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钱间谍:像“做贼”一样挣钱|现在没钱以后肯定要花大价钱挣钱

今年初,国内某知名电器深圳首家连锁分店开业,他们在制作商品价格广告和选择发布广告的时间时非常谨慎,一直到截稿的最后5分钟,他们才把广告内容送到报社。

难道他们是临时才把广告内容想好吗?非也,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价格间谍”。

刘文冰就是一个“价格间谍”,他每天的工作像“做贼”又像演戏,但他对这份“地下工作”越干越有兴趣,这活不但能为自己挣钱,还能为老百姓省钱。

价钱间谍:像“做贼”一样挣钱

没想到,不服商场的“全市最平”也能生财      刘文冰是四川省渠县麻柳镇人,今年25岁。

2001年,为谋求个人发展,他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到盐田区沙头角镇一家制衣厂当了一名钉纽扣的普工。

3个月后,拉长挑他去给车间里的烫工师傅当助理。

烫工和裁剪设计师傅一样,是技术活,待遇也比普工好得多,当上烫工助理,很容易学到烫衣服的技术,以后升做烫工的机会就大得多,所以虽然没涨一分钱工资,他还是很开心,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协助烫工师傅开展好工作上面,闲时间里更是鞍前马上地围着师傅端茶递水。

刘文冰的好学上进和踏实谦虚让烫工师傅很满意,他时不时从自己微薄的薪水里面挤出点钱来请师傅到大排档小酌几杯的行为更是让师傅感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001年11月份,他终于当上了烫工师傅,工资涨到了1600多元。

烫工的主要操作工具是电熨斗,熨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烫工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

自从当上烫工后,刘文冰就对商场里卖的各式各样的熨斗开始关注起来。

2002年1月1日,沙头角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开业,提前两天就打出了“开业当日,所有商品一律全城最低价销售”的宣传横幅。

“全城最低价”到底是多少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该商场开业的当天,他就早早到了那儿,一进门就直奔小家电专卖区。

小家电专卖区有各式各样的熨斗,看得他眼花缭乱。

突然,一款上海华裕家用电器公司生产的“轻巧型蒸汽电熨斗”跃入了他的视线。

上一次他在国美电器商场仿佛看到过这一款电熨斗的零售价是56元,而这家商场标的却是62元,怎还能说是全城最低呢?“你们这标价真的是全深圳最低吗?”他问旁边一个挂促销主管牌子的商场工作人员。

“那当然了,我们打出这个口号也是经过仔细调查的。

工作人员回答。

“我前不久在别的商场见过比你们这款标价还低的电熨斗?”他指了指那款轻巧蒸汽熨斗说。

“不可能?如果你能找到同类商品中深圳还有比我们今天卖得更便宜的,我们至少会奖励你500元。

”“真的?”“那当然了,没点把握我们还敢这样对外宣传吗?”那工作人员肯定地回答。

刘文冰转身走出该商场就搭车到了位于深圳市华强北路的国美电器,到里面一看,该款电熨斗果然还是卖56元一个,于是他马上掏钱买了一个,并让商场开了发票。

刘文冰把从国美电器城买回来的便宜电熨斗拿到沙头角这家新开的商场时,对方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大跌眼镜,当场奖励了他500元现金,该市场部的主管还热情地把他请到办公室谈话,问他是不是专门做市场调查的,可不可以也为他们商场兼职。

刘文冰不懂对方啥意思,也不知市场调查是干什么的,只好把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了。

“你对商品的零售价这么敏感,是块做市场调查员的好料,不如到我们商场来干吧,挣的钱肯定比你在工厂多得多。

”那主管说。

接着,在那主管的介绍下,刘文冰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市场调查员是干什么的,那就是想尽办法去打探别的商场的商品价格,为本商场的零售定价提供依据。

也有人把干这项工作的人称之为“价格间谍”。

“做这工作危险吗?”刘文冰问。

“不危险,只是比较有挑战性,工作只能悄悄进行,对外人一律要保密。

工作自由,收入高……”   晚上回到住处,刘文冰想了很久。

自己那份工作虽然一个月也能收入1000多块,但上班时间长,车间里棉灰四处飘很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再往上发展的空间也不大。

2002年1月3日一上班,刘文冰办了辞职手续,到那家商场去当起了他们的市场调查员

真刺激,我的工作既像演戏更像做贼      上班第一天,主管就交待刘文冰,要求他在工作中千万不能暴露自己价格间谍”的身份,否则让商场之间产生矛盾不说,他还会被识破他身份的商家印成黑名单在各同类商场内部通报,以后即使不从事这项工作了,诚心进商场买东西,也会被对方怀疑动机不纯而对他不友好。

