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米矿井下的洗礼

2019年4月,我有幸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临行前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次突破性尝试,力求写出真实感人、朴实无华的作品。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相继到乌海湖、龙游湾湿地、绿色矿山、书法城等地采访乌海的经济转型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最撩拨我情感、撼动我心魄的地方,却是在黄白煤矿昏暗的600米井下

4月30日上午,我们乌海市区出发,40多分钟后进入黄白煤矿区。黄白煤矿于1958年建矿,最初的名字为东方红煤矿,是乌海市最早开采的煤矿之一。最初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20万吨,目前年产量是90万吨,预计生产年限还有20年。这里现有工人916名,平均年龄为41岁。

我在矿区指挥室初步了解情况后,便在综掘二队党支部书记贾军虎的带领下准备下矿。当把绒衣、绒裤、长袜、外套、水靴、安全帽、矿灯穿戴整齐后,我已经是满头大汗。“井下常年温度是15摄氏度,而且比较潮湿,需要多穿一些。”贾书记对我们一行人关切地说。

4月末的乌海气温已达到26摄氏度,再加上身上的这些装备,我感觉似乎要虚脱,每走一步都要用尽气力。然而,毕竟是第一次下井我们一行人仍旧是兴奋异常。

顺利通过安检后,记者一行早已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就在这时,安检员问道:“你们的相机防爆吗?”这句话让我们面面相觑。“黄白煤矿属于高瓦斯煤矿,任何没有防爆功能的电子产品都有可能引发事故。”安检员的一句解释,瞬间将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好不容易下一次矿井,近距离观察了解矿工们的生活与工作,如果留不下任何的影音资料,该是多么的遗憾啊!正在大家焦头烂额时,乌海能源公司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及时协调了一台防爆相机。正是依靠这台相机,记者一行才拍下了终身难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矿井入口处,我第一次见到载人下井的工具——“猴车”(架空乘人装置)。所谓的猴车,就是在电缆的下方垂直连着一根铁棒,铁棒的中下部焊接着一块自行车座大小的铁板,铁棒末端再水平焊接一根条形铁作为脚踏板。乘坐猴车下井的途中,我抬起头上下打量着斜井,只见斜井上方到处张贴着矿工家属的叮咛:“爸爸,注意安全,我和媽妈在家等你。”“老公,一定要按照规定作业,下班第一时间就回家。”……这些标语顿时让我泪眼迷蒙!当我们在温暖的房间享受家庭幸福时,当我们围着炭火吃着烧烤喝着啤酒时,却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祖国建设,为了人民幸福,而在家人的担心中仍旧坚守岗位。这一刻,让我对煤矿工人肃然起敬。

下了猴车,就来到了1002大巷的入口。这条巷道长1050米,巷道中间为辅助运输轨道,两侧为人行道,每侧勉强能容纳2人通行。人行道因建设的时间久远,已经坑洼不平。步行25分钟后抵达1002大巷末端,进入912轨道上山入口。相比之前的1050米,这段路程光线更加微弱,路面更加坑洼。依靠着头顶矿灯散发出的光芒,我屏住呼吸,吃力地摸索前进。

15分钟后,终于抵达综采工作面,靠着采煤机帮,我和检修班班长张新庆聊起来,他黝黑的脸上露出白白的牙齿:“你们来的可真是时候,这个时间段儿正是我们的检修时间,要是在生产时间,声音大、粉尘多、环境恶劣,你们根本就没办法采访。”张新庆今年40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黄白煤矿。我问他为何要跟煤黑子打交道,他笑着说:“上学的时候贪玩,学习成绩不好,考大学的时候听说煤炭类专业好找工作,就考了一所专科学校,一毕业就来了这里。”我又问他为何不调换个工种?他说,学的就是煤炭采掘,而且下井还能多挣一些。当我正想问他安全问题时,他似乎看穿我的心思,抢先说道:“从前的煤矿工人缺乏专业知识,加上井下设施条件有限,难免会有一定的危险。但现在的井下作业规范、专业,而且设施优良,风险系数微乎其微了。”分别之际,他握着我的手再三叮咛:“薛记者啊,可千万别把我们拔高了,无论什么工作,总得有人去做,井下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能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我们还是很满足的!”这句话让我再次动容。

之后,我又相继采访了变电工张广红、乳化液泵站工王学军、安检员王玉祥、瓦检员王立虎,他们都是吃过早餐后于7点46分下矿。在井下工作8个小时,他们才能回到井上吃当日的第二顿饭。

返程时,我的脚掌火辣辣地疼,最初下矿的兴奋感荡然无存。

“脚疼吧?你穿不惯水靴,估计已经磨出了水泡。”贾书记已经发现了我走路异样,“矿井下的工作就是很辛苦,我刚下井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就瘦了20多斤。”。

怀着复杂的感情,沾着一身煤灰,我和贾书记回到地面,疲惫不堪的我一屁股跌坐在台阶上。“收获如何?”贾书记问。我注视着他,缓缓地抬起胳膊,把手放在前额边,深情地向他致敬了一个不是很标准的军礼,或许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在归途的火车上,我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劳动节,向煤矿工人致敬!——600米矿井下采访手记》,文章在《内蒙古日报》头版发表后,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重要媒体及网络平台纷纷转载。我又将文章发送到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成立的全国新闻教师交流群,结果引发热议。有教师说:“这才是真正的践行‘四力。”甚至有些教师将全国省级党报翻阅后指出:这是一篇近年来全国罕见的体验式报道,为我们开展体验式报道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借鉴作用。

转眼之间,难忘的黄白煤矿行已经过去数月。但是,我时时记得在昏暗的600米井下,那一张张覆满煤灰的脸,和那一句句滚烫的心里话。我看到了他们为建设祖国而无怨无悔的付出,也更加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力”的初衷。它让我明白:记者要想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就必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业务素质过硬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29年前,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刘少华曾深入五虎山800米井下采访,为世人留下佳作《五虎山,矿工的山》。之后又撰写了感人肺腑的手记《800米井下洗礼》,他曾说:“一个人民记者要想反映生活,必须走向生活;要想歌颂生活,必须尊重生活。要写800米井下矿工,必须爬到800米井下去,少一米也不行!”如今,刘少华老师已离我们而去,作为后辈,我矢志追随先辈们的足迹,继续为新闻事业添砖加瓦。因此,这篇拙文仍沿用刘老师旧作之名,谨向为新闻事业付出青春年华的同仁们,为建设祖国造福人民而不辞劳苦的矿工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简介:薛来,内蒙古日报社汉文报总编室编辑,曾荣获第二十六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编辑:王洪越。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