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政策对微观主体创新行为的影响

晏艳阳 谢晓锋摘 要以是否获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单位基条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进行“准然实验”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结发现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能积极推动辖区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其主要通增强企业集聚、提高金融介机构强与扩对外开放引进外商投等途径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激励与保障作用。

非试城市应该借鉴这些先行验并结合身济发展状况推出系列政策以促进企业创新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企业创新;影响机制图分类766 献标识码  编00377(09)0600007、引 言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济增长先历了由劳动驱动和驱动阶段。

然而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以及济杠杆推进这两种模式已不能满足国济高速增长。

新古济增长模型指出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是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根原因提高生产效率味着技术进步。

鲍克(99)提出创新政策是政府了鼓励技术发展及其商业化以提高竞争力各种社会济政策总和处济政策心位置直接鼓励创造与变化[]。

因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选择部分城市开展试探不地区城市创新发展路径推动若干城市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创新型国目标奠定基础。

西方学者r(003)研究表明创新型城市是知识驱动济发展型代表富有竞争力城市必然具备集聚性和多样性能力[]。

政府可以通R&与技术、教育、信息、财政、税收等多手段建立创新政策框架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加快产业升级。

建设创新型城市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有利土壤环境方面提供宏观公用基础设施等硬条件;另方面营造良创新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科研院校、介机构、金融信贷等建设

从008年深圳试开始到06年年底全國已有6城市成国创新型建设城市

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学术界开始关有关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近年有不少献集研究了创新型城市创新绩效[3]但是很少有涉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创新主体——企业创新影响

对该问题研究不仅有助厘清创新型城市建设微观企业创新影响而且通探究影响机制限地营造企业创新良环境对全国所有其他非创新型城市激发地企业创新潜力具有借鉴义。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影响机理分析优良创新系统是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必要条件政府创新系统起到重要作用[5]。

与单纯地选择特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不[67]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辖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优良创新环境包括创新集聚环境、财政政策支持环境、金融融环境、对外开放交流环境等从而提升区域企业创新效率。

创新型城市建设致力集优势打造生产企业集群区比如高新技术开发区或者工业区等。

产业集聚优势传送和接受信息更便捷和高效不行业、不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专业知识补从而企业创新提供更思路。

有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地方企业更加倾向创新活动产业集聚具有正向外部效应[8]。

其次政府除了打造产业集聚区还积极引导产学研合作强调当地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动。

产学研合作三主体由人才、技术、金等具有差异性和补性所以相形成了惠共生模式。

通优化人才、技术、金等配置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效率[90]。

除了上述集群与连动效应企业进行研发活动要投入量金。

了保证企业研发金充足政府采取加科技财政支出和财政优惠力等措施。

有研究表明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确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创新投入[]。

从市场获取金情况看因创新投入高风险性而导致融成上升使得企业无法通外部融得到充足金进行研发投 [3]。

而丰富金融体系企业创新程起到融通金作用可以有效企业创新信息不对称问题。

筛选优质企业创新项目提高金匹配效率可以起到有效风险分散和激励约束作用促进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56]。

外了企业能够从外部获取更先进技术和知识政府会进步扩地区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外商直接投。

跨国公司带不仅仅是技术、人才、金等更重要是推动了当地产业集群发展起到“孵化器”作用[7]。

随着地区开放水平提高外企业与外商量涌入企业主研发活动创新绩效促进作用越明显[8]。

三、数据与指标说明、模型设定()数据与指标说明城市层面统计数据各地级市统计年鉴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国泰安数据库企业财特征数据金融数据库。

由选择创新型建设城市获批分布00803年故样区确定006—06年确保早获批国创新型城市前有至少两年数据。

鉴部分地级市上市企业数量低5不具有统计性故从样城市剔除终确定57样城市具体见表。

其实验组包括5城市样对照组3城市样对象样城市所有上市企业

实证模型选取被释变量代表企业创新活动考虑创新型城市建设重强调创新成借鉴学术界般做法采用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对数(l)描述企业创新活动

控制变量X选取主要参照温军和冯根福(0)[9]研究包括衡量公司规模产然对数(lz)、表示公司结构产债率(lv)、代表公司盈利能力总产报酬率(r)、代表企业成长能力营业收入比增长率(gr)以及代表企业性质虚拟变量r(r表示国有企业;r0非国有企业)。

外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还设置了行业控制变量控制行业因素对企业创新影响设置了年份控制变量控制不年份宏观济环境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

具体变量定义见表。

(二)模型设定创新型城市建设试工作是逐步开展008年深圳率先成创新型建设城市国科技部和发改委每年都会审批部分城市开展试。

探究创新型城市企业创新能力与非创新型城市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建立回归模型如下考虑到各城市创建创新型城市起不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

