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病人异常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

【关键词】 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疾病随之增加,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为了提高老年心血管病人的治疗效果,笔者对这类住院病人的异常心理特征加强观察及分析,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及护理,能明显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他们早日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日。

1 异常心理特征的分析   由于个体差异,心血管疾病中的老年病人的异常心理状况也表现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1 疑老心理 由于老年病人的心、脑以及其它器官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他们会处处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老而无用,患心血管疾病后更加烦恼。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患病拖累了家人,产生深深内疚与自责。表现为不愿接受治疗护理,等待着“最后的归宿”。

1.2 自尊心理 有些老年心血管病人常因自己资历老、贡献大、经济足,性格就比较倔犟,顺从性也较差,特别喜欢周围的人能尊重并恭顺他们,稍微不如意就发脾气。住院期间,对护理要求也比其他病人高,总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像对待自己长辈一样尊重他们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不讲道理,自尊心极强,易激惹,好挑剔,责备他人。

1.3 悲观心理 老年心血管病人由于年龄大、病情重,并且反复变化,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易产生悲观心理他们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易伤感、沮丧、绝望、束手无策,情绪极端低落 [1] ,常暗自伤心、落泪,不愿与人交往或交谈,对治疗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积极配合,甚至拒绝治疗护理

1.4 孤独心理 老年人特别害怕孤独,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人。他们总喜欢与儿孙们相聚。住院期间失去了同亲人及朋友的交往,又由于老年病人的听力下降,说话吃力,失去了同子女及亲人之间通过语言的感情交流,常有孤独感、寂寞感,感到自己被别人遗弃了,自己成了家庭及社会的累赘。心理上这种孤独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常会愈陷愈深,形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对他们疾病治疗及预后是十分不利的。

1.5 焦虑、恐惧心理 老年人在刚刚诊断疾病时,他们的情绪初始反应是紧张,当得知已患心血管疾病时,紧张的情绪就会转变为焦虑与恐惧了。特别是反复的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心慌、呼吸困难等,会使病人出现濒死的恐惧感。恐惧及周围的紧张气氛,会加重他们焦虑反应。在疾病恢复期,他们又会害怕疾病再次复发 [2] 。主要表现为愁眉不展、焦虑烦躁、忧心忡忡、哀声叹气、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出汗等。

1.6 猜疑心理 由于老年人听力减退,视力差,常发生误解,以致独自生闷气或发怨。他们一旦患心血管疾病就会变得更加敏感,极力捕捉医护人员的表情及语言中的细微变化,怀疑自己的病情、治疗及预后。他们疑惑重重,有时还会担心误诊,担心吃错了药、打错了针,担心万分之一的医疗差错降在他们的身上。有的会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推断疾病的转归以及药物的疗效。若严重偏执,则会出现病理狂想。这种猜疑心理大多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由于缺乏根据常会影响病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