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花椒尖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花椒生产与退耕还林、绿化荒山、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使得花椒栽培面积在干旱丘陵地区发展很快。鲜食花椒尖作为特种绿色生态蔬菜,市场需要越来越大,较大的市场消费需求,为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 品种特性。

花椒为芸香科落叶灌木,茎干通常有皮刺,表皮有瘤状突起。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边缘为细锯齿状,花单性或两性,顶生圆锥花序,果圆球形,果球颜色多为青色、红色或紫红色,表面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花期3~5 月,果期7~10 月。其果皮、根、种子均可药用,同时也是常用的调味品,花椒叶还可以食用。花椒属于耐旱、浅根性植物,适应性强。

2 栽培技术

2.1 苗木繁殖。

2.1.1 花椒主要用播种育苗采种应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龄10~15 年的树作为采种母树。当花椒外果皮由绿色变为红色或紫红色,果实有光泽、部分有裂口,内种皮变成蓝黑色时即可进行采收。一般比商品椒采摘迟7 天左右。种子不要曝晒,以免影响发芽力。

2.1.2 种子处理方法种子采收后摊开,放在室内阴干,当种子从果皮中脱出后用簸箕扬去果皮及杂物,取出净种。种子采收后当年不能播种,应贮藏处理后第2 年备用。

肥粪处理法:将筛选好的种子拌入鲜牛粪中,加少量花木灰或黄土,捏成拳头大小的团块堆放在背阴处阴干。于早春打碎粪团并进行揉搓,然后,连同牛粪一同播种

湿草木灰处理法:经水选的种子捞出后在阳光下稍晾拌入潮湿草木灰中,以手捏成团为宜。种子草木灰的比例为1∶2或1∶3,充分混匀后堆放。每天搅拌一次,10~15 天后,可连草木灰播种

洗涤剂处理法:50 公斤水加0.5~0.75 公斤洗衣粉,(或按1 公斤种子加碱面25 克的比例配成碱水,碱水以淹过种子为宜),放入种子25~40 公斤,不停的搅动。浸泡2 天后用手揉搓,直至椒仔失去光泽之后,倒掉废水,清水淘洗2 次,摊放在荫凉处等水分蒸发后播种

2.1.3 圃地准备育苗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播前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 公斤。在细致整地的基础上作畦,畦宽1 米,长10 米,每畦开沟5 行,沟深3~5 厘米播种量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每亩在3.5~5.5公斤之间,经处理种子,秋播、冬播、春播均可。播种后稍加镇压并覆盖1~2 厘米的细土。在干旱的地方要用地膜覆盖,遇久旱可向苗床上洒水,千万不要引水漫灌,大雨后注意排水。等幼苗出齐后,揭去覆盖物,幼苗长到3.3 厘米高时进行间苗,10 厘米高时定苗,株距5~8 厘米每亩出苗2~3 万株。一年生花椒苗高80~100 厘米即可出圃栽植

2.2 整地栽植

2.2.1 整地鲜食花椒栽植前,进行整地理墒,墒面宽1.5 米。墒面开沟移植,行距40 厘米。在种植沟内每亩施入1000~1500 公斤的农家肥作底肥。

2.2.2 栽植整地完成后,按照株距30 厘米进行移植,采用1~2年生苗,苗高50~100 厘米,超出50 厘米时剪去超出部分。

2.2.3 浇水移植完成后要对花椒苗进行及时浇水保活。

2.2.4 采摘鲜食花椒尖第2 年春季即可采摘采摘期为每年2~8 月。采摘时应一次性将所有发出的牙尖采摘完,有利于下一次萌发。

2.2.5 管理花椒尖一般10 天左右可采摘1 次,采摘完后应及时浇透水,每次采摘后,将没有采摘完的老芽全部摘去,由于花椒尖是绿色生态食品,不需要施用化肥和喷打农药。花椒尖在采摘3~5 年后,要对苗木进行齐根修剪,以确保后期焕发新芽。

参考文献[1]赵喜荣.花椒育苗的几个关键环节[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09).

[2]姚佳,蒲彪.青花椒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0,(06).

[3]郭洪碧.山区花椒早产丰产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2,(11).

[4]张德纯,王德槟.花椒种子的贮藏处理[J].种子,1997,(06).

[5]刘书晓.花椒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1,(06).

[6]毕君,王春荣,赵京献,林艳,郭伟珍,姚章军.北方花椒主产区种质资源考察报告[J].河北林果研究,2003,(0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