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经验介绍

【摘要】 介绍了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要点,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以自拟“消腮饮”治疗此病,疗效比较满意。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消腮饮小儿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冬末初春是发病的高峰季节。该病多发于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个别成人也可发病,且症状和并发证较儿童严重。本病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被感染者唾液污染的物品传染。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祖国医学称本病为“痄腮”,其发病系因感受风温邪毒,肠胃积热,热邪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所致。

1临床表现。

诊断本病潜伏期14~21 d。患儿初起症状可表现有畏寒、发热纳差、全身不适等。发热可有轻度至中度发热,此后出现双耳下部以耳垂为中心的肿痛,尤其是张口咀嚼和吞咽时腮腺部位疼痛,同时患儿有明显的接触史,即可做出临床诊断。大多数病例侵犯双侧腮腺个别病例也可见颌下腺和舌下腺的肿胀。常见的并发证有脑膜炎、睾丸炎及胰腺炎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尿淀粉酶增高。

2治疗方法。

笔者临证40多年来,采用自拟方“消腮饮”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达数百人,每获良效。具体组方:板蓝根、蒲公英、大黄、醋柴胡为君药;地龙、马勃、僵蚕、赤芍为臣药;忍冬藤、络石藤、前胡为佐药;玄参、桔梗、白茅根为使药。每味药的用量可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略做调整。先用大火急煎15 min,后改文火慢煎,每日1剂,个别高热患儿应夜晚再加1剂,采用少量多次频服。加减:高热者加生石膏、青蒿;腮腺肿而不消者加夏枯草、浙贝母;头痛头闷者加蔓荆子;咽痛而肿者加锦灯笼、山豆根;舌苔黄厚、纳差者加藿香、山楂。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