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在三家目录书中的异同浅析

盐铁论》是西汉的政论散文集,历代目录书对该书均有收录,但详略程度不同。

《汉书?艺文志》中有以下记载:“桓宽《盐铁论》,六十篇。

”归入“儒家者流”。

《隋书?经籍志》中的记述也较简略:“《盐铁论》十卷,汉庐江府丞桓宽撰。

”,归在“子部儒者”之下。

两书对于作者生平、作品内容及优劣评价方面较少涉及,不足以实现目录学“考镜源流,辩章学术”的功用。

毕业论文网   后世的几部目录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文中简称《郡》、《直》、《四》)中则做到了“部类后有小序,书名下有解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但由于目录撰写时代及作者背景各不相同,这三部目录书对于《盐铁论》的记载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对《盐铁论》在三本目录书中的记载异同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对三家目录书的各自特点及《盐铁论》一书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分类   中国古代目录学的一大传统便是重视分类,常用的方法为“经史子集”四分法,三部目录书均采用了这一分类方法,将《盐铁论》归入子部下的儒家类,延续了《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的部类划分。

大概因为书中所叙述的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等均为国家政治大事,关系到民生,而且“文学”和“大夫”两方在辩论时善于引经据典,符合“古之儒者,立身行己,颂法先王,务以通经适用而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儒家类一》)以及“夫儒、墨、名、法,先王之教”(《郡斋读书志?总序》)的分类标准。

但《四》中特别提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改隶史部食货类中,循名而失其实也。

参看《千顷堂书目》,在史部食货志下有“张之象注桓宽盐铁论十二卷。

”的记载,与其归在同一类的多为各地的盐法志,例:朱廷立《盐法志》、《两淮简明盐法》,盖以书名中有“盐”一字而致使误归,有失严谨。

二、书名   张三夕先生在论述目录体制时讲到:“书名项著录书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附录等内容,反应图书的外貌特征。

”这是目录书最基本的内容。

三部目录书对于《盐铁论》的创作年代及作者的记述基本相同:为西汉后期的庐江太守桓宽所著。

与官方史书《汉书》的记载一致:“汝南桓宽次公治《公羊春秋》举为郎……推衍盐铁之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汉书?车千秋传》)。

有信史为证,所以无创作年代及作者之争议。

《郡》中对篇目没有谈及,《直》谈到一共有六十篇,《四》进一步指出每篇均有篇名,且在内容上首尾相连,较前面两书更为完备。

结合《盐铁论》的篇目来看,“本议第一”、“力耕第二”等,是盐铁会议上的论述内容根据主题不同划分出来的,但三部目录书对《盐铁论》的具体篇目都没有记载,略有不足。

《四》还对桓宽此书命名为“盐铁论”的原因进行了推测:“故宽作是书,惟以盐铁?槊?,盖惜其议不尽行也。

”结合《盐铁论》的内容来看,桓宽在《杂论第六十》中提及:“(贤良文学)??焉,侃侃焉,虽未能详备,斯可略观矣。

然蔽于云雾,终废而不行,悲夫!”可以看出桓宽对于贤良文学的主张未能施行是有遗憾之情的,因此《四》中关于作者之“惜”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三、叙录   叙录列于书名之后,用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以及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也是这三部目录书区别于其他目录书的最大特色。

下面主要从内容梗概、优劣评价版本三部目录书进行分析。

三部书对于《盐铁论》一书的内容没有异义,都谈到该书素材来源于“盐铁会议”,汉宣帝时由桓宽推衍成书。

这与班固在《汉书?车千秋传》中的论述一致。

三部目录书在进行叙录撰写时直接辑录了史书中关于作者及作品的论述,也证实了余嘉锡先生“叙录之体,体制略如列传”的说法。

优劣评价方面,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中没有涉及,《直》和《四》二书的评价集中在《杂论》一篇上。

《杂论》是《盐铁论》的最后一篇,类似于后序,桓宽对参与盐铁会议的“大夫”和“贤良文学”分别进行了品评,个人情感色彩浓厚。

至于桑弘羊更是直接指出:“不师古始,放于末利,处非其位,行非其道,果陨其性,以及厥宗。

”颇为贬斥且毫不含蓄。

《四》注意到了这一特点,称其“于桑宏羊、车千秋深著微词”,是较为客观的评析。

相比之下,陈振孙评价较为特殊,没有就《盐铁论》本身进行评价,而是结合政事,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认为王安石变法和桑弘羊之流一样,是“世之小人”,其所推行的变法主张并非正统儒家所为。

据《姑苏志?卷四十二?宦绩》记载陈振孙曾于嘉熙三年(1239)调任浙西提举,在当地停废醋库,抚恤邦民。

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念,倾向于与民生息,重视百姓利益。

这样的理念显然与提倡盐铁官营的桑弘羊和与民争利的王安石相悖逆,因此推测在书中对此二人加以驳斥其实是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及态度。

陈振孙颇带个人色彩的评价,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情感,不尽客观。

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桑弘羊是辅佐汉武帝建功立业的能臣,他的许多经济改革措施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陈振孙却将其全盘否定。

余嘉锡先生在《目录学发微》曾说:“学者之弊,在于不能平其心。

”这应当是《郡》较《四》不足的地方。

版本与书籍的校雠相关,备致众本是校雠的基础。

由于古代版本意识较弱,三部目录书中仅《四》一书略提及版本问题:“明嘉靖癸丑,华亭张之象为之注。

虽无所发明,然事实亦粗具梗概。

今并录之,以备考核焉。

”《四》指出,张之象的注本虽非精校精注本,但由于“孤本”的特点,所以将其记录备考,体现了较严谨的治学之风。

总结看来,三家目录中对于《盐铁论》的记载大致相似,在作者、创作背景、分类、内容梗概几方面基本一致,可与史实参照互证。

但在对于书作的优劣评价方面有所差异。

桓宽在著此书时便隐约透露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褒贬喜好,后世目录作家由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影响对此的评价会有所不同,甚至会因过于意气用事而未能做到客观公正。

此外,三部目录书还略有欠缺,可以在篇目名称的考证确立、书籍版本的搜集整理方面再加以补充和完善。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