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章太炎 疯子国学大师章太炎

章太炎,不仅国学深厚,脾气也异常古怪。接下来是带大家一起走近疯子国学大师章太炎,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国学大师章太炎简介

章太炎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不仅国学深厚,脾气也异常古怪,与其得意弟子黄侃同气相投,在圈内留下许多谈资。论学问名气,章太炎当年与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难分轩轾。事实上当年清华校长曹云祥在征求胡适意见时,胡适最初推荐的三个导师人选,便是梁启超、王国维和章太炎。三人可谓比肩而立,难分伯仲。本来章太炎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上清华国学院的导师,可最终章太炎以他与梁启超个性不合为由,谢绝了。章太炎的特立独行的个性在这件事上再次暴露无遗。这样,清华的大门对章太炎便从此关上了,清华也因此少了一位国学大师。从严格意义上说,章太炎并没有正式担任过大学的教授,但他一直做着大学教授都难以胜任的教学工作,他的一生远比一般书斋里的教授更为精彩。

国学大师章太炎故事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一八六九年出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炳麟。又因私淑顾炎武,以炎武名绛,而易名绛,字太炎。曾祖为余杭巨富,祖父是乡村医生。父亲曾官至河南按察使,后任杭州诂经精舍监院多年。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章太炎幼承家学,从外祖父、父兄治经书和文字音韵之学。从诂经精舍肄业后,师从朴学大师俞樾,学业精进。章太炎虽埋首书经,饱读诗书,却并不是个书呆子,很早就显露出极高的治学天赋。章的得意高足黄侃曾著文说:先生生而徇敏,幼读《东华录》,愤异族之君中国,即立志不仕进。年十七八,从德清俞君受经学,又尝从仁和谭仲修游,文采斐然,有所述作。治《左传》,为《春秋左传读》数十万言,始显名于世。(黄侃太炎先生行事记》)。

关于章氏的章疯子绰号的来历有多个版本,景梅九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章太炎仿方孝孺执丧杖,穿麻衣,反对袁世凯称帝,笑共和将亡,被时人称为疯子。曹聚仁对此也有类似的解释:黎元洪死,先生挽之以联,下署中华民国遗民章炳麟挽;孙奉安之日,先生寄挽之联,更是骇人:举国尽苏俄,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章疯子这外号,就这样更流传更证实了。(曹聚仁《章太炎先生》)。

章氏一生,得夫人汤国梨帮助甚多。与汤国梨结婚时,章太炎已经四十余岁。一九一三年六月十五日,章太炎汤国梨在上海哈同花园举行婚礼,证婚人是蔡元培。有趣的是,二人结婚并非自由恋爱,而是经人介绍的。据汤国梨回忆:我是浙江吴兴乌镇人。在一九一三年,三十岁时,由上海务本女校同学张默君的父亲、同盟会员张伯绳(纯)先生介绍,与章太炎结婚的。

汤国梨是有名的才女。吾嫂汤国梨女士,辞趣缤纷,足有才藻,徒以文名为吾兄所掩,则温和勤谨以相夫子,非吾兄欢辄不自欢。(章行严《伯兄太炎先生五十有六寿序》)。

章太炎虽然学问大,名气大,但作为一个男人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与章氏有过过从的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这样写道:不客气地说,他的相貌,实在不漂亮,皮肤差不多是黄色的,鬓髯稀少得可怜,那突兀峥嵘的额,看去几乎像生了疣。只有那丝一般的细眼在上品的无边眼镜背后,常是冷然微笑着的那细眼,确有些与众不同。(《芥川龙之介氏的中国观章炳麟氏》)。

汤国梨的回忆更能说明问题。关于章太炎,对一个女青年来说,有几点是不合要求的:一是,其貌不扬;二是,年龄太大,他长我十五岁;三是,很穷。可是,为了革命,在满清皇朝统治时,即剪辫子,以示决绝。其硬骨头气魄和治学精神,却非庸庸碌碌者可企及。决非和有些欺世盗名、祸国殃民者可比拟。并想,在结婚之后,对文学方面,向他有所讨教。(汤国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

章氏虽脾气有些怪,有时却极有人情味。他与刘师培的恩怨是非即是一例。

国学大师章太炎主要成就

综观其一生,章氏主要还是一个学问家。弟子许寿裳称:章太炎先生是革命者,同时是国学大师。他的学术之大,可谓前无古人。他在国学弘扬传播方面的工作影响至大,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流亡日本时期最得意的有八大弟子,也有称十大弟子。我们同班听讲的,是朱蓬仙(名宗莱),龚未生,钱玄同(夏),朱逖先(希祖),周豫才(树人,即鲁迅),周起孟(作人),钱均夫(家治),和我共八人。(许寿裳《从章先生学》)。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