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暴力说不 对家庭暴力说NO!

如今提及李阳,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不再是他的“疯狂外语”,而是他对妻子的疯狂家暴

自从今年8月底以来,李阳的美国妻子Kim在微博上连发数张带伤照片,称自己遭遇家庭暴力

此事很快便得到证实,但是李阳没有立即给予回应,直到9月10日才陆续通过微博和视频解释此事并向妻子和孩子道歉。

采访中,李阳说当时很愤怒,没办法冷静下来考虑后果,甚至想着要跟妻子同归于尽。

“她(妻子)唠叨了一个上午,我看她从沙发上站起来,我就认为她要发飙了,要砸东西,要狂哮了,我就冲过去把她按在地上,把她的头撞到地上,撞了好多下……”   而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21.1%的女性和7.4%的男性报告曾受到亲密伴侣的攻击和虐待。

更有甚者,北京某女子为躲家暴持刀抢劫出租司机求入狱,最终被判2年半缓刑3年,宣判后该女士含泪称,得以与丈夫顺利离婚,“我不后悔”……      施暴者多“嘴无力”      听李阳的描述可能会引起众多施暴者共鸣。

一般情况下,嘴无力的人,才会选择动手。

但凡喜欢挥舞拳头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的人,以语言匮乏或者无力辩驳者居多。

这是由于男女性格特征决定的,女性擅长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而男性在夫妻之间发生争执时往往会略显语言匮乏,所以经常能看到咄咄逼人的妻子,和忍无可忍动手打人的丈夫

这时可能很多人会质疑,李阳是以疯狂英语出名的,怎会把他与“嘴无力”者联系到一起?   其实,“嘴无力”仅指在家庭中的状态,并非在工作当中,有很多语言或者文字工作者回到家一样说不过自己媳妇。

例如李阳在采访中也曾提及妻子唠叨了一个上午的事实。

这样看来,工作方面的表达能力与家庭生活中与爱人说话的能力是两回事,尤其婚姻关系中的表达技巧更加需要练习,处理夫妻间的矛盾甚至比说外语还要复杂。

为何深爱妻子还会动手施暴?      有人表示不理解,为何丈夫频繁施暴妻子还会坚持跟他一起生活?那是因为夫妻双方还有爱。

我接诊过一个案例,小娜和丈夫结婚三年,按她的话说,幸福的时候没有人比她更幸福,但是痛苦的时候也没有人比她更加绝望。

夫妻俩一旦发生争吵,丈夫总会忍不住对她拳脚相加,也想过要离婚,但是并不是没有爱了,真的要离婚又舍不得。

其实,很多情况下,施暴丈夫并非一直都是强势暴虐的,冷静下来以后多会承认错误并求得妻子原谅,很可能还会一再保证不会再犯。

但是,当再一次处于冲突情境中时,又会难以控制情绪,施暴过后,自责后悔,往复循环这个过程。

妻子,情绪来了却忍不住对妻子大打出手?这是为何?   这是典型的情绪驱动行为模式,人们在极端愤怒时会选择一种习惯的方式去发泄负性情绪,有人选择伤害自己,有人去伤害对方

冲动时人们更多会关注当下的痛快,并不是不了解“痛快”过后会有多大的麻烦,也并不是不爱,只不过当时的情境下来不及考虑或者把对方的好全部忽略不计了。

这些家庭的相同点就是一旦出现家庭矛盾,解决的办法多是争吵和动手。

妻子忍不住动嘴念叨,然而丈夫首先想到的也是用上一次用过且“有效”的方式去处理,那就是动手打人,这也相当于心理学当中的强化。

即使对长久的家庭生活有害无益,但是至少可以即时获益,动手能够暂时停止当时的家庭纠纷。

对于这样的家庭,很可能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决裂却未分开,但仍然存在严重的婚姻危机,因为仅靠那些残留的感情维系,而没有去把婚姻中真正引发矛盾的问题解决掉,感情迟早会消耗殆尽,可想而知,婚姻危机也是必然之事。

