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承担着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岗位,其运行资金也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收入,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直接影响国家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质量。

因此,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及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若干对策。

下载论文网 /3/view—12950275.htm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内容以及意义   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性公益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为满足人们教育、科技、文化进步而做出的社会性服务,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社会性服务支持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其会计监督工作尤为重要。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有两方面,一为内部监督,即指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部门对本单位会计事务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工作,包括对会计核算工作监督与控制、对各类资产的管理、对会计工作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监督、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等;二为外部监督,指国家财政、审计、人民银行、税务等政府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检查工作,还包括外单位会计相关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监督检查,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当然也包括外单位及公众的监督

其中国家监督内容既包括对会计相关资料的监督检查,还包括对会计行为的监督检查,特别是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与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会计行为的检查。

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对其自身发展及加强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是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的加快,事业单位已经逐步开始被推向市场及执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因此,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改革中出现的会计弊端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有助于事业单位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是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及中央“八项规定”的执行,事业单位面临着来自内部财务人员及外部审计、监察的层层监督,通过建立会计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可事先对自身财经违纪问题进行把脉,避免承担更大的法律与行政责任。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事业单位法人缺少会计监督意识   首先,我国多数事业单位领导将精力放在争取上级或本级财政部门的专项资金上,对财务核算及会计监督工作缺少必要的重视,制定的会计监督制度也大多为照搬其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形同虚设。

其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错误的将会计监督工作认为是财务部门工作职责,未能对会计监督工作给予一定的配合与支持,严重阻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及规范作用的发挥。

(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已经在内部建立会计监督相关制度,但由于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忽视等原因,导致部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未能达到既定目标,一是个别事业单位在建立会计监督制度过程中,为节省时间,直接照搬其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未针对本单位自身特点设计科学、可操作的会计监督制度。

二是未能针对财政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国有资产管理、项目结余结转资产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监督制度做出相应修改,导致会计监督制度仍沿用作废的法律文件执行,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三)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近年来,个别事业单位法人为了使用财政资金组织旅游培训、发放福利、上级接待,指使会计人员违规使用发票套取现金、挪用项目资金或建立“小金库”,不但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严重不实,也给部分领导干部贪污舞弊、私吞公款提供温床。

以上违纪行为的发生,不但是因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缺失以及执行不到位,最主要原因还在于缺少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无法通过监督机制规范会计核算以及扼制部分领导滋生腐败的念头。

(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我国多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已接近退休或由其他专业的员工担任,由于专业及学历的限制,无法完全胜任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操作、内控设置及会计监督工作,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二是个别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由于对会计工作的漠视及法律意识的淡薄,工作中在违背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听从或与其他员工串通贪污财政资金及编制虚假会计凭证,不但无法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而且严重影响我国财经纪律。

三、建立、健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若干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主要是本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对单位会计核算规范性、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性及执行到位性及资产管理有效性的监督、检查活动,同时也包括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派审计人员对本单位进行的监督活动。

我国事业单位除接受来自本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计监督外,还要授受来自财政、纪检、审计等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也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外部监督,旨在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以下试分析建立、健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若干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监督观念   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应提高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强化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宣传,使事业单位法人真正认识到会计监督对于规范会计核算、及时发现财政资金安全隐患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法人领导作用,督促其他业务科室及全体员工给予会计监督必要的支持与配合,为会计监督工作正常开展提供软硬件环境。

其次,事业单位各业务科室应严格按照会计监督制度给予监督人员工作配合,逐步树立会计监督理念。

(二)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   一是国家、财政部应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文件制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规章制度,并为确保事业单位能够灵活操作,应通过制定实施细则、补充意见等形式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文件,提高监督文件的可操作性,同时,应通过制定相关惩处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及不执行会计监督规定的事业单位加以严处,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二是事业单位内部应根据国家、财政部会计监督制度规定,并结合自身财务管理需要设计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详细列明会计监督流程及各科室、员工应承担的职责,避免事业单位各科室及员工互相推诿。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培训   一是对会计监督人员就《会计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电算化软件操作等内容进行培训,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二是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人员进行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公开观看违反财经纪律反面案例的方式,使广大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清醒认识违反财经纪律所应受到的惩罚,以发挥培训教育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警示作用,降低财务人员违纪行为发生的机率。

(四)通过建立考核机制促使事业单位强化会计监督   为鼓励事业单位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及确保各业务科室及全体员工认真履行会计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建立会计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对日常认真落实会计监督工作的部门及员工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调动其执行会计监督机制及参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及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

因此,要确保事业单位的长期、正常、健康的运行,保障其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是客观必要的。

要明确认知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健全会计监督体制和法律保障体制,提升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奖励制度与会计考核制度,进而推进事业单位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宝.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J].商业会计,2013(3).   [2]周友宏.对如何发挥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6).   [3]郭原,杜海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的若干建议[J].财经界,2014(1).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