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小型民营企业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架构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

小型民营企业不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但可以根据管理特点结合内部控制理论建立可行的控制办法,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制定出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思路,重点从授权批准岗位(人员)、系统和实物等几方面进行控制

        1 内部控制理论简述      1.1 内部控制及方法   1.1.1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      1.1.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

   1.1.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单位管理层制订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管理层所选择的风险应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常见的控制活动有:授权批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

   1.1.4 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员工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而搜集、识别、交流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

信息沟通的主要环节有: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在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包括与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供应商等的沟通

信息沟通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用性。

   1.1.5 监控   监控是指由适当的人员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监控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过程。

监控活动包括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或者两者有机结合。

监控情况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揭示内部控制的重要缺陷。

监控报告应当有畅通的报告渠道,确保发现的重要问题能送达最高管理层;同时,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充分发挥监控效力。

   1.2 内部控制方法      1.2.1 职责分工控制   职责分工控制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关键岗位轮换控制

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   关键岗位轮换控制是指结合岗位特点和重要程度,明确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轮岗的期限和要求,建立规范的岗位轮换制度,对关键岗位员工,可以实行强制休假制度等。

   1.2.2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授权批准形式通常有常规性授权和临时性授权之分。

单位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1)授权批准的范围;(2)授权批准的层次;(3)授权批准的程序;(4)授权批准的责任。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