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疗法配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痤疮治疗四联疗法配合红蓝光治疗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愈效果。

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纳为研究范畴,将60例患者按照所选用的医治方法分为:四联疗法组,即对照组四联疗法配合红蓝光治疗组,即研究组

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估。

结果: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明显看出30例使用四联疗法配合红蓝光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评价结果比四联疗法对照组患者更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四联疗法配合红蓝光治疗对于痤疮疗效是显著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安全度高,没有出现副作用,该方法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痤疮四联疗法;红蓝光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29—02   近年来,痤疮临床上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1]。

该病对患者的伤害较为明显,并会带来多种并发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并给患者的外观造成影响[2]。

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为传统的药物治疗,且已经成为该病的最主要治疗方式。

现阶段,治疗痤疮治疗方法琳琅满目,联合疗法临床上的效果一直是广大医师探讨的话题。

目前,有部分文献资料报道,四联疗法与红蓝光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临床上用于痤疮的有效治疗方式[3]。

然而,两种治疗方式联合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研究报道并不是很多,本研究则结合本院四联疗法配合红蓝光痤疮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痤疮的6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

60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0—35岁之间,平均年龄23.6岁。

60例患者治疗前并没有接触过其他方式的治疗,且没有肝肾功能异常情况。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是自愿签署了本研究的参与志愿书。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治疗前,选取的患者均进行症状判定和临床检查,证实患者患病确切。

60例临床症状较为接近,均发生中重度痤疮的典型症状,平均病程在1—3.6年之间,平均2.2周,全部患者均按照痤疮诊断标准进行评定。

1.4 治疗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即研究组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痤疮辅助治疗,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四联疗法治疗,口服维胺脂胶囊,每日3次,百癣夏塔热片,每日3次,维生素B6片,每日3次,适量克痤隐酮凝胶,外擦患处;30例研究组患者四联疗法配合红蓝光治疗四联疗法对照组,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炎症较重、结节明显者,以红光照射为主。

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8周后不在进行伴随治疗,且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随访进行评估记录。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控制情况,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临床诊断发现结果正常或还是存在少量不足以造成危险的病征,为有效;诊断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或者有加重的趋势为无效。

1.6 研究方法   分析结果要进行整理、分析。

各组数值的比较方式采用常规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比较。

采用百分比计数、x2检验、t检验和P值等。

2. 结果   2.1 治疗后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过了临床疗效标准的评测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其疾病的症状控制更为理想,(P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 2 版.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0.833— 835.   [2] 郑捷. 通过天然免疫系统研究炎症性皮肤病 [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2— 4.   [3] 陈欢欢,姜日花,蒋忠民,等.光子治疗寻常性痤疮45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 21(10): 608—609.   [4] 聂有智,王春勇.痤疮治疗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 24(1): 57—58.   [5] 高启发. 四联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6):109.   [6] 张英,杨莉,周金枝,等.红蓝光治疗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4):218—219.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