见体朝鲜汉学作品数量是可观很多朝鲜人有上梁流传世。

金习说《龙宫赴宴录》有韩生赴龙宫写上梁并得到神仙称赞情节朝鲜人对上梁重视可见斑。

据统计韩国民族化推进会出版《韩国集丛刊》共收上梁约00其不乏上乘作而许兰雪轩广寒殿白玉上梁》则是其翘楚。

上梁以建筑心骈句、韵语交错融叙事、状物、抒情体具有丰富学性、审美性是士人雅学与民俗学完美结合是别具格古代体形态。

“首尾俪语陈六诗”是其结构特。

般说“上梁由三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相当序般用骈写成记建造房舍缘由、程和房舍地理位置颂扬词贯穿其。

部分六首诗分别以‘抛梁东’、‘抛梁西’、‘抛梁南’、‘抛梁北’、‘抛梁上’、‘抛梁下’起句分别押东、西、南、北、上、下韵容祝福词。

结尾用骈容祈上天赐福。

”⑦很多上梁“陈六诗”部分还以“儿郎伟”前缀旨增强驱魔除害味。

广寒殿白玉上梁》则与般祝祷祈福上梁不它成功描绘了座想象宫殿展示了光彩陆离神仙世界全充实着道教思想和道教象体现了作者成熟仙道思想。

广寒殿白玉楼乃月宫仙栋上清楼观。

世人只知嫦娥居广寒殿却不知仙宫历。

许兰雪轩充分发挥想象力人们描绘了这座仙宫由以及仙界诸多美妙充满了道教浪漫主义奇想引人入胜。

上梁开头部分许兰雪轩首先明确宫殿非人力所而是仙螺、翠蜃幻术和青城丈人、碧海王子法术所造暗示了神奇人物和神奇景致即将出场。

主人公是位道教仙人乘龙驾鹤由徜徉太清仙界千年与浮丘、洪�等仙人友善。

但因误《黄庭》而被贬凡尘有短暂尘世情缘但是他又不愿人世受拘束生活是利用法术返回天界重新上了生活。

“鸾笙凤管神游喜续旧会;锦幕银屏孀宿悔今宵。

”不他又不喜冷清是邀请昔日仙友会。

玉妃、帝女、水帝、火仙等神仙云集热闹非凡可无上界楼居无法安顿诸仙“是移十洲驰檄九海。

囚匠星屋底木宿抡材;压铁山楹金精动色。

坤灵挥凿骋巧思般�;冶�炉运奇智锤。

”宏建设场景令人惊讶落成广寒殿白玉楼更是美轮美奂令人炫目“璇题烛日出彤阁烟;绮缀流星架翠廊云表。

鱼缉鳞玉瓦雁列齿瑶阶。

……金绳结绮户流苏珠护雕栏阿阁。

……翡翠帘、云母屏、青玉案瑞霭宵凝;芙蓉帐、孔雀扇、白银床祥�昼锁。

”精致装饰和陈设衬托了主人不凡身世和高远精神境界。

值良辰美景复有仙居何不与朋共乐?白玉楼主人遂广延千圣盛宴列仙场面令人眼花缭乱“邀王母北海斑麟踏花;接老子西关青牛卧草。

瑶轩张锦纹幕宝檐低霞色帷。

献蜜蜂王纷飞炊玉室;含雁帝出入荐琼厨。

双成钿管晏香银筝合钧天雅曲;婉华清歌飞琼巧舞杂骇空灵音。

龙头泻凤髓醪鹤背捧麟脯馔。

琳筵玉席光摇九枝灯;碧藕冰桃盘盛八海影。

”仙人仙境仙乐仙宴歌舞升平祥和美满。

然而美不足仙宫建成尚缺上梁助兴、祷祝而且“清平进词太白醉鲸背已久;玉台�藻长吉笑蛇神太多。

”诗仙、诗鬼虽才学人但作古。

新宫勒铭不能无记。

许兰雪轩笔锋才由天界回人认是三生堕尘、误登九皇辟剡仙才与李白、李贺相比才情不减刻展才华遂“徐援彤管笑展红笺”成河悬泉涌、句丽遒以“留作瑶宫盛观”。

作者“序”铺叙了仙人传奇历、愉快生活以及仙宇瑰奇美以就进入了《上梁》“唱诗”环节。

这部分六首诗并非祝福词而是对白玉楼主人生活延伸想象。

作者着力描写了旷汉太古寂寥以及宇宙前夜鹏翔云荡壮阔景象有力地衬托了白玉楼及其主人永恒魅力。

抛梁东晓骑仙凤入珠宫。

平明日出扶桑底万缕丹霞射海红。

抛梁南玉龙无事饮珠潭。

银床睡起花阴午笑唤瑶姬脱碧衫。

抛梁西碧花零露彩鸾啼。

春罗玉邀王母鹤驭催归日已低。

抛梁北溟海茫洋浸斗极。

鹏翼击天风力掀九霄云垂雨气黑。

抛梁上曙色微明云锦帐。

仙梦初回白玉床卧闻北斗回杓响。

抛梁下八垓云黑知昏夜。

侍儿报道水晶寒晓霜已结鸳鸯瓦。

这六首诗也是道“象无形”、“天地有美”思想形象描述。

四方上下称宇古往今称宙。

作宇宙生成亲历者白玉楼主人驾龙、凤、鹤等仙骑优游天界与诸神仙往彻底摆脱了空限制也见证了太古沧桑巨变伟气象其溟海茫洋、鹏翼击天、九霄云雨壮美气魄与庄周《逍遥游》阔境界极其神似。

