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切口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评价双切口额肌瓣悬吊矫治重度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26例(28眼)重度睑下垂患者施行双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效果。结果 26例(28眼)中,除2例(2眼)矫正不足外,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额肌瓣悬吊矫治重度睑下垂,疗效确切,术中采用双切口,使术野暴露更清晰,便于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易被初学者掌握。

【关键词】 眼睑下垂额肌瓣;外科手术。

上睑完全性或近完全性的上睑下垂重度睑下垂[1]。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皱额,仰头视物,影响美观。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各有优缺点。我科在2002年7月~2007年2月应用双切口额肌瓣悬吊矫治重度睑下垂26例(28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28眼),其中男20例(22眼),女6例(6眼),年龄14~27岁。单侧下垂者24例,双侧下垂者2例,均为先天性上睑下垂

1.2 手术方法 术前检查测定上睑提肌肌力、额肌功能、上直肌功能及注意Bell现象是否正常。本组上睑提肌肌力为0~3mm,额肌肌力均在8~10mm范围,上直肌功能检查结果正常,Bell现象正常。对双侧上睑下垂者,按重睑设计线设计切口,对单侧上睑下垂者根据对侧重睑高度设计划口。用亚甲蓝标好上睑皮肤切口线。常规消毒铺巾,本组全部采用局部浸润麻醉(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0.1%肾上腺素),沿画线切开上睑皮肤,剪除睑板前眼轮匝肌,暴露上睑板中上部,再沿眉弓下沿(避开腔上切迹)切开长约15~17mm皮肤,深达肌层,钝性分离,于眼轮匝肌下做上睑切口至眉下切口间的潜行隧道备用。再经眉下切口向上分离额肌与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额肌。在眉下切口处向下横形切开额肌,深达骨膜表面,宽约12mm,长以到达上睑睑板中上1/3的额肌瓣。用3—0无损伤缝线分别将额肌瓣按内、中、外3个点,预置缝线,再将肌瓣向下穿过隧道,缝合固定于上睑板前面中上1/3处,固定前调整悬吊的高度,双侧上睑下垂者使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1~2mm,单侧下垂者,上睑缘应较健侧高1.5mm左右,注意上睑缘弧度,睑缘无成角,无睑球分离后按垂睑形成术用5—0无损伤缝线缝合上睑切口,间断缝合眉下切口。结膜囊内涂四环素眼膏,绷带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预防切口感染治疗。2天拆除加压绷带,每日换药,因术后早期均有闭睑不全现象,晚上涂抗生素眼膏预防暴露性角膜炎至眼睑闭合不全消失,6天拆除皮肤缝线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