由开展创新活动企业部分位东部地区故选取东部地区地级市作样。

出实证合理性考虑选择00803年被列创新型建设城市作实验组非试城市作对照组。

根据审批获建定义政策和虚拟变量v政策虚拟变量即样城市00803年是否成创新型建设城市v表示已成创新型城市;v0表示非創新型城市

虚拟变量;表示当年城市获批创新型城市当年与年前0。

了定量考察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影响借鉴Bk等(00)研究构建如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0]式()表示企业行业城市

表示企业创新成释变量是政策虚拟变量v与虚拟变量乘积表示获批创新型城市是获批当年及年样;0表示获批创新型城市但是获批年份前样以及非创新型城市样。

估计系数β反映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影响

式()和式()系数β>0且统计上显著说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了企业创新;反则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没有作用。

X代表企业层面控制变量γ行业控制变量η控制变量ε误差项。

四、实证结与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首先将样城市划分创新型城市和非创新型城市了更地理这两类城市差异对些城市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如表3所示。

创新型城市企业平专利数量远远非创新型城市表明创新型城市企业创新能力优非创新型企业

城市指标看创新型城市工业企业数量、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额、科技财政支出、金融机构贷款都高非创新型城市这也反映创新型城市政策环境非创新型城市企业能够更地进行创新活动

收集研究期样数据计算各变量统计特征值如表所示。

了消除变量极端值影响利用缩尾处理方法对变量%水平上极端值进行处理。

由表可以看到企业专利申请量(l)平78数0值6635不企业创新产出存不差距。

企业层面控制变量样能够看出不企业差距。

例如代表企业成长能力营业收入比增长率(gr)值385%而值56%企业不成长能力也会影响企业对研发投入影响企业创新

(二)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相关性检验结如表5所示。

可以得出释变量与控制变量lz、lv、r以及gr和被释变量l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创新行与这些变量有紧密系续进步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验证这种关系。

外除了企业规模与企业产债率相关性较高以外其余变量相关性系数都很低说明实证模型变量发生严重多重共线性可能性很低。

(三)模型回归结分析利用样区数据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建立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

首先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先加入行业控制变量和年份控制变量模型进行回归;再加入企业层面控制变量;进步按企业性质不对样进行分组考察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不性质企业创新影响

具体回归结见表6。

从表6列可以看出v系数显著正说明创新型城市企业创新能力显著高非创新城市企业

从表6列得出当不考虑企业特征只考虑行业固定效应和固定效应释变量系数正且5%水平上显著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活动

()基础上加入企业财特征变量lz、lv、r、gr以及企业性质虚拟变量r根据列(3)可以得到不变结论创新型城市建立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但是企业性质虚拟变量r对被释变量l回归系数5%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性质能够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国有企业创新产出不如非国有企业

按照企业性质对全样企业进行分组回归得到列()和列(5)结。

列()释变量系数显著而列(5)释变量系数%水平上显著正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国有企业创新行没有影响而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外列(3)、列()和列(5)其余控制变量lz、lv、r、gr回归系数显著正验证了前面相关性分析得到结论企业财特征会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企业规模越产债率越高、总产报酬率越高、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越多。

五、稳健性检验与影响机制检验()稳健性检验控制样选择偏差。

前面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默认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地区企业创新产出无关但是没有得到证实。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该城市企业创新产出有关即创新型建设城市企业创新产出较多城市那么上述回归结便没有义。

设立rb模型进行检验以地级市是否创新型城市被释变量(v)城市所有上市企业专利申请量然对数平值释变量(vrg)由表7列()发现vrg系数显著即地区企业创新产出并不影响创新型建设城市选择。

由证实上述回归结论义。

安慰剂检验。

了检验上述估计结稳健性进行安慰剂检验。

选取早被审批创新型城市008年前两年样进行政策虚拟变量v回归由表7列()发现v系数显著即008年前各地级市都还成创新型城市实验组和控制组企业创新行不存显著差异。

3其他稳健性检验。

企业创新产出要定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活动影响不是即会有延迟故将上述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被释变量l前推期其余保持不变。

由表7列(3)得到释变量系数正并且%水平上显著即证实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二)影响机制检验如前所述创新型城市建立确实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活动

具体讲创新型城市具有以下特性是形成生产企业集群区企业共享基础设备和信息设施;二是积极引导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研发成化;三是加科技财政支出和财政优惠力支持当地企业研发创新;四是推进金融有效企业融;五是进步扩对外开放水平引进外和先进技术。

