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渣,随时引爆的安全隐患

先是5000余吨剧毒铬渣非法倒入水库,污水威胁珠江源头南盘江,后又是涉案企业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后院还堆放有14.84万吨铬渣尚待处理,近期被公众和媒体广泛关注热议的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再次将铬盐行业污染问题推向大众的视野。

记者在采访了解该事件的过程中发现,早在2005年就列入国家专项治理的铬渣,至今并没有得到彻底治理,仍旧在潜移默化污染环境,并随时都可能造成巨大生态灾难。

下载论文网      “十一五”治渣目标未完成      铬渣是在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属于重金属危险废物。

其中含有的六价铬易溶且不稳定,具有强氧化毒性。

土壤和水中若富含六价铬,极易被生物吸收。

铬渣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置,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来自国家环保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地表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是汞,其次是镉、铬和铅。

目前我国受铬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

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

铬渣的危害性早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整顿铬盐行业,关停并转了40多家铬盐企业,到2005年只保留了25家。

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09年,我国的铬盐生产企业已经降至15家,平均产能为2.6吨/年。

企业关闭了,却遗留了大量铬渣堆。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在天津、苏州、锦州、包头、青岛、杭州、沈阳、长沙、郑州等20多个城市遗留了600多万吨铬渣,到2005年仅有约200万吨得到处置,尚有400多万吨堆存铬渣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置

这些铬渣的堆放和填埋大多不符合危险废物处置要求,有的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有一些甚至堆存于重要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区,还有一些破产、关闭企业铬渣堆放或填埋情况不明。

为此,2005年,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历史堆存铬渣在“十一五”末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同年,国家发改委与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了《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

记者在该《方案》中看到,国家铬盐行业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2005年底前,启动环境敏感区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置工程,金面开展铬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善铬盐清洁生产工艺技术;2006年,全行业当年新产生的铬渣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年底前,启动环境敏感区域的铬盐厂搬迁工程;2008年底前,完成环境敏感区域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置;2010年底前,所有历史堆存铬渣实现无害化处置

也即是说,“十一五”末是历史铬渣堆无害化处置的最后期限。

那么,刚刚过去的这个“十一五”,铬盐行业完成这些目标了吗?记者手中一份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编制的《“十二五”铬化合物行业发展规划思路(讨论稿)》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家铬盐行业污染治理的重视引起了行业内的强烈反思,多数企业积极行动起来,解决了遗留铬渣的堆存问题,并实现当年产生铬渣不再堆存的承诺。

但仍有部分现有企业和关停企业(当地政府负责的)遗留铬渣未能完成处置任务。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佩琳向记者证实说,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15家在生产铬盐企业中,有9家未按国家要求完成对遗留铬渣的处置,数量达130多万吨,占到应处置量的40%左右。

而此次云南陆良化工铬渣污染事件也旺实,铬盐行业“十一五”铬渣处置任务未完成。

铬渣治理从来雷声大雨点小      据了解,造成铬渣处置任务未完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技术问题。

据了解,铬渣污染是世界性的环保难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联合化工公司就因不能及时解决环保问题而停产关闭。

而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探索新的铬盐生产方法,以解决该行业的严重污染问题。

虽然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小,至今未能取代传统方法,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铬渣污染问题。

英国海名斯、美国西方化工等公司开发出的无钙焙烧技术,也只能使每吨产品的铬渣排量减小到800~900千克。

尽管仍未彻底解决铬渣污染问题,这一技术长期以来还对中国保密。

而且这些发达国家这些年来都在主动减少其铬盐产能,有的国家由于环境压力甚至关闭了一些铬盐企业,而改从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进口铬盐

而记者从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基础铬盐产品的生产工艺仍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焙烧法为主,其中有钙焙烧工艺占了国内总产能的69%,这是我国铬渣污染的根源。