刘文冰接到的第一单任务是到沙头角的另一家商场调查彩电和冰箱的零售价格,他装成顾客进入该商场后,就背着商场营业员掏出笔记本和纸开始记,谁知才刚动笔,两名保安员就来到他面前,质问他是干啥的,为什么抄价。

刘文冰赶紧解释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顾客,想买一台彩电,抄价只是为了比较一下看哪家卖得更便宜。

两名保安根本不理他这一套,把他像抓小偷一样强行带到了办公室。

好在刘文冰的本子上确实只记了两款彩电的零售价格,况且他又是生面孔,所以办公室管理人员在详细审问了他一通见没什么可疑之处后又把他放了。

走出该商场大门时,刘文冰的心“扑通扑通”的跳,他认识到了从事这份工作的不易。

第二次再去别的商场摸价时,刘文冰不敢当场拿纸和笔记了,而是每次到商场里看清某种商品的价格后就马上走出来到门外凭记忆用笔记在纸上,记好了又进去接着看别的,然后出来再记,周而复始。

这种方法虽比原先那种方法好一点,但他只坚持了半个月就不想再用了。

原因之一是太累,进进出出腿都跑大了也没记下多少;之二是不断地进出又不买东西,商场内外都有保安员,几次后会被人怀疑;之三是受天气影响太大,碰到下雨天到门外根本就找不到地方记。

怎么办呢?报纸上一条某大学学生在考试时用手机作弊的消息触发了刘文冰的灵感,于是,他赶紧花1000多元买了一部诺基亚手机,并跟他所熟悉的一名女孩达成了默契。

再一次去电器商场打探冰箱的价格时,刘文冰就从容多了。

只见他大摇大摆地走到卖冰箱的专柜前,当着营业员的面一边看一边拿出手机拨通电话故意大声说道:“老婆,我已到了卖冰箱的地方,这儿海尔X款的卖2280元、小天鹅X款的是卖1960元、美菱X款的零售价是2498元……你看要哪一款呢?什么?还要比较比较再定呀!那好吧,我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型号的。

”说到这儿,他挂了电话,然后转头对一直跟在身后的营业员故作遗憾地说:“哎!结了婚就这么麻烦,什么事都得先汇报,真不好意思!”   很多的晚上,躺在床上,白天做“价格间谍”的一幕幕都会像放电影样从脑际掠过,刘文冰突然良心有些不安,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些不光彩。

商场里的营业员自己多信任啊,可自己没有一次不是在利用人家的热情和信任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想着想着,好几次他都下定了决心,干完这个月就不干了。

可当第一个月下来拿着商场发给他的5200多元工资时,他的决心又动摇了。

这可相当于自己以前在制衣厂打工半年的收入呀!   有一次,刘文冰正在一家商场里大声打电话向“老婆”汇报这边的洗衣机品牌和价格请她挑选时,突然从身后跳出一个人来擂了他一拳叫道:“好啊刘文冰!才两个月不见你啥时娶老婆了,还要买洗衣机,发得不小啊!前几天听同事们说你不是还住在原来那间出租房里吗?”刘文冰一看大吃一惊,赶紧挂了电话,原来是他以前在制衣厂认识的工友。

那工友仍不依不饶地要他解释啥时结的婚。

这时,不远的营业员也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

刘文冰一边说“咱们出去找地方坐下慢慢聊”,一边赶紧拖着那工友向门外走去……   从那以后,刘文冰再外出工作时,到目的地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先四周围仔细瞧瞧,确认没有任何熟人后才开始采取行动。

沙头角一家新开的大型商场定于2003年5月1日试业,提前半个月就打出广告说要以价格核武强势占领沙头角零售市场。

刘文冰所在的商场得到这个消息后指示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搞到对方商场的部份商品零售价格

可人家商场既没开业又一个人都不认识,咋搞呢?眼看着时间一天天临近可就是一点招都没有。

后来,他突然想到,该商场开业的头几天肯定要在报纸上打广告以造声势。

于是刘文冰装扮成一个好久都没找到工作的求职者模样,不断进出报社的广告部去同那些工作人员拉关系,希望他们能接受自己到这儿来上班,并主动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私底下却密切注意着来这儿办理业务的每一个人。

