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

【摘要】心脏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

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3个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分类】 1.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1)胸内复律 ①心外复律:可用于开胸直视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由于电极板直接接触心肌,电阻较小,电能需要量小,一般为20~100J。

②心内复律:自动埋葬式除颤器通过心导管监测心律,一旦发生室速、室颤时能自动放电复律

(2)胸外复律: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

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

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2.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1)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2)直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360J),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

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3.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 (1)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患者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ms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

(2)非同步电复律: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用物准备】 1.仪器准备如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布、酒精棉球、纱布、地盘线、必要时备地线。

2.备好急救药品(如抗心律失常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等)、心电图机、心肺复苏设备(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器、氧气、吸引器等)。

【适应证】 1.心室颤动及心室扑动直流电复律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min可引起明显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或伴休克、肺水肿,或并发于肌梗死者,应迅速进行同步电复律

3.心房颤动 (1)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在半年至1年内,无风湿活动及感染。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心房颤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已控制,但心房颤仍存在。

(3)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术后2周以上仍有心房颤动

(4)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5)无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纠正;X线心胸比≤55%,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45mm的心房纤颤

(6)原因不明的心房纤颤

4.心房扑动扑动波250/min左右,呈1:1传导及药物治疗无效者。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成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

【禁忌证】 1.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和(或)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室颤除外)。

2.心房颤动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