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械化粒收玉米良种的特性特征

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随着育种技术、栽培技术、机械设备的发展,小麦、水稻逐渐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机械化转变。

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初,目前玉米收获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玉米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我国至今未能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但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探索却从未停止过。

毕业论文网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使用玉米收获机械在田间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果穗装车脱粒、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籽粒烘干收获等多项作业的过程。

时至今日,玉米的播种(除部分山区外)基本实现了从人工点播到机械化播种的转变,玉米收获也逐渐从人工收穗、脱粒向人工、机械协同作业的收获方式转变,而机械化收获籽粒才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目前,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没有适合机械化收获籽粒品种,虽然有部分品种炒作,但由于多数玉米品种是在依靠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前提下选育产生的,因此在玉米成熟时,玉米水分很少能低于28%,更不要说低于25%或者20%,而距离达到玉米安全储藏的水分指标更是相差甚远。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玉米品种的改良,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适宜全程机械化特别是机械化粒收玉米良种的培育和推广成为当今玉米生产的迫切需要。

河南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超过4000万亩,约占全省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机收率较低,且绝大部分为穗收,机械化粒收刚刚起步。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项目组分别在南阳、商丘、鹤壁等地进行玉米机收品种玉米机械收获机的筛选与推广,并取得明显进展。

然而,并不是能够进行籽粒收获演示的品种都可以籽粒收获

适宜机械收获玉米品种特性。

首先,满足机械收获的首要条件就是该品种抗倒伏品种降水要快。

其次,机械收获的必要条件就是抗病性强,后期要相对抗茎腐病(青枯病),否则机车进地一碰就折。

第三,机械收获还要求穗位高低一致,株型要整齐。

第四,生育期尽量要熟期适中,包叶不能太紧。

机械化粒收品种包叶松散。

第五,机械收获玉米品种熟期基本以中熟品种为主,生长期在118~122天为宜,很少有超过125天的品种收获品种直接脱粒入筒仓存贮,水分在18%~20%。

茎秆坚韧和矮秆耐密是未来品种发展的方向。

玉米机械化收获首要条件之一是植株直立,这就要求玉米品种茎秆坚韧高抗倒伏

为了促进抗倒和高产性能的统一,矮秆耐密是未来品种发展的方向。

具体讲,适宜机械化粒收玉米应属于紧凑型株型,叶间距要开阔。

满足紧凑型株型的显著特点就是茎叶夹角小,雌穗下部叶片和主茎夹角小于35度,雌穗上部叶片和主茎夹角小于25度,叶片狭窄,株型和叶片之间呈塔形结构,同时叶间距开阔,能满足通风透光的条件,也容易上密度,避免密度加大后透光性不好,造成空秆和小穗增多。

相对播种而言,直接收获籽粒是个难题。

传统玉米品种包叶紧包在棒子外面,最外面一层包叶高度纤维化,很容易导致脱粒机转轴绞死;里面的包叶水分高,不容易剥离,并且容易导致汁液染到玉米籽粒上。

适宜机械化粒收玉米品种可以在成熟的最后几天,包叶自然松散开,很容易扒光。

适宜机械化粒收玉米是小雄穗和大根系,具有抗病强和广适性特征。

雄穗分枝少说明该品种花粉量在足够的条件下,节省养分,抗蚜虫功能增强。

大根系强调的是未来此类品种必须气生根发达,抓地要牢。

株高较矮,重心就低,抗倒伏能力自然就强。

另外,要求玉米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好品种育种家育出来的,是农民实践种植检验出来的。

河南是我国玉米育种的科研高地,近年来以河南省农科院为代表,各市县科研院所及一些种业公司纷纷进军玉米育种行业,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育成了一批优良的玉米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粒收玉米品种的选育。

随着各地育种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繁育材料的进一步丰富,预计突破性品种将会在近几年问世。

(作者单位:周口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