连守了两天都没任何收获,就在第三天即4月29日下午4点钟报社快截稿时,一个中年男人才突然急冲冲的走了进来要求办理一个整版的广告业务。

刘文冰凑过去一看大喜,那男人手上拿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上明确的写着那家即将于5月1日开业商场的大名……原来该商场也在担心怕被竞争对手提前获取相关价格资料,所以故意等到报社截稿了时才赶来的,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刘文冰已在这儿等了他们好几天。

好爽啊!偷偷摸摸地挣钱光明正大地花      刘文冰所在的商场根据他带回去的“情报”连夜制定应对措施,对本商场的商品价格进行了一次调整,同时也印制了宣传横幅。

结果5月1日那家新商场开业的时候,才发现旁边已有一家商场卖的货物跟他们的价格差不多,这使得他们所谓的低价政策大受顾客质疑,没有达到广告的预期效果。

为挽回不良影响,该商场开业两个小时后又宣布所有商品在原标价基础上再打九折。

仅隔半小时,刘文冰所在的商场也同时跟进打折……就这样互相争着降低,喜得附近的老百姓合不拢嘴,连夸这种竞争好能省不少钱。

纷纷大批涌进两家商场抢购……看到这一切,刘文冰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自己这种工作能为老百姓省钱,也不应该算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吧!那一次活动结束后,刘文冰所在的商场大出风头,同时他也得到了商场10000元的信息费奖励。

经常去别的商场摸情况都用手机做道具,久了势必就会引起别人怀疑,为解决此不足,刘文冰又从电视上记者采访别人的画面上获取到灵感,花1000多元买了一只录音时间比较长效果比较好的录音笔插在自己上衣口袋里。

到了地方他就先悄悄打开录音笔,然后像其他顾客一样大声的招呼营业员道:“小姐,这款1980元的海尔5公斤经济型滚筒洗衣机到底有些啥功能,你给我介绍一下吧!这款卖1760元的海尔小神童手搓式洗衣机跟那款经济型滚筒洗衣机又有哪些区别呢……”   2003年7月的一天,刘文冰在深圳市东门闲逛时,见到一幢漂亮的新楼上面挂了一条长长的横幅,上书:XX商场罗湖店将于8月1日隆重试业。

看到这,他灵机一动想到,这家商场新开张对深圳的零售业一定希望有个全面了解,自己从事“价格间谍”一年多以来掌握的这些价格资料对他们肯定有帮助,于是他马上拨通了留在横幅上的电话号码。

当那家商场的负责人听了他的介绍后,当场就确定了和他见面地的点。

结果该商场不但花重金买下了他的价格资料,而且还提出要他兼做他们的市场调查员

他答应了。

2004年4月,刘文冰又兼了深圳市福田区另一家大型百货商场的市场调查员一职。

为方便工作的开展,使自己活动空间更大,他辞去了最初落脚的沙头角那一家商场的专职市场调查员工作,彻底做起了一名自由的“价格间谍”,不论是哪家商场,只要有需要,他都可以有偿地向对方提供相关的价格资料。

如此一来,他所掌握的不少价格资料都可以多家卖钱重复利用,而他个人的收入更是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为了不让那些商场工作人员记住自己这张面孔,给以后开展工作带来不便,刘文冰买了多款风格完全不同的衣服、眼镜、帽子等物,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种面孔出来,有时粗布衣裤像最底层的打工者、有时西装革履又像高级白领,有时又一套嘻皮士衣服像街头混混;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成天既像是在作贼又像是在演戏,更像是在搞地下工作

挣到钱的刘文冰不但花近10万元在老家为父母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而且他自己也在深圳供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同时大张旗鼓地去平时他打探过“情报”的那些商场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各类商品,真正履行了一次自己作为“上帝”的责任,也充分享受了一次大把花钱的快乐。

在2005年元月记者采访刘文冰时,他告诉记者说,下一步他打算再找几个人,准备成立一家市场调查公司,不断换着人去各商场探听情况,这样既可以减少被对方识破身份的机率,更主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把这块市场做得更大、更广。

但唯一让刘文冰有点担心的是,他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到底合不合法。

就此,记者采访了深圳大学经济学院专门研究市场营销学的教授涂永式博士。

涂博士认为:信息战是商家竞争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在商业竞争中打信息战国外也早有,它属于市场调研的一个方面,它为商家竞争、制定价格策略提供依据,根据当前行业内默认的规则,正当的市场调查是被许可的。

读者朋友们,当你看完刘文冰创业谋生的故事后,你们认为刘文冰这种职业应不应该合法化呢?他的存在对我们的市场经济、对我们的广大老百姓是利还是弊呢?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