从理论上看创新型城市这些外部条件会极地推进企业创新活动

下面从实证角检验分析创新型城市企业创新影响机制。

借鉴相关献研究以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对数(lq)衡量企业集聚以地级市科技财政支出占地方般预算财政支出()描述政府财政政策支持以地级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对数代表金融介机构对企业创新活动强(l)以地级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额对数(l)反映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与技术引入。

了考察上述因素影响机制参照Bk等(00)研究模型()基础上构建多期三重差分模型进行识别检验具体模型如下所示其依次表示lq、lk、l以及l这四指标其余变量设置与模型()致系数β反映了创新型城市是否通影响上述四因素而接地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用。

系数β通显著性检验则说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影响机制。

回归结见表8。

由表8列()可以得到三重交乘项×lq系数正且%水平上保持显著说明创新型城市通提高企业聚集这途径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证实了前面分析。

建立生产企业集群区不仅使企业能够享用基础设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还有助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营造良创新氛围。

样地根据表8列(3)和列()发现三重交乘项×l与×l系数%水平上显著正味着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影响途径可以是金融介机构贷款支持与引入外商投。

金融越完善企业创新活动开展越顺利这也体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创新提供良创新土壤种方式。

外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展地区开放水平越越高能够吸引量外地企业带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技术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但表8列()三重交乘项×系数虽通了0%显著性水平检验却是数表明创新型城市通定财政支持政策反而会抑制企业创新活动换言政府财政支持没有达到应有目标反而可能会被企业所利用。

安良(009)研究也表明当政府与企业存信息不对称企业常常发出虚假“创新类型”信息从而获取政府研发补贴用激励企业创新财政补贴政策将产生向激励作用[]。

现有研究除了创新产出还可以用创新投入衡量企业创新活动

因用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表示企业创新投入释变量与其他控制变量模型()以考察创新型城市建立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

由上市企业从007年起才开始公布研发支出数据故使用00706年企业研发支出数据进行回归检验。

模型回归结见表8列(5)释变量系数5%水平上显著正证明创新型城市建立样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以上研究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不由企业特殊性质国有企业创新活动没有受到影响

影响机制看创新型城市建设通增强企业集聚、提高金融介机构强与扩对外开放引进外商投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

但是由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激励企业创新财政补贴政策反而被企業所利用产生了向激励作用。

因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建设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企业创新能力普遍高非创新城市企业创新能力尤其是民营企业

创新型城市而言应该继续加强企业集聚形成区域产业特色群便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与技术分享充分接触新知识培养更活跃创新思维;二坚持力发展金融业构建多元化融环境完善金融介机构有效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融;三进步扩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吸引外商投参与企业创新活动营造开放创新环境地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知识提供机会;四严格跟踪那些获取财政补贴企业金利用情况防止财政金挤出企业身研发投入产生多虚假“创新信息”。

对非创新型城市而言努力达到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尽早成创新型城市从而有利对外吸引企业入驻。

应该学习效仿创新型城市企业创造良创新土壤营造浓厚区域创新环境氛围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变成种觉行凝聚成化从而尽早实现创新型建设目标。

参考献[] 鲍克市场济技术创新政策[]科学学研究 99()75[] r G rv r[]r 003 38(5)6069[3] 吴素春创新型城市企业R&模式与创新绩效研究[]科研管理035()330[] 光李伟创新型城市创新效率评价与投入冗余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073(6)6[5] rr v vg [] L ll990[6] 李卫红基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杭州浙江学009[7]  vlll rr rg vl rl vg[]rl vl0366678[8] r Bl R& llvr ggr v r[]r Rv 996 86(3)63060[9] 贺堂谢富纪陈红军 产学研合作创新利益分配激励机制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07 37(9)55[0]胡志强祝达技术创新视角下企业策机理[]08()3[]lvr R& b rv R& xrv r l rg []rl Rv l 05()9 39[] Gg g v rgl lvl l bl l rv rg[]Rgl 0 8()7083[3]ll B g rr vl[]xr Rv l 00 8()355[]l rl l r r v r? v r rg r[] v & lg 0 (8)70736[5]r R l rk vl v R& vv r vl rgg r[]Rr rl B & 0 6()587[6]黄玲 朱璋 庄雷金融发展、融模式与企业创新研究[]金融发展研究 05()30[7]任胜钢苏州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动关系实证分析[]国软科学 005()9906[8]洪俊杰 石丽静 主研发、地区制差异与企业创新绩效——37创新型企业验证据[]科学学研究 07 35()3030[9]温军 冯根福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主创新[]济研究 0(3)536[0]Bk Lv R Lvkv Bg b bk? r lr r bk rgl []rl 00 65(5)637667[]安良周紹东皮建才R&补贴对国企业创新激励效应[]济研究 009(0)8798(责任编辑宁晓青) 相关热词 创新微观主体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