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认清食品安全网络谣言

从“快餐企业培育出4个翅膀的鸡”到“某大品牌乳饮料含致儿童白血病的肉毒杆菌”;从“食盐可能被核辐射污染”到“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病毒”;从“棉花肉松”到“塑料紫菜”,这些食品安全谣言充分印证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那句话――“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

” 毕业论文网   【谣言背后的真相】   “棉花肉松”   谣言:一则名为《肉松饼里装棉花》的视频在微信群中热传。

拍摄者将某品牌肉松饼用水浸泡,然后不停地用手揉搓,出现了一团白色的絮状物。

拍摄者再将其点燃,称这种絮状物是“棉花”,还说人们这些年吃的肉松都是棉花制成的。

这段视频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敢买肉松饼了,给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实: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口感松软,放到口中一咬即化。

棉花是一种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一种不可溶纤维,看上去松软,却嚼不烂。

由于肌肉纤维里含有蛋白质,所以肉松可以点燃,且燃后会有一种焦煳味。

棉花点燃后不会有焦煳味。

因此,一个“点燃的镜头”,并不能说明饼中的肉松就是棉花

塑料紫菜”   ?{言:在一段《紫菜竟是用废塑料做成的》视频中,一位女士掰下一块紫菜并用水泡发,然后开始撕扯,并说:“紫菜有这么大弹性吗?我们平时吃的紫菜就是塑料袋做的。

”因为这段视频,很多人都忍痛和美味的紫菜蛋花汤说拜拜了。

事实:紫菜“撕不烂”很可能是因为泡紫菜的水温不够。

紫菜表面有明显的纹理,皱皱巴巴的,泡入热水中会很快舒展起来,并且有明显的海腥味;而黑色塑料袋无色无味,外观平整,无论泡入冷水还是热水都只会漂浮在水面上。

因此,能够“被水泡发”的,一定不是塑料袋。

谣言为何能传播?】   百姓关注食品安全无可厚非,但“长出4个翅膀的鸡”明明漏洞百出,“棉花肉松”“塑料紫菜”之类的说法也禁不住仔细推敲,为什么偏偏还会有那么多人深信不疑并反复传播呢?   “舌尖上的谣言”之所以能够进行病毒式的传播,是造谣者利用老百姓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蓄意编造的。

近些年,食品安全成为社会焦点,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留在消费者心中的阴影还未抹去。

大家常常对谣言风声鹤唳,不能做出科学判断,甚至在官方作出回应后仍固执地“宁肯信其有”。

人类天生的猎奇心理、心理暗示带来的偏见、对事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随大流的从众心态等等,共同构成了谣言传播的心理土壤。

生活中还有一种奇怪却又常见的现象,辟谣是把事实真相告诉相信谣言的人。

但有时候,辟谣往往会被当成是“造谣”,带来相反的传播效果。

【流言止于智者】   “流言止于智者”――出自《荀子?大略》,意为:聪明人不会传播没有根据的话,面对谣言时,公众如何才能做个“智者”呢?您需掌握以下三条“理性辨识”原则。

原则一、食品安全,多理解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然而,这一定义与公众的感觉并不吻合。

公众眼中的“食品安全”泛指“与食品食品行业相关”的问题。

很多消费者混淆了两个概念,即“安全性”和“安全感”。

安全性形容的是合格的产品,而安全感则更多是消费者心理上的一种感受。

例如,人们认为某某食品是不利于健康、有可能导致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垃圾食品”,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它却是名副其实的“合格产品”。

再有,对于食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是否会给机体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必须参考“剂量”。

食品卫生学认为,如果没有“剂量”这两个字作为前提,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毒物”这个概念。

撇开“量”的问题谈安全是错误的,也是幼稚的。

现在消费者普遍有一种“食品安全恐惧症”,和对这两个关键概念的混淆有一定因果关系。

大家在看到某种食品存在“有害物质”的报告时,往往不会详加分辨其所含剂量。

原则二、面对谣言,多查证   面对那些涉及人体健康的信息时,我们不妨多想想、多查查,这样就可以从一些细节上发现问题。

塑料大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在《塑料大米》的视频中,一男子不断将塑料袋放入机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就被生产出来。

视频所配文字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转发了这条骇人信息。

其实,“塑料大米”是一个很久以前就有的谣言

早在2011年,有关“塑料大米”在中国被制造出来的谣言就频繁出现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2015年,“塑料大米”被“改版”成“棉花大米”,再次流传;2016年10~11月间,“塑料大米”卷土重来,国内外媒体又相继辟谣。

没想到,2017年,“塑料大米”死灰复燃。

如果我们在转发谣言前能上网查查信息的来源,就不难发现,关于“塑料大米”的很多文字、图片和视频早就出现过并已被否定了,如今只是被重新提及,改头换面而已。

经过查证,这样的谣言就会如同被风吹雨打过的纸灯笼一样――一戳就破。

原则三、安全常识,多学习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很多专业知识。

不少虚假信息都试图用“点燃”的方式来判断食品中是否添加了有害物质。

最早是挂面,后来是粉丝、紫菜等。

其实,在中学的化学课上我们就学过燃烧的条件:有了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三者,就可以实现“燃烧”。

挂面、粉丝属于干制品,含水量低,主要成分是淀粉,能够点燃再正常不过了,点不着才是不正常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知道哪种食品会成为下一个谣言对象。

知识就是力量,谣言止于智者,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消费者的正确认知与正面参与。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