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深部热疗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临床效果。

方法 72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 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 每组36例。

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采取深部热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肿瘤缓解率为83.33%、腹水控制率为72.22%、CA125控制率为80.56%;对照组肿瘤缓解率为52.78%、腹水控制率为47.22%、CA125控制率为55.56%;观察患者肿瘤缓解率、腹水控制率、CA125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深部热疗化疗复发性卵巢癌临床效果ki.11—5547/r.2018.03.057   卵巢癌是病死率很高的妇科恶性肿瘤, 并且复发性卵巢癌由于不适宜进行多次手术的原因, 治愈可能性很小, 研究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案可能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有利[1]。

本研究观察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复发性卵巢癌中的效果, 并且与单纯化疗进行对照, 探讨深部热疗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 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

观察组年龄42~71岁, 平均年龄(54.1±5.6)岁;病理类型:未分化癌患者3例, 透明细胞癌患者2例, 粘液性囊腺癌患者5例, 浆液性囊腺癌患者21例, 其他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例。

对照组年龄41~70岁, 平均年龄(53.7±5.4)岁;病理类型:未分化癌患者2例, 透明细胞癌患者2例, 粘液性囊腺癌患者6例, 浆液性囊腺癌患者22例, 其他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 选定洛铂与多西他赛方案进行全身化疗, 给予30~40 mg/m2洛铂 d 1, 75 mg/m2多西他赛d 1,   每3周进行1次, 同时根据患者发生的呕吐等症状, 给予对症处理。

1. 2. 2 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深部热疗治疗, 选择大连的WE—2102A型的微波深部热疗机, 对患者腹盆腔进行恒温加热, 患者选择平卧位, 皮肤表面的温度控制在41~45℃, 盆腔?[瘤的内部温度43℃, 45 min/次, 2次/周, 持续治疗10~12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肿瘤缓解评定标准:病灶完全消失, 或者病灶缩小>50%, 且持续1个月, 病灶未增大[2]。

腹水控制评定标准:腹水积液在4周内减少>50%, 或者腹腔积液完全吸收, 或者腹腔积液在25%内[3]。

CA125控制评定标准:CA125上升50%以内, 或者下降。

观察两组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 包括CD3+、CD4+、CD8+、CD4+/CD8+。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参考文献   [1] 梁秀菊, 楚慧丽, 王俊, 等. 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 中国肿瘤临床, 2013, 40(17):1051—1054.   [2] 李灿宇, 张自森, 薛长年, 等. 热灌注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 2012, 32(17):3656—3658.   [3] 黄相艳, 李秀芳, 孟泳圳.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医学与哲学, 2017, 38(8):34—36.   [4] 谷潇, 闫顺朝, 李午生, 等.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Meta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6):489—493.   [5] 徐云钊, 奚庆华, 张玉泉. 磁性纳米顺铂微球联合磁流体热疗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山东医药, 2013, 53(28):13—16.   [6] 陈银崧, 岑碧芝. 深部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腹水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8):1297—1298.   [7] 陈雍, 王根和. 深部热疗化疗结合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疗效研究. 今日健康, 2015, 14(12):50.   [8] 饶明月, 吴敬波, 林盛, 等.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疗效临床观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11):   26—30.   [9] 申素峰, 刘丽丽, 黄巧玲.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6):535—536.   [10] 梁剑苗, 邓燕明, 冯卫能.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12):1440—1443.   [收稿日期:2017—10—20]。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