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89Sr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89Sr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瘤中的作用。方法 在对18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核素治疗中,以实施健康教育前后作比较,比较治疗人数、次数;病人、家属的配合、满意程度;观察核素治疗效果。结果 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对89Sr核素治疗骨转移的认识、了解;增强了他们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治疗配合和满意程度;患者治疗人数、次数明显提高。结论 对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实施及早和连续性的89Sr核素治疗,配合临床及中医中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健康教育伴随和配合医疗护理的展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肿瘤转移;骨;健康教育

医院的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在新的医学模式推动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普遍认为,医院实施健康教育后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康复[1,2]。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升高,骨转移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内有报道[3],至少有25%~85%的癌症患者于死后发现骨转移。故及早发现和治疗骨转移,缓解患者的骨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有着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我科1999年12月~2006年5月共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180例,200人次,其中男79例,女101例,年龄28~83岁。分别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肝癌骨转移患者。在治疗中,以实施健康教育前后作对比:比较治疗人数、次数;病人、家属的配合、满意程度;观察89Sr放射性核素治疗效果以及放射性核素配合临床止痛性放疗、中药方法治疗效果的对比。

2 健康教育措施。

2.1 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 由科主任定期或不定期讲课,科教科组织继续教育和培训,并通过医院的各种宣传报道,使大家对临床核医学科的诊断治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各学科知识,使患者得到更加科学的诊断及治疗

2.2 患者家属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采取不同方式和途径,进行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对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护理、药物副作用、康复和预防的整个过程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以取得他们的信赖、支持和配合,积极参加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争取早日康复[2,4,5]。

2.2.1 开辟宣传栏 在医院公共场所及科室开辟健康教育专栏,利用板报和小册子,提供健康教育处方,以简单明了的文字,配上图片和实例,开展文字健康教育。   2.2.2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健康教育 自从SPECT问世以后,全身骨显像检查已成为骨转移诊断方法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全身骨显像对发现骨转移特别敏感,可比X线早3~6个月发现病灶,但还有很多患者不了解这项检查,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家属明白,全身骨显像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检测和疾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3]。

2.2.3 让家属患者了解病情 对发生骨转移患者,我们找合适的时间和机会,以灵活巧妙的方式方法告诉患者,最好是家属,并根据其病情特点:对首次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化疗、放疗前后及系统治疗前后,肿瘤复发等情况,给患者家属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使他们既不影响原发肿瘤的治疗,又不延误骨转移治疗。如介绍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轻的89Sr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全身骨显像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患者,建议6~12个月检查1次;检查后怀疑骨转移或检查未发现异常又有骨髓不适的患者,嘱其2~3个月后复查骨显像,并给予出院后的健康指导[3]。

2.2.4 89Sr放射性核素治疗健康教育患者家属介绍89Sr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方法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是确保治疗过程顺利和连续治疗的关键。核素治疗方法简单,静脉注射给药,一次用药可维持2~3个月,剂量在1.48~22MBq/kg体重。患者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血液和肝肾功能按WHO抗癌毒性分级,在0度以上才给予治疗。血液0度:白细胞3.5×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90×109/L。治疗前停止钙制剂治疗教育和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少运动,骨痛部位不要做理疗、按摩,以免加重骨损伤;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多饮水,搭配一些粗纤维的水果、蔬菜;3~6个月复查骨显像,监测治疗效果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