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21世纪的大连,以软件产业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将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领军城市。

软件外包发展的过程中,既有许多优势又有各种制约软件外包发展的问题。

提出扩大企业规模、改善投融资环境等策略,对于指导大连市及整个国家的软件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软件外包;发展现状;对策;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40—02      一、软件外包的内涵   软件外包(Software Outsourcing)属于服务贸易的一种,它是指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企业完成的软件需求活动。

软件外包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软件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软件外包也正好符合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

各国之间软件技术水平大不相同,产品价格也存在差异,接包国劳动要素丰裕,发包国资本要素丰裕,发包国利用软件外包与接包国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使双方都能获益,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软件外包企业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从而释放企业资源,分担风险、加速重构优势。

二、大连软件外包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前景展望   (一)大连软件外包的基本现状   随着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进程的加快,软件外包尤其是对日软件外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连之所以形成如此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集群得益于“官助民办”的运营模式。

大连高新园区建设的大连国家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它是由国家、省市和大连高新园区共同支持建设起来的公益性技术平台,项目总投资 1 100 万元,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

该平台服务于高新区乃至全市的软件企业,旨在降低软件企业研发、测试、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成本。

通过专业技术服务,推进软件企业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实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打造世界级现代软件产业聚集区提供有效的自主创新服务平台。

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导向,避免了政府在操作环节的低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政府在软件园开发建设上直接投入带来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利益的激励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促进软件园区更快地发展,提高软件园区开发和运行的效率,也提高了对软件企业服务质量。

在过去的11年中,大连软件出口从1 000多万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13.3亿美元,软件企业从15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900多家,软件从业人员从当时的5 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9.5万人。

11年间,软件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了60%。

如今,软件业已经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大连软件”四个字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品牌。

(二)大连软件外包产业促进大连市经济全面发展   在2009年初的“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亿达集团董事长孙荫环指出,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2010年将继续加大IT人才吸纳和培养力度,使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和人才聚集的“蓄水池”。

国务院已确定大连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将在这些城市实行包括实用人才培训、特殊劳动工时等在内的支持政策,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下面采用模型研究的方法,分析大连市1999―2009年软件出口额与工程师数量之间的增长关系。

为了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先把数据作出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散点图上看大连软件出口额与工程师数量之间具有很强的一元线性关系。

因此,下面将用线性回归模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设模型为:   Y=A1+A2X(Y表示大连软件出口贸易额,X表示大连市工程师数量)   对大连软件出口额与工程师数量之间的模型进行检验,假设大连市工程师就业数量对大连软件出口贸易额没有影响,即H0∶A2=0.将2000―2009年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线性关系为: Y=8.048+6.5723X。

计算统计量T的观测值: t=33.779>2.306=t0.975(8)   结果显示,常数项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回归参数也通过显著水平0.05的检验。

因此拒绝零假设H0,即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中国自加入WTO之后,大连软件对外出口贸易额从0.15亿美元增加到13.3亿美元,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虽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顺差的增速并没有减慢,出口贸易的增长,企业数量随之增加,工程师就业人数也迅猛增长。

这样,大连软件外包产业促进大连市经济全面发展

(三)大连软件外包产业的前景展望   1.大连将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领军城市。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影响,大连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依然取得不俗的业绩,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领军城市。

目前,全市已有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近900家,其中外资企业300多家,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大连设立了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中心,使大连市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软件服务外包最为集中的城市。

全球前十大ITO和BPO服务提供商中,已有6家在大连开展外包业务;东软、华信、海辉三家本地企业连续几年排名全国软件出口前三位。

大连已经把加快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实现城市转型的强有力支撑,作为战胜当前金融危机的最有力途径。

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培育出几家万人规模以上的软件外包企业,推动大连软件产业产业链高端迈进。

2.加大对欧美市场开拓的引导。

市场空间决定了未来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加大对欧美市场的开拓,是大连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连软件企业对欧美外包市场的拓展起步较晚,并且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

由于软件开发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型特点,发包商在对承包商进行评估时,更看重对方的开发经验、双方在语言文化上的共通性以及长期合作的默契与信任程度。

大连投资的跨国公司,如HP、IBM在初期主要将日本业务转移到大连获得成功后,已经越来越多地将欧美业务转移过来,他们的做法在欧美企业中间形成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可以预期,未来大连企业承接欧美业务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3.大连软件逐渐向自主创新过渡。

大连未来的目标是:做中国软件的自主研发基地、高端服务外包的承接基地、连接国内服务外包的再次转移中心。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软件产业来说,外包业务是保证自主创新的起点和标准接轨国际软件产业的链条。

外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大连开始鼓励本地的服务外包企业学会用“服务外包”和“自主创新”两条腿走路。

三、大连软件外包产业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企业规模。

首先,从资源整合层面来考虑,建立以大型软件企业为龙头,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以大促强”具有规模化的软件外包联盟。

通过产权、品牌、行业地位等一系列优秀资源的整合,从根本上把众多小而分散的软件企业,构建成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软件外包联盟;其次,组建区域性软件外包企业联盟,做到一家接包,多家参与,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联盟本着以承接优秀外包业务为宗旨,为中外软件客户在联盟内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和项目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后,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为支撑平台建立软件外包企业联盟。

根据国际软件外包的主导产品,结合产学研自主创新的研究与开发,可以吸引诸如微软、IBM等欧美软件公司向该外包联盟发包相关软件项目。

2.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供给不足仍是大连软件发展的瓶颈问题。

大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在国内率先提出根据企业每年员工和销售收入增长量情况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一名大学生(含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 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

除了培养人才外,企业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来留住人才,使他们乐于在企业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承接更多更好的项目打下基础。

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重视帮助员工成长,将股权、培训项目或其他激励机制等引入对人才的管理,用好和留住现有的人才,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3.改善投融资环境。

资金不足直接限制了大连软件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一个高效的投融资机制将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

风险投资发展软件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融资方式,比如苹果电脑公司、SUN微系统公司、微软公司等。

因此我们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多渠道开辟风险投资来源,建立健康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和高效的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势和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队伍。

注重完善以民间资本为主,政府引导扶持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制,鼓励对软件外包产业风险投资,逐步建立服务外包产业风险投资体制。

积极为重点软件外包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扶持大型软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

目前大连已经建立了将近90 家的各种形式的担保公司,资本金已超过了100 亿。

这样的尝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既规避了民间融资的法律风险,又便利了政府的监管。

参考文献:   [1]樊哲高.大连软件:“走出去”迈上新台阶[N].中国电子报,2008,(4).   [2]杨大海.大连软件产业发展战略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08,(1).   [3]董莉.大连软件产业的难得发展机遇[N].大连日报,2009—0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