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讨会在京举行】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内如何找准我国文艺发展的方位,推进文艺创新;对外如何向世界展示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国家形象,是摆在我国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和现实课题。

1月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本报联合举行了“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学术研讨会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副主任张西南,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文艺报》社总编辑范咏戈等有关部门和主办单位领导以及文学艺术界专家学者、新闻界人士近80人出席会议。

铁凝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铁凝在讲话中说,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内在的活力和创造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西方人的想像,中国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但是和飞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中国文化的发展是滞后的,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积极影响力的确不尽如人意,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讨会,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铁凝认为,处在市场大潮中的作家艺术家们不能把经济判断直接等同于审美判断,不能放弃文化自觉。

新的时代当然应该有血肉丰盈、新鲜可信的中国形象作家艺术家的孕育中诞生。

作家艺术家应该更深入地追寻民族文化审美精神,以汉语的劲道和神奇塑造出真正有魅力的中国形象

张西南联系军队的文艺创作实际指出,建国以来近60年,在大量的文艺作品当中出现了很多很好地塑造军人形象的作品,对于激发民族精神,对于塑造共和国的形象,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当前也有一些作品中出现了诸如猎奇倾向、政治上判断失度和情趣品位上的低俗等问题,值得大家反省和认识。

文艺作品塑造国家形象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课题,是歌颂与暴露,主体与客体,新生与腐败的问题,这些探讨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作家艺术家要继承优良传统,把塑造国家形象作为己任。

陈建功说,“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这个话题的提出体现了我国文艺工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所谓“国家形象”,从本质上说,就是作品的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民族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的深度。

这又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峻切话题。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在重视物的发展的同时,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那么,通过文艺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丰富民族的情感、深化民族的思考、拓展民族审美空间,避免民族情感的沙漠化,当然成为了文艺家们最为关切的话题。

同时,这也是一个更需要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还有很多牵涉到具体的艺术尝试问题,比如,当务之急是必须面对文艺队伍情感资源匮乏的问题,面对外来文化的扬弃与借鉴的问题、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民族审美经验与时代发展问题等等,都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更有待于实践中的探索。

与会的文艺界专家学者认为,古往今来我国优秀的文艺作品,描绘了我国人民壮阔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展示了我国人民细腻而又丰满的艺术情趣,记录了我国人民充实而又多彩的社会生活,也从多种侧面和角度展现了中国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人民通过现实生活取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所塑造出来的,也是这个国家的人民通过文艺作品所“重塑”出来的,在这种重塑中,包含了既定的现实,更蕴含了一种向往、追求的价值目的,即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国家,希望追求什么样的精神。

现在提出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问题,十分迫切。

有的专家认为,中国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而最直观的形象中国形象

特别是对于文学艺术作品而言,应该着力塑造好当代的、崭新的中国形象

重塑的中国形象恰恰应该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通过中国形象塑造,来重新阐释中国文化

我们对此应该充满自信心,因为我们今天重塑中国形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个强大的、正在崛起的中国,成为中国形象的巨大背景。

从形式上看,文艺作品是由具体的个人创造出来的,好像并不是一个“国家行为”,也无涉于“国家形象”。

但是,一个国家文化形象,正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文化事象形成的,就像一棵树不是森林,但森林却是由无数的树构成的一样。

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从来不把文艺看成作者个人的事情。

一个有理想追求的作家艺术家应该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才华,通过提高精神素质、塑造自己民族国家的崭新而美好的形象,从而最终对人类的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专家们认为,国家形象是动态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战争时期的英雄形象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形象,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宏大叙事才能体现国家形象

一些并非全景式史诗式的优秀作品,其中对一种国家民族精神的传达同样让人难忘,而一些所谓大制作的影片却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国家形象塑造是与文学性、审美性、艺术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有的专家就一些文艺作品中国形象的误导提出批评。

他们认为,文艺作品国家形象塑造应基于现实,并高于现实。

这并不意味着要进行虚假的宏大叙事,而是文艺作品对于国家形象塑造会渗透到每个国民的身上,因此以作品照亮人民的精神,应该成为作家艺术家的一种责任意识。

有的专家还认为,国家形象这一维度的发现,将对作家艺术家产生新启迪,激发新灵感;将为文艺创作打开新视野,拓展新境界。

国家形象塑造具有很高的难度,提出“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是对作家艺术家攀登思想与艺术高峰的一种挑战和呼唤。

文艺创作的中国形象塑造,必然要求作家艺术家的人格建设,要求作家艺术家“养气”,养浩然之气、养堂堂正气;要求作家艺术家的刚健清新的文风。

专家们认为,不应将国家形象变成政治概念。

文艺作品应该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而且宽容的态度正是树立国家形象所需要的态度,因为国家形象是通过复杂的、甚至对立的元素建构起来的。

国家形象的工程应该是综合的宏大的工程,它不应该是由单种元素组成的。

单种元素建构不起立体的国家形象

因此在国家形象这个大工程里,作家以严肃的责任感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批判精神与正面书写相互补充,只会使国家形象更为丰满,更为充实。

张炯、吴秉杰、包明德、阎晶明、张陵、何西来、贺绍俊、李建军、陈福民、石一宁等文学界人士和贾磊磊、资华筠、刘梦溪、陈醉、丁亚平、田青、朱乐耕、马也、吕品田、宋宝珍、杨飞云、张振涛、马盛德、祝东力等艺术界人士也出席了座谈会。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