许兰雪轩被称“天仙才”确证。

结尾虽祈上天赐福四六但是也充满了仙道想象“伏愿上梁琪花不老瑶草长春。

曦舒凋光御鸾舆而犹戏;陆海变色驾飙轮而尚存。

银窗压霞下视九万里依微世界;璧户临海笑看三千年清浅桑田。

手回三霄日星身游九天风露。

广寒殿白玉楼不仅将与日月寿其主人也将长生不老不受天地限制享受真正义上由。

这不仅是对白玉楼主人祝愿也是她己愿望。

许兰雪轩有“女神童”⑧称名噪半岛“才名出二兄外”⑨。

朝鲜学者李�光认《广寒殿白玉上梁》作者不是许兰雪轩而是许筠

因《兰雪轩集》由许筠整理出版且许兰雪轩八岁能做如美绝非易事。

但是不故不详论。

综观许兰雪轩创作《广寒殿白玉上梁》当是其晚期作品风格上与其《游仙词》《步虚词》脉相承。

许兰雪轩所以能写出这样奇除了天聪颖、拥有宽松庭氛围与化氛围外当社会思潮影响是重要原因。

朝鲜“……进入李朝期对朱子学崇尚曾有边倒势学方面则又颇重词以唐宋楷模。

而唐宋学思想背景乃是道思想和道教

……当士了增强身学修养是不能不老庄。

”⑩道教“斋醮咒”、“导引炼丹”、“存想思神”和道崇尚然、全美美学思想使道教幻想力与各种象逐渐渗入到学作品促进了游仙题材生成。

是人们积极向外追瑰丽神奇神仙世界诗浪漫主义色彩颇浓厚。

而且宣祖年也是朝鲜丹学派全盛期道仙异迹、奇事深入人心许多人都渴望炼丹成仙。

许兰雪轩老师李达受嫡庶制影响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亦无权跻身贵族列因对社会非常不满放荡不羁着隐士生活其诗歌亦飘逸浪漫颇具唐风这些都对许兰雪轩产生了很影响。

她从道教盛行社会氛围里成长耳濡目染道教精神渗入了她心灵;与代女孩子相比她更相信道教并充满了想象更希望到种超越凡尘生活情趣和超越现实可能使己肉体和心灵都能摆脱桎梏由天地驰骋。

另外婚不幸生活也是重要原因。

兰雪轩许氏正金诚立妻……早夭有诗集行世。

平生琴瑟不合故多怨思作。

”{}许筠《毁璧》辞《序》也写道“余亡姊贤而有不得其姑……”{}嫁给不如郎君才华出众她却得不到婆母喜爱孤独寂寞生其心苦楚可想而知。

因《广寒殿白玉上梁》就成了她对现实缺憾种补偿以及理想实现种寄托。

陆离射目、清冷纯洁道教象使许兰雪轩超越人、永居仙境幻梦平添了种雅逸风致也是《广寒殿白玉上梁》类题材无人企及重要原因。

道教所提供象包括王母、水帝、玉妃、老子等神仙和蓬莱、方丈以及各洞天福地等仙境以及琪花瑶草等仙界事物。

道教所构筑庞神仙体系、所描述神奇非现实世界给学想象提供了无数夸饰象这些象浓缩和凝聚了些蕴深长故事和光彩流丽容。

因当人们到它候便会不由主地想到这象全部涵与色彩体验到那种飞扬神奇想象境界。

朝鲜古说高成就《玉楼梦》回“昌承帝命玩月观音持佛力散花”就描绘了上帝宴饮白玉楼盛况其很多场景描写与极神似可见深远影响。

通观全可以看到许兰雪轩对仙人衣着、宫殿、宴乐场景等进行了细致描写者展示了理想与夸饰世界其蕴含着奇诡瑰丽色彩和逍遥无待浪漫精神展示了她寂寞心灵蕴涵追由、永恒生命冲动和飞扬流丽想象力与《游仙词》《步虚词》等浪漫主义作品相映成趣。

广寒殿白玉上梁》笔墨低回神游天府谱云霞丽状仙界奇瑰伟富赡风格艳丽雅逸具有浓厚仙道色彩体现了许兰雪轩蓬勃生命识和由识是其清新浪漫创作天才及清高孤傲性格极体现。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王国彪(975 )央民族学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朝鲜古学。

①{} [朝]李�光芝峰类说[]韩国诗话丛编()[]汉城太学社996P390。

②③ [朝]许筠鹤山樵谈[]许筠全集[Z]汉城成馆学校 东化研究院98P356P38。

④ [朝]朴趾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馆出版社996P539。

⑤ [朝]申钦晴窗软谈[]韩国诗话丛编()[]汉城太学社996595。

⑥ [韩]赵润济 著张琏瑰 译韩国学史[]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998P88。

⑦ 徐兴华徐尚衡居万荣国古代体总揽[]沈阳沈阳出版社99P96。

⑧ 诸葛元声 辑商� 校两朝平攘录[Z]朝鲜史汇编(8)[]北京全国图馆献缩微复制心00P9。

⑨ 钱谦益列朝诗集[]上海三店989P68。

⑩ [韩]李钟殷韩国古诗歌与道思想[Z]郑判龙 主编朝鲜学―韩国学与国学[]北京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93P9。

{} [朝]许筠惺所覆瓿藁卷三[]韩国集丛刊(7)[Z]汉城民族化推进会98P70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