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碱超前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硬膜外麻醉的体会

【摘要】 目的 探索处理传统连续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中出现低血压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危险。方法 在快速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超前静脉应用适当剂量麻黄碱。结果 43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整个麻醉术程心率血压平稳。结论 麻黄碱超前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可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可以避免因低血压给重要脏器带来损害。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胆囊切除术 麻黄碱 超前应用。

胸段硬膜外阻滞是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低血压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传统临床麻醉中纠治低血压的方法是在麻醉前进行血管内扩容的基础上,若阻滞后平均动脉压低于其基础值的20%,才考虑使用血管加压药麻黄碱,对病人的安全不利。我院自2007年9月以来,在43例胆囊切除术中,采用扩容基础上超前应用小剂量麻黄碱静注预防硬膜外阻滞低血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病人43例,男18例,女25例,ASAⅠ~Ⅱ级,年龄23~59岁,体重48~76kg,既往无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史。

1.2 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用药均为安定10mg和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均开通右肘静脉预扩容补充术前禁食水丢失量,输注复方氯化钠6ml/kg,同时在T8~9之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3.5cm,妥善固定。持续鼻导管吸氧,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无创动脉血压(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补充术前禁食水丢失量完成后,改输注琥珀酰明胶8ml/(kg·h)维持[超过500ml后再用复方氯化钠6ml/(kg·h)],同时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ml注入硬膜外腔,观察5min,无腰麻征象后,麻黄碱5mg静注,同时分2次硬膜外腔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10~15ml,调控麻醉阻滞平面在T4~12。所有病人在切皮前2min均静注咪达唑仑2~4mg、芬太尼0.06~0.08mg、麻黄碱5mg。

2 结果。

43例胆囊切除术中均无血压明显上升(平均动脉压≥基础值20%)和心率明显波动。3例病人在剥离胆囊时出现心率下降(≤60次/min),其中2例收缩压(SBP)≤90mmHg,加快静脉输液,面罩吸氧,阿托品5μg/kg静注后,心率均上升至65次/min以上,1例SBP上升至102mmHg,余1例病人静注麻黄碱10mg后,SBP上升至110mmHg。所有病人手术历时26~69min,术中镇痛效果佳,肌肉松弛良好,未用其他药物,术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病情平稳,未曾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痊愈出院。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