该工艺每生产1吨产品会产生2.5~3吨铬渣。

按照2009年我国铬盐产量约30万吨计算,全国一年就要产生50万~6075—吨铬渣。

再加上遗留的大量铬渣,致使铬渣治理任务越来越重。

二是企业处置铬渣缺乏主观能动性。

据了解,虽然按目前的工艺技术还很难从源头上解决铬渣污染,但国家也要求企业在用堆贮法进行铬渣处理时,要采取渣堆地面防渗并加盖防水设施的堆贮方法,且必须做到上盖不漏雨水,底部不渗,渣中附液和淋浸液不外溢,以防止铬渣流失和扩大铬污染

但目前我国部分铬盐厂的铬渣堆放场未能完全符合“无渗漏、无扬散、无流失”的要求。

一些企业不管不顾就随便找一个山上、荒野丢弃,如此次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

三是政府监管问题。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国家拨出巨资专门处置遗留铬渣,要求2010年前完成遗留铬渣的处置问题并开展含铬土壤的修复工作。

“按一吨铬渣处理补贴几百元计算,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已达十几亿元。

”一位业内专家向媒体介绍说。

“很多企业都得到了铬渣处置专项资金,但一些企业并没有专款专用,而是用来扩大生产规模了。

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机构来对这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国内一家铬盐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如是说。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吴明钰在今年3月下旬召开的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铬盐行业工作会议上也指出,一些企业国家处置铬渣下拨的专款,移作它用,而后寻找各种理由作借口,搪塞,推诿,造成了遗留铬渣处置完不成的局面。

王佩琳认为,从2000年至今,国家科技部、环保部、发改委都曾针对铬盐行业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制定过相关的法规,几乎每年出台一项政策法规,还给予了铬渣专项处置资金。

但制定法规之后却没有加强监管,结果等于没有法规。

该罚就得罚该关就得关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十二五”第一个专项规划。

这样的重视程度,既说明重金属污染形势之严峻,也彰显了国家治理决心之坚定。

今年3月,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再次制定了铬渣治理时间表:   2011年完成对落后铬盐产能和堆存铬渣的调研工作;启动环境敏感区域的铬盐生产企业关停或搬迁工程;公布淘汰落后铬盐生产工艺时间表;全面摸清全国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情况,开展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生态修复工作。

2012年底前,对“三废”处理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整改,到期仍不达标的企业全部关停。

全面开展污染土壤的无毒化治理工作。

2013年底前,全面淘汰有钙焙烧工艺。

2014年底前,全部完成行业历史遗留铬渣无毒化处理或综合利用;所有铬盐生产企业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2015年“十二五”末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生态修复工作任务。

这次的铬渣处置任务又能完成吗?   “无机盐协会制定这样一份铬盐行业污染治理表,虽然比国家要求的时间晚了几年,但这也表示出我们协会要治理铬盐行业的决心。

”王佩琳说,目前的措施就是加强与铬盐企业的沟通,向企业推广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

王佩琳介绍说,目前国内已经有了较为先进的铬盐生产技术。

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和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的万吨级无钙焙烧工艺,能够使每吨产品的铬渣排量减小到0.8吨左右。

目前该工艺已经能够工业化运行。

此外,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气动流化塔法连续液相氧化生产铬酸盐(钠、钾)已经完成了5000吨/年中试,并于今年3月12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环评。

这项工艺技术能使每吨产品的铬渣排量减小到0.5~0.6吨。

尽管这两种工艺都不能完全从生产源头根除铬渣污染,但铬渣产生量能大大减少,而且便于后期利用。

因此,“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广这两项工艺技术。

王佩琳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这次云南陆良化工公司铬渣污染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

这也为其他没完成铬渣处置企业敲响了警钟,铬渣治理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同时表示,“十二五”期间,为了保证铬盐行业污染处理进度,希望国家能够赋予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监管权,从而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督。

也希望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执行铬化合物生产建设许可管理办法,加强铬污染执法检查力度。

铬盐行业虽是小行业,但也需要国家在执法监管方面的重视。

该罚就得罚,该关就得关!”   截至记者发稿时,8月17日,新华网发布最新消息:云南省曲靖市政府将对陆良化工现存的14.87万吨铬渣,按照国家环保要求重新选址搬迁并作无害化处理,并督促陆良化工铬渣无害化处理二期工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