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锥 磨尖自己的锥尖

西汉人儿宽在廷尉张汤的门下做事,他为人谦恭,不善言辞,也不喜欢出头露面,一直默默无闻。

后来被派到荒凉寒冷的北地管理牧场。

一晃几年过去了,儿宽按规定返回廷尉府向张汤报告畜牧的发展情况,等了两天也不见廷尉召见。

原来,此时张汤在审理案件时遇到了难题――要向皇帝禀报,因为奏章写得不好,上报了两次都被退了回来,皇上甚是不悦,张汤诚惶诚恐,汗透衣背。

回到家,他把文书们召到一起,将他们臭骂一顿。

不过急归急,奏章还得写。

文书从书房里出来,正碰上过来打探消息的儿宽,他见文书一头汗水,愁眉不展,就问怎么回事,文书具实以告。

儿宽拿过奏章看了一遍,当即指出了问题所在,并详细说明应如何改正。

文书一听,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拉着儿宽到自己办公的地方,求儿宽好事做到底。

儿宽推辞不过,沉吟片刻,提笔挥毫,一蹴而就。

张汤看过之后连连点头,问这次怎么既快又好,文书如实禀报,张汤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儿宽是个奇才,马上派人请儿宽过来相见,提升他为掾史。

奏章呈上去以后,皇帝赞赏有加,亲笔作了细致的批复。

过了几天,张汤上朝,皇上问他:“你这次上报的奏章不是一般官吏所能比拟的,究竟是谁写的?”张汤如实回答。

皇帝说:“没想到布衣草芥之中竟有如此有才学的人,得空我得见见他。

”   果然,儿宽很快受到了召见,皇帝与他谈经论学,他对答如流,皇帝大悦,任命他为左内史,后又擢升他为御史大夫。

有人觉得儿宽实在是幸运,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便飞黄腾达、一步登天。

其实他只看到了儿宽挥毫恣意潇洒的瞬间,却不知道这份毫不费力的轻松背后,是他二十多年勤学苦读的结果。

儿宽幼年家贫,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替人做短工维持生活,但他酷爱学习,到田里做活时总是把经书带在身边,“休息辄读诵”,日积月累,读了大量的书。

后来进了廷尉府做事,他也是洁身自好,埋头读书。

即使被分配到艰苦的北地养马,他也毫无怨言,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在读书上一直孜孜不倦。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个挥笔书就的看似简单的奏折,就如同武林高手平淡无奇的动作,其中浸润的是几十年的功力。

生活中常听人抱怨:“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很是为自己不能如金子般闪烁出熠熠光芒而愤愤不平。

古人喜欢将人才比喻成锥子,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为世人所发现、所认识。

但通常我们总是看到一个人获得成功时的荣耀,却不知道他曾为这份成功经历了怎样的磨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如果还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我们的口袋太厚,而是因为自己的锥尖还不够锋利。

桃之妖妖摘自《百家讲坛》。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