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摘 要:经济危机的到来,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只要树立信心,团结一致,采取合理的方法积极应对,就会化险为夷,找到更好的经营出路,逆势获得增长。

就目前的情况针对如何搞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管理      1 财务稳健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企业的危机,首先反映的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的核心是资金运行的危机,资金断了,企业就难以维持了。

财务危机中,企业为了避免资金链断裂,就要贱卖资产,以筹集现金

财务的职责是要把握好有限资金的平衡和使用;尤其是在困难时期更要细心、谨慎地为企业理好财,把困难情况预计得充分些,做最坏的打算,以确保企业能顺利渡过难关。

稳健的财务政策就需要企业做好几件事。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省下来的钱就是利润;二是紧缩对下游的授信垫底资金,原先500万元的提货额度现在可能变成了200万元;三是缩短应收账款账期、大力清收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回流;四是及时清理库存,将积压过期物资尽快变现。

2 加强现金管理      现金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加强现金管理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盈利企业,如果管理不好现金流,也可能面临倒闭。

企业经营管理中,具体地说:一是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建立应收账款赔偿制度,企业不承担任何损失,责任与收入挂钩考核,以保证按时回笼货款,有效巩固资金链;而是企业要根据市场销售计划,做好资金预算,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量入为出,留有余地,做到物资快进快出,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确保现金的节约使用;三是在经营中选择经营较为稳定、信誉较好的经销商,并尽可能要求对方采用现金的方式进行交易。

因为金融危机和市场萎缩可能导致与本部企业相关的供应商、经销商因坏账而破产或资金紧张,采用现金交易可以避免企业售出货物而无法收回货款的被动局面;四是适时缩减盈利能力较低、资金占用较大或资金回收难度较高的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优质项目上。

经济学专家郎咸平曾经对中国的企业提出忠告: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不是能够赚多少钱,而是能够在萧条的时候利于不败之地。

因此他们随时随地保存大量的现金,随时随地拥有最低的负债,这是他们和别人不同的地方。

3 加快资金的流动和周转,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以获得最大的资金效益      (1)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为基础,借助ERP系统进行企业内部存货管理,保持合理的存货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

存货作为流动资产之一,其流动性比货币资金相差了很多。

特别是在市价持续下跌的经济危机时期,作为存货表现形式的原材料、周转材料、若产品、成品等在积压太多,在影响资金周转效率低下的同时,还将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并将导致企业严重亏损甚至破产。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按照计划采购,层层把关控制,月末进行分析,但是因单据传递的延误性、实物盘点的滞后,给企业存货管理带来诸多麻烦。

通过ERP系统进行物资管理,原始单据同一时点录入,对存货进行时时监控,将会降低存货占用时间,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

(2)支付货款时尽量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做到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增值。

在订立物资采购合同时,付款方式尽量采用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供应商货款的模式,期限最好是六个月的。

这样以半年期的存款利息计算,100万元资金可为企业带来1.96万元的利息收益。

4 在企业内部开源节流,但不能节省创造收益的支出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营销产生的收益,其他的成本越大,企业的利润就越低。

因此,如果节支成为企业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那么在营销领域的节支必须慎之又慎。

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是缩减开支,但是更多的应该考虑怎样进一步拓展有利的销售市场。

通过市场调研,对于企业有利的产品增加的营销费用,要积极支持。

另外采用以货易货方式,以货易货是企业将自身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进行直接交换,换回应用现金购买的原料及设备等,从而达到减少资金流出的目的。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