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刍议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科教兴农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阐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一些对策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 体系      党的十七大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要想实现既快速增长,又提高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1]。

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不仅是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还要求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果,切实地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收益有着重大作用。

▲▲ 一、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7%提高到了2004年的45%左右。

农业先进使用技术推广力度有所提高,2004年选育出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314个,仅水稻就育成了12个超级稻新品种,全国优质稻面积达到2.61亿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3%;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43亿亩,占小麦总面积的44%;优质专用玉米1.17亿亩,占玉米总面积的31%。

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拥有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拥有120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12万多职工;15.5万个农业科技推广机构,103万在编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我国科技推广事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暴露出农业科技还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根据国家2006年农业科技成果统计资料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左右。

而且,据农业部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国虽然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

▲▲ 二、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存在着问题,管理体制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   当前我国县乡一级的农技推广机构大都是按行业设置的,在乡镇设有农技站、农机站、畜牧站等,这种按行业、过多过细的机构设置造成各行其事,很难作好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严重不稳定是管理体制不合理的重要表现,推广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由1985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85.4%下降到1996年的76.0%。

学历偏低,其中28%的人员没有中专及以上学历,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0%。

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一半左右,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比例高达15%,其余35%从事经营创收工作与行政工作

(二)政府推广投入偏低,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财政投入是农技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

农业科技推广事业费用不足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主要限制因素。

主要表现为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只有0.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1%和发展中国家的0.5%左右的水平。

造成了农技推广人员收入偏低,积极性不高,以及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3]。

(三)推广方式落后,推广效率低   一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推广动力明显不足,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满足于完任务。

二是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常常会出现政府推广技术与农民需求技术错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的效果。

三是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信息回馈机制匮乏。

信息不畅会导致科研单位不能随时获得农民需求技术信息,从而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性。

▲▲ 三、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整合机构,理清职能,完善制度   要按照建立服务型机构的要求,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行的县乡机构改革,整合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

一是在县一级建立含种、养、加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类技术推广的综合性机构,全面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

二是撤销目前按乡镇行政建制设立的乡级农技推广机构,改为按照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组建跨越乡镇、区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相配套的激励办法,调动推广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二)建立农业科技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准和服务能力   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农业科技推广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技术考核和知识培训。

把专业技术水准和服务态度等作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三)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资金监管   农技推广工作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

一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投入职责。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提供充足的业务经费支持。

县级财政要确保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和推广工作能够正常运转,确保国家安排的业务推广经费能够真正用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

同时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的挪用与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学英.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中国经贸导刊.2004.15   [2] 刘春香.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 江苏农村经济.2005.8   [3] 吕洪霞,丁文锋.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 农业经济问题.2005.6   (责任编辑:张晓辉)。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