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突发心梗,原是川崎病“潜伏”】 川崎病 恢复期会心梗吗

13岁的莉莉上体育课突然晕倒后被送到医院,心电图显示是心梗,情况紧急。

造影后发现,她并不像多数心梗病人那样,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

13岁孩子心梗?家长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医生经查发现,莉莉4岁时曾患过川崎病,很快确定了正是这个几乎被莉莉一家遗忘的病症引发心梗

最后,医生为莉莉施行了心脏搭桥手术,挽回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川崎病,陌生的“要命”病      提到川崎病,很多人陌生,甚至陌生到当记者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主任宪一说明来意时,于主任都问上一句:你是怎么知道川崎病的?于宪一主任说:“在我国,认识了解川崎病的普通人很少,甚至几年前,一些医护人员还有不知道的,但其实这种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第一病因,其并发症会导致死亡。

”   1961年,日本医生川崎富首先报告了这种病例,因此命名川崎病。

它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男孩多于女孩。

在日本,每十万5岁以下儿童中约有140例左右,而在我国,没有大规模的具体统计数字,北京的一份报告显示,其发生率每年每十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人口中约有50例左右。

应该说,川崎病已逐渐成为儿科多发病。

遗憾的是,不少家长都不认识此病症,延误了治疗,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甚至死亡。

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川崎病以急性发热起病,并咳嗽、流涕、腹泻、口腔粘膜明显充血,早期往往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猩红热等。

少数甚至不用医治也会好,所以很多家长会当感冒而不在意,直至出现并发症或像上文所举案例那样,几年后突发并发症,才发现并非感冒那么简单。

主任指出了川崎病的6种临床表现,以帮助排除其他疾病。

如果患儿满足其中5种症状就可以确诊为川崎病。

如果有3—4条症状就要引起注意。

1.发烧持续5天以上,多可高达38度到40度。

2.皮疹。

呈现多形性,没有水疱或痂皮。

红斑或者是渐渐消退,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

3.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但没有眼部的分泌物。

4.口唇红肿、破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发红、杨梅舌。

5.手足肿硬,急性期掌心和脚心出现红斑、硬肿;恢复期手指和脚趾尖开始片状脱皮。

6.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肿大。

可怕的并发症      于主任说:川崎病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损坏各个脏器,如肝功能改变、尿常规改变、神经系统改变等。

最突出的是心血管损害,包括心肌炎、心瓣膜炎或左心室扩大而引起二尖瓣或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最严重且最常见的是引起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瘤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氧、梗塞或突发死亡。

有资料显示,川崎患儿治疗不及时,25%―35%的患儿心脏会受到影响,一旦疑为川崎病时,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川崎病的首次治疗一定要彻底,不要以为孩子退烧了就没事了,尤其要注意心脏、肝脏的保护,密切关注孩子的心脏变化以及血小板等生化指标。

而更可怕的是,有时患儿发热后1~6周会出现心血管症状,但有时也可迟至急性期发病后数月至数年才发生。

早期治疗很重要,愈后复查莫忽视      于宪一主任表示,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川崎治疗效果非常好,既能减轻症状,又能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一般孩子发病12天以内治疗都算及时,5到9天治疗效果最好。

另外,川崎病的复发率在3%左右。

一般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非常有效,推荐剂量为2g/kg,要求12小时内一次静脉输注。

而阿司匹林也是首选用药。

一方面可消炎,一方面防止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预防堵塞。

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加服潘生丁和华法令。

患儿如果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异常,阿斯匹林治疗两月左右可停药。

如果检查有冠状动脉病变,则需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直到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

但并不是每位川崎病患者治疗方法都一样,需依疾病发展的时机而有所不同。

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给患儿多喝水,最好是果汁,要注意休息,尤其已发现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更须卧床休息,恢复期要避免体力活动。

口腔、齿龈和咽喉肿痛难以进食的,应予静脉输液或给予流质饮食。

川崎病一般都住院治疗,出院后是不是就不用在意了?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来到于主任办公室,他们的儿子今年3岁半,两年前得过川崎病。

他们是外地的,今天特意回来复查,刚刚做了螺旋CT检查,让于主任看看结果。

小宝宝很可爱,很爱笑,身体恢复的非常好。

复查结果也显示并没有什么并发症出现,这也让家长放下了心。

临走时,宝宝的爸爸问于主任,现在孩子没什么问题,以后不用复查了吧?这也问出了很多川崎患儿家长的疑问。

主任说:这样的家长算是比较负责的了,很多家长对出院后的复查不重视,对患儿来说十分危险。

患儿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做有关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或对已发生的病变进行严密的观察。

出院后,一般应两周复查,必须要做超声,主要评估孩子有没有冠状动脉损伤。

之后,一般三个月和六个月时还要再复查一下。

其实除了这些必要的复查,于主任建议每年或者再稍长一点时间都做一次复查,随时关注身体变化。

可以说,一旦患过川崎病,虽然表面上已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了,但由于那些可怕的并发症可能会在几年或更长时间后才会发生,终生都需要提高警惕,随时复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