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间追寻文化的脚步

山水追寻文化脚步  

  

———读《文化苦旅》有感  

  

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潮起潮落之后,整个90年代沦落到彻底苍白和平庸之中。在这一片冷清之中,余秋雨凭一本《文化苦旅》悄然登上文坛。1992年《文化苦旅》开始在《收获》上连载,即引起文坛瞩目。《文化苦旅》凭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知识,敏锐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坦露出一个古老民族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成就了当代文坛的一大奇观。21世纪的今天,我有幸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为其中深厚的文学、史学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所吸引、所陶醉、所折服。   

文化苦旅》之所以被定位于文化散文集,而不是历史学,地理学等,在于它的“无理有情”,在于它的情感逻辑,在于它的审美的价值。它以山水风物裸露出文化的灵魂。   

 余秋雨 先生自己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这样:“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的文化文人留下较深的脚印的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随手翻开《文化苦旅》,我看到《三峡》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写白帝城,但作者文中所体现的并不是白帝城的外在景象,而是深刻的人文景观,作者想到诗,想到京剧,想到李白,想到刘备,想到白帝城下的滔滔江流的开阔文明,想到…… ÷  

文化苦旅》是对中国历史,地理,艺术等等原始文化的人文思辩,浸满了一种人文的思索和感叹.,其中,《道士塔》,《阳关血》等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写荒荒大漠,苍茫的大地的文明的兴衰.《莫高窟》也表现了对灿烂文明隐逝的悲哀和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江南小镇》等则以小桥流水袒露了秀丽婉约的江南文化.   

文化苦旅》以山水风物裸露文化灵魂,的的确确是一次文化上的苦旅。他涉过了沧桑的历史人生,涉过了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了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添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许多人大概也许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在《文化苦旅》中,绝大部分文章都贯彻这样的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如在《五城记》中关于广州的描述,作者说,自古以来,由于远离京城,靠近海洋,广州总是表现得离经叛道;而近代的广州,“北上常常失败,那就回来,依然喝早茶、逛花市,优闲得像没事人一样,过着世俗气息颇重的情感生活。”将矛头直指广州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与消极心理。  

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散文形式的确与众不同,但读者看了本书的篇目后,想在正文中寻找天一阁、莫高窟、天柱山,乃至江南小镇的周庄是什么样子,他肯定会大失所望。因为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其过人之处是在点明某地后,即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丽而沉郁的人生图景,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那独有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文化苦旅》之中。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作品,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细看《文化苦旅》中的文章,会发现每篇都很有流畅感。所以我认为余秋雨在写作时总是一挥而就。能一下写出数千字、上万字的游记散文,不仅与余秋雨自身的文学修养有关,更大程度上在于他在“苦旅”时的心境。我归纳出四点:随意的;求速度;重怀旧;重山水。  

余秋雨散文大都有一个特点,从表面上看尽是历史资料,而只要真正仔细地阅读又会发现余秋雨的思想溶解在整篇的论述里。这是读者的最真切的感觉。造成这种感觉的并不全是余秋雨写作手法上的高明。他在游历时的随意被带进了文章里。我一直认为,随意的是最真实的,这或许是他散文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诚然,这有利有弊,随意也使他的散文有一些“文史硬伤”,也是招致许多史学家批评的原因,但总的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余秋雨无法做到毫无顾忌地游历,毕竟很多时候他都要参加研讨会。这就使他在旅行时追求速度。例如在庐山时,“连船上不认识的小姐都拿着古人来诱惑我,而我还是贪图了方便。”这极大地影响了余秋雨旅行的质量。因为在我看来,庐山就是以其险,阻断了俗世,也就有了对世俗的超拔。而若是坐车一晃到了山顶,就无法体会古代文人的孤独。与其相反,在天柱山时,余秋雨是徒步登山的,所以即使只游览了三分之一,也是妙趣横生。  

怀旧是人之常情,毕竟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东西要消失总是让人悲伤的。而余秋雨对怀旧的要求则更高。青云谱不管被改成什么样,总算还有个青云谱。但在余秋雨看来,这里已经容不下朱耷了。而在阳关遗址,仅有的几个土墩却真正充满了文化。  

这是文人的重要特征。大凡文人,都不屑于城市的喧嚣。所以余秋雨以一篇《五城记》容纳了五座多少丧失了文化气息的古城。而上海和苏州则是例外。大概是因为余秋雨久居伤害,对那群特殊的上海人是了解的,所以才能有那篇深刻的《上海人》。注:(余秋雨在文革中曾是上海一文化写作小组成员,在文革结束后因此事受到过攻击)而苏州,作为江南的代表,以其吴侬软语和绝美园林成了“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得到余秋雨的欣赏。  

总体地说,我觉得《文化苦旅》中写的文人特性及文化特征是余秋雨在旅行前就酝酿成熟了的,所以书是山水为辅,文化为主。而余秋雨在旅行时的心境在书中完全表露出来。从这个角度说,山水又给了文化巨大的冲击力。《文化苦旅》确实是现代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也许我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附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在内地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作品包括:《千年庭院》、《小人》、《抱愧山西》、《一个王朝的背影》、《可怜的正本》、《苏东坡突围》、《这里真安静》、《夜航船》、《书海茫茫》、《莫高窟》、《遥远的绝响》、《狼山脚下》、《寂寞天柱山》、《洞庭一角》、《江南小镇》、《柳侯祠》、《流放者的土地》、《西湖梦》、《庙宇》、《十万进士》、《酒公墓》、《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等。每部作品的问世,都能在文坛及读者中间产生热烈的反映。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