受虐一方有没有责任?      数据显示,中国城市的家庭中,有34.7%的人承认有过家庭暴力的经历。

除了那些病态的施暴者是由于存在性格缺陷或者精神疾患才产生暴力行为,其他的家庭暴力行为原因多比较复杂,并且多是双方的责任。

很多施暴者最初其实都是受虐者,只是方式不同。

并且施虐方很可能存在严重的自卑情结,从而导致强烈的控制欲,并试图通过控制对方来获得自我肯定。

他们从重要感、能力感和权力感上都无法获得自尊体验,加之妻子的无数次的负面的提醒,让自己本来脆弱的内心更加不完整,于是才通过暴力来宣泄恐惧和愤怒,以求找回自尊。

在影视剧作品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温柔贤惠的妻子面对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力狂丈夫,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吗?   在心理门诊接诊的类似的案例当中,我可以很绝对地说“没有”,影视剧作品中多是无辜的妻子忍辱负重,丈夫想起来就对妻子殴打一顿,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妻子一方多是也有责任的。

电视剧需要塑造出绝对美好的正面形象,以及与其相对立的反面角色,目的就是让大伙看着清楚不迷惑。

不像一些生活频道的真人秀节目,夫妻双方谁有理可能到节目最后都很难判断出来,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更是难说清楚。

但是很多人并不接受自己也有责任这样的说法,因为她们大多认为是对方的错,或者对方错在先。

那是由于人们多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在心理学当中“合理化”是有正面意义的,它可以减少焦虑,但又对个人成长和家庭生活不利。

因为把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合理化,意味着会更多地将过错推向对方,凡事都是对方的错,长此以往,两个人的斗争成为了必然之事。

如何避免发生家庭暴力?      对于家庭暴力施暴方固然有一些法律上的约束,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来说还是会选择在家处理解决,毕竟还受“家丑不可外扬”这样的说法的影响。

但是,与其说事情发生后想办法处理,不如提早预防避免发生得好。

例如当夫妻双方争吵得已经很激烈时,无论妻子还是丈夫可以考虑暂时撤离这个场景,或者不要在那时刻做任何重要的决定,等到平静以后再去考虑。

李阳的话来说,当时自己处于半清醒、半失控的状态下,才举起了拳头,当然,如果那时他能够离开,也许就会避免了一次肢体冲突。

更重要的是避免积累负性情绪,很多家庭矛盾夫妻双方没办法解决就会搁置,下一次发生矛盾时继续拿出来吵,结果未解决的矛盾越多,吵得时间越长越激烈。

因为矛盾并不会凭空消失,恰好相反,未解决的矛盾反而是越积累越深刻,越泛化的。

所以,避免发生家庭暴力还需双方的共同努力,找到引发矛盾的根源,如果两个人解决不了,还可以求助家庭治疗师的帮助。

明星家暴案例      裘德洛   与妻子赛迪弗洛斯特讨论离婚事宜时,在酒吧大吵,回家后当着孩子与保姆的面,裘德洛对赛迪拳脚相向。

河莉秀   最近,韩国变性艺人河莉秀家暴被警方带走。

其实这不是河莉秀第一次被曝家暴消息了。

一向标榜婚后生活幸福的河莉秀,被传多次暴打老公。

惠特尼・休斯顿   一代天后经常被同为著名R&B歌手的老公鲍比布朗揍得鼻青脸肿,并因家庭暴力指控闹上法庭,最终离婚。

哈利・贝瑞   她的右耳失聪,据悉是拜一位神秘情人所赐,而她的第一任丈夫大卫贾斯蒂斯也是一位虐待女性的“高手”。

崔真实   韩国明星崔真实,多次遭到比她小5岁的棒球明星老公赵成民的暴打。

2004年8月1日,赵成民再次对崔真实施暴,致崔真实住院接受治疗。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