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祛风通络化痰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应用祛风通络化痰汤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6月一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140例满足标准入选的患缺血性中风的病人随机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风通络化痰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应用祛风通络化痰治疗缺血性中风有确切的疗效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可靠安全,有助于患者康复。 代写论文。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祛风通络化痰汤;中医药 缺血性中风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疾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是严重的威胁,在脑血管意外中占约75%,笔者在临床的长期实践中,总结了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应用祛风通络化痰汤的良好临床效果,现详述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入选的标准  西医的入选标准:全部患者都满足第4届中国脑血管会议所定的诊断标准,具备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起病都在24h内,MRI 或CT确诊脑梗死,年龄均在75周岁以下;  中医的入选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患者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及不语,感觉迟钝或消退,伴头目眩晕,心悸胸闷、肢体拘挛,痰多粘稠,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厚白腻,脉沉弦或弦滑等瘀痰阻络之象。1.2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来自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0例达到入选标准缺血性中风的病人;男89例,女51例;年龄41~79岁,平均(54.73±9.46)岁;病程4~16天,平均6.2天。病灶CT下提示基底节占52例,小脑15例,大脑皮层35例,放射冠24例,腔隙性梗死25例;并发冠心病36例,高血压53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59例。将缺血性中风的140例病人随机分成69例治疗组与71例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程度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具临床可比性。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3治疗  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加祛风通络化痰汤综合治疗。1.3.1常规治疗  保护脑细胞、血压控制、降脂、拮抗钙离子、低分子量肝素5000单位抗凝;每次60mg灯盏花素细辛酚注射液,加250ml生理盐水内静滴,1次/天。1.3.2中医药治疗  处方予祛风通络化痰汤。组成:天麻12g、川芎10g、地龙10g、全蝎10g、水蛭9g、法半夏9g、茯苓10g、陈皮10g、胆南星9g、石菖蒲10g、远志10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0g、鸡血藤10g、丝瓜络10g、枸杞子10g、龟板12g。头煎武火1O分钟,文火半小时;二煎武火10分钟,文火20分钟,加盖煎药,两煎相合,分早晚二服。一疗程20天。1.4疗效评价 基本痊愈:整体功能缺损降低91%~100%评分,0级病残;明显好转:功能缺损降低46%~90%评分,1~3级病残;好转:功能缺损降低18%~45%评分;保持原状:功能缺损降低17%左右评分:恶化:功能缺损增多或减少18%以上评分;死亡。治疗显效率为“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两项之和,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与“显著进步”和“进步”三项之和。2结果  全部患者都顺利进行一疗程的治疗,按照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对照组计有效58例,治疗组计有效65例,两组统计学结果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见表1。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表1 祛风通络化痰汤的疗效观察比较表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明显好转好转保持原状总有效率(%)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对照组712027111481.69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治疗组69302011494.20 论文网 3讨论  缺血性中风属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属中医“头痛”、“中风”范畴,特点是发病率高,起病急,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缺血性中风临床主症包括卒然仆倒、不知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者不经昏仆而仅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其病理基础多表现为风、湿、痰、瘀等实证。可由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风阳内动,上窜清窍;脾胃失和,脾运不健,内生痰浊,蒙蔽心窍,走经窜络,经络闭阻,而见口眼歪斜、语言失利、半身偏瘫;老年体虚,使风邪入络,挟浊痰血瘀闭阻脑络,产生中风。  治则:祛风通络,化瘀涤痰,滋肝补肾。方用“治风之要药”天麻熄风止痉,通络祛痛,;血中气药川芎兼顾活血与行气,使瘀血除,梗死解;枸杞子、龟板不但滋补肝肾之阴,同时缓和祛风化痰及活血药的温燥香辛之性;全蝎、地龙息风通络;鸡血藤祛风通络、活血、养血,祛邪与扶正兼顾;牛膝祛瘀通脉,引血下行;茯苓、法半夏燥湿化痰,菖蒲、胆星清热醒脑,化痰开窍。祛风通络,痰瘀同治,则可行气血,通脑络,养脑髓,愈疾病。  总之,笔者应用祛风通络化痰汤于缺血性中风临床治疗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明显改善症状,有助患者康复。

论文代写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7(3): 64—66.[2]黄如训,郭玉璞.2000年广州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27(1): 73—75.[3]邓铁涛.中医诊断学.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0.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