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护理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由于心排血量急剧下降,造成组织低灌注的临床综合征,也可称为泵衰竭。

近15%由于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住院的病人会出现心源性休克这种严重并发症。

病人左心室梗死面积达到或超过40%时常出现心源性休克,病死率可能高达85%。

一、病理生理学 出现心源性休克时,左心室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

机体会代偿性地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水钠潴留,并选择性地收缩内脏血管。

但是这些代偿措施会增加心脏负荷和氧耗,使心脏泵血能力降低,特别是那些伴有心肌缺血的病人

大量血液回流又会导致肺水肿。

最后,当代偿机制不能维持有效灌注时,会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和多脏器衰竭。

由于任何病因造成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下降和心排血量下降时,均可导致心源性休克,如MI(最为常见),心肌缺血,乳头肌功能障碍和终晚期心肌病等。

其他病因包括心肌炎,心脏骤停后或长时间心脏手术后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室机械功能异常,如急性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室间隔穿孔或室壁瘤等。

二、护理措施 在ICU,建立静脉通路输入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穿刺时使用大号穿刺针(14~l8G),以方便必要时的输血操作。

特别关注:为腹部创伤导致体克的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时,一定不要选择下肢血管,避免液体通过破裂的血笾渗漏到腹腔。

每1~5min监测并纪录一次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外周动脉搏动情况,直到病人病情平稳。

每15min记录1次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

持续监测心律。

病人的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往往会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脏缺血、心律失常,继而使心排血量降低。

因此当发现病人的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应增加吸入氧流量并立即通知医师

病人血压持续下降伴有脉搏细弱时,往往提示由于血容量下降导致的心排血量不足。

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加快输液速度。

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密切监测PAP、PAWP和心排血量

PAWP过高提示有心力衰竭、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降低,发生这些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师

必要时为病人插入并留置导尿管,每小时监测尿量

如果成人尿量低于30ml/h时,应加快输液速度,同时密切观察液体负荷过重的征象(女PAWP升高),若病人尿量仍无改善时应立即通知医师

静脉给予渗透性利尿药如甘露醇,以增加肾血流灌注尿量

可根据监测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和PAWP确定补液量。

为精确测量CVP,应选择右心房水平测量,并保证每次选择胸部同一个参照点。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