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选择的文化因素

摘要: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是中国友好的邻邦。

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俄罗斯选择了“私有化”的道路,并接受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的建议,采取了所谓的“休克疗法”,妄图通过最快的方式实现所有制变革,从而快速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这种“激进式”改革模式的采纳,是俄罗斯几千年文化沉淀必然结果。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俄罗斯 经济转轨 文化      项目来源:200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项目编号:11522113      俄罗斯地跨欧洲、亚洲两大陆,位于欧洲的北部,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文化在20世纪之初、与末期经过两次重大的转型:1917年在这块神奇、富饶的土地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91年,作为一个划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苏联解体,俄罗斯从而走上漫长的改革之路。

改革路径的选择,是一个盘根错节、宏大的经济问题,需要有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多学科的支持,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纷纷撰文分析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的利与弊,本文以一个全新的视度,以文化因素作为切入点来探讨俄罗斯转轨的路径选择。

▲▲ 一、 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文明,其所呈现的风情也别具吸引力。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lere, 表示耕种和维护之意。

英语中来自拉丁语的文化一词,为culture,日本人把英语中culture,译为文化,我国采用日语的译法。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定义如下:文化是一个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能力与习惯。

美国学者奥格本等人又补充了实物一词。

德国近代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指出,文化能使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中国学者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 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广义的文化的定义很宽泛,几乎涵盖了各民族整个发展历程,但对我们分析俄罗斯转轨的选择不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我们采取狭义的文化意义。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指出,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宗教信仰、历史经验、语言、民族血统、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共同形成,其特性比起政治、 经济结构更不容易改变。

[1]这就是狭义文化经典阐述。

▲▲ 二、 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      俄罗斯改革是以制度变迁为核心的一场社会转型。

俄罗斯经济转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手段是全面实施私有化;二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手段是自由化,通过自由化建立市场制度,减少和放弃国家经济的调控和管制,由市场实现资源的配置。

从1991年俄罗斯实施转轨以来,俄罗斯国内的学者转轨模式上产生重大的分歧。

俄罗斯理论界存在两大基本派别:一是以前副总理、经济学家盖达尔为首的激进派,激进派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稳定化、自由化、私有化,他们主张企业以出售、拍卖、赠予等形式迅速建立私有制所有权关系。

1992年,俄罗斯选择了“私有化”的道路,并接受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的建议,采取了所谓的“休克疗法”,妄图通过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实现所有制变革,从而快速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另一派以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阿巴尔金为代表的渐进派,他们不赞成用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来设计俄罗斯经济改革,渐进派认为,在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中,不应该以最快速度把国营经济改变成其它经济成分,而是应该通过改革,积极创造条件,使国营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不应该实行崩溃式私有化;每种所有制形式都应占有一定位置;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同时国家应保持一定的控制调控作用。

经济转型的较长时间里,俄罗斯政府只讲私有化,不讲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自1996年起,俄罗斯领导人才强调国家要控制大型国有企业,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叶利钦在1996年的国情咨文中指出,俄罗斯经济虽然以私营企业为主,但仍然保留国有企业和国家控制的股份,同时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地管理。

普京执政后,主张对公共产品部门、石油和天然气等垄断部门的企业仍然保持国家所有或国家控制,强调对这些国有企业和资产要加强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

俄罗斯经济改革之所以取法新自由主义“休克疗法”,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世界的经济主流,而时值前苏联东欧国家改革家们普遍失望于在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框架下改革进程停滞不前,甚至理论上普遍怀疑市场与进化经济的相吻合性。

[2] 这样一来,一心想融入西方社会的俄罗斯学者认为,绝不能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纷纷青睐西方学者经济观点,而没有考虑当时的俄罗斯基本国情。

十七年风风雨雨的俄罗斯改革历程已经验证了,俄罗斯的人民为这场改革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里固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决策者,但千年来沉淀的俄罗斯民族性格也在施加独特的影响。

▲▲ 三、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选择的文化因素      1、 极端性   19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恰达耶夫在《俄罗斯思想文集?箴言集》中说到:“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的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

” [3]可见横跨亚欧大陆的特殊地理位置影响俄罗斯人的性格。

俄罗斯有着横跨欧亚大陆幅员辽阔、广袤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方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

它 “既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

欧洲人认为,俄罗斯是典型亚洲国家,它的领土面积中有三分之一位于亚洲大陆。

亚州人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国家,无论是她的发源地,还是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都在欧洲。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处,处于边缘地位。

因此,俄罗斯民族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作用。

俄罗斯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中蕴含的极端性。

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一个冰与火相互交融、热情与冷漠、忧伤共存的民族

这种极端性的民族性格使俄罗斯人在改革之初,选择激进式改革的道路,妄图通过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利用最短的时间,打破原有体制僵局局面,实现所有制的变革,从而快速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2、 帝国理念   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殖民、进行扩张的历史。

[4] 早在6、7世纪,勇敢善战的瓦良格人就开始开发这片神奇的土地,并在伏尔加河流域世袭发展下来,形成俄罗斯这个民族的雏形。

蒙古鞑靼人的入侵改变了俄罗斯原来的文化走向。

[5] 蒙古鞑靼人在俄罗斯的统治长达二百余年,长期被奴役的民族渴望独立获得解放,这种大国和强国的梦想一直贯穿在俄罗斯文化中。

无论彼得大帝世代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这个帝国梦想一直深入统治者的理念中。

到了近代,当时叶利钦政府想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实施制度变迁,重拾大国地位,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上、政治上相抗衡。

3、 推崇西方制度   自彼得大帝改革至今已有近250年的历史,西方的现代化一直是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俄罗斯人一直没有放慢追逐西方的脚步,西方经济制度在俄罗斯人眼里就是完美无暇的化身。

苏联解体后,盖达尔等人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产物,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对立。

[6]俄罗斯人把西方体制中的“私有化”奉为灵丹妙药,在国内开展轰轰烈烈私有化运动。

原苏联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公有经济成分比重大,产业结构失衡,传统经济体制影响很深,特别在工业部门,传统经济体制遗留下很强大的自然垄断势力。

在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已经形成稳定的官僚特权阶层。

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出台的一些政策,为权贵阶层支配国有财产提供便利条件。

随着私有化的深入,俄罗斯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

私有化把企业推向市场后,不但没有改变俄罗斯经济状况,反而使俄罗斯的工业产值年年下降,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

同样,俄罗斯每一次重大改革的实施,都和俄罗斯这个民族文化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们希望俄罗斯这个民族不断进步,因为她是我们有好的邻邦。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美). 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 冯绍雷,相蓝欣 . 俄罗斯经济转型〈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3] 张昊琦.俄罗斯精神〈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1   [4] 高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政治文化解读〈j〉 2006;8   [5] 雷永生. 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人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3   [6] 唐朱昌.俄罗斯经济转轨透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2   (责任编辑:刘璐)。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