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林武术拳法 [宗道臣与日本少林武术(上)]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少林功夫更是名扬四海。

少林功夫在国外也极负盛名,不少国家和地区流传着中国少林拳法

特别是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流派甚多。

元代,少林功夫即传到日本,日僧邵元曾在少林寺为僧并代理过主持,回国后将少林武术广为传播,被日本人民称之为“国魂”。

如今在日本,受中国少林武术影响最大的武术团体应首推日本少林拳法联盟,会员有120万之众,拳士12万之多。

要说起日本少林拳法,就离不开它的创始人――宗道臣先生。

青年学艺      1911年(明治44年),宗道臣出生于日本福冈县一个下级税吏家庭。

由于父亲早逝,宗道臣6岁时便被祖父带到中国东北的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抚养。

宗道臣的祖父是位武术家,还持有柔术传授许可证。

闲暇时,祖父便教宗道臣练习柔道和古派柔术

宗道臣幼时寡言少语,对许多事物都不感兴趣。

后来,宗道臣回忆道:“我脑子不是太好使,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学十记一。

只有拳法,我能学习一个就彻底理解一个。

”所以,少年的宗道臣很快便掌握了柔道和古派柔术的基本原理和进攻招式。

1926年(大正16年)宗道臣的祖父去世。

第二年,迫于生活,宗道臣加入在奉天日本特务机关,做了一名嘱托(下级职员)。

宗道臣所在的驻地在奉天城外小西关的一处俄式小楼内,附近是道教场所太清官。

在这一时期,他见识了中国武术

当时在太清宫里住着一位清末的武举人陈良,据说武功精湛。

一日,宗道臣和同事去太清宫游玩,在内堂见到了这位清末的武举人。

同事说陈先生拳法很好,并说“别看你会柔道,仍不是陈先生的对手”。

宗道臣自恃会柔道,自己又身强力壮,没把年已六旬、其貌不扬、身材瘦小的陈良放在眼里,提出比试比试。

陈良坐在八仙桌前,面带微笑地说,“你要能把我的手拽离桌面,就算你赢。

”   宗道臣心想这有何难,便用右手稳稳地抓住陈良的手腕,拉了半天,竞一点也没拉动。

宗道臣又使劲去拉,陈良的手好像紧紧贴在桌面上一样,还是没有离开桌面。

宗道臣觉得很奇怪,想放弃又怕丢面子。

他又一想,如果自己用两只手使劲一拧,可能会令陈良的手离开桌子。

于是,他站起身来,突然扑过去,拽住陈良的手一拧,想把陈良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以解心中的闷气。

不料,宗道臣反被扔了出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等他抬头时,陈良已笑呵呵地站在自己面前。

宗道臣心中更加气恼,哪肯服输,爬起来声称要好好较量一番。

这一回,两人摆好了架式。

宗道臣用左手抓住陈良右袖,同时用右手抓住陈良衣襟,想以柔术将其摔倒,不料感到右手发痛,原来陈良已扣住他的手。

宗道臣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就被陈良单臂反手摔倒在地。

宗道臣再次爬起,以破釜沉舟之势出拳猛击,却被陈良一脚踢到小腹上,狼狈不堪地倒在地上。

多年以后,宗道臣回忆说:“这件事对于我来说震撼太大了!我从少年时代就习武,身体素质也算得天独厚,不料却被一个年逾花甲的小老头打倒,这次失败在我一生中也算是大事。

”   后来宗道臣才知道,陈良使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拳法就是中国武术中的少林拳法

于是,爱武心切的宗道臣一心向陈良学习少林拳,每天都央求陈良能传授一两手武艺。

陈良虽对日本人没有好感,但感到宗道臣是学武的好材料,便答应传授他少林拳法

治学严谨的陈良对这位日本弟子要求极严,无论是传授还是比试,总是亲自示范,宗道臣便一次次倒地。

陈良言语不多,点到为止,剩下的只有宗道臣自己来揣摩,这下可苦了宗道臣。

后来,他说道:“中国拳法的招数名称,不像我国柔术名称那样简单直白,有些名称毫无意义,甚至与招式无关,若想记住也是相当难的。

因此我必须凭自己的理解,把学的每一种技法整理出日文名称,才能更好地理解。

”   几个月下来,宗道臣武功精进,越发喜爱中国拳法了。

当时,东北的民间秘密组织“家理教”很盛行。

家理教只是结社,不随便吸收会众,但加入家理教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如官吏、军人、商人,也有少量的工人。

家理教”活动广泛,触角遍及东北各地,因此引起了日本特务机关的重视。

但是,日本人若想打入他们的组织是非常困难的。

宗道臣所在部门负责监视东北各地的民间秘密团体,打入“家理教”成了他们的重要任务。

由于工作的需要,宗道臣极力接近“家理教”的成员。

很快,他发现这里的武林人士很多,他们不太注重政治活动,主要从事本帮派的武装自卫活动,豪侠尚武的风气很重。

通过接触,宗道臣有机会见到几名各地武师,因此也看过他们最拿手的绝技,宗道臣收获很大。

可是这些武师大多年事已高,宗道臣所学的武艺也不过二三于而已,而且杂乱无章,欢喜之后又不免失望。

宗道臣费了好大劲才打入“家理教奉天分舵。

不久,分舵堂主便带他参观了“家理教奉天分舵的一处秘密地点。

奉天辽阳县附近的千山上有一座古庙――祖越寺,聚集着很多“家理教”成员,其中也不乏武林高手。

宗道臣惊奇地发现,祖越寺的雪峰和尚就是一位武术家,精通仁王拳,功夫很出色。

宗道臣在那里逗留很久,受教于寺内。

在那里,他看到由香港李姓一家表演的太极拳和白莲教派的白打(对打),又看到湖北袁某演练的梅花拳(以手法为主,脚法比较简单),还看到河北杨先生的杨家拳、擒拿术。

这些拳术让他长了见识,开了眼界。

1930年夏,东北抗日活动进入高潮,日本特务机关也活动频繁。

这个夏天对于宗道臣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学过中国少林拳法后的初试身手便是在这个夏天的一个夜晚。

一天夜晚,宗道臣和同伴逛奉天城外的北市场。

日本特务机关的说法,这里是个“坏人”出没的角落。

二人本来是来监视抗日分子,不料,宗道臣的同伴和一个中国人因赌博引起纠纷,接着两人就厮打起来。

开始,宗道臣的同伴占优势,在扭打中抓住对方的手腕。

宗道臣以为同伴必胜无疑。

哪知那个中国人会些拳法,挣脱了对方的手,狠狠打了他肚子一拳。

那一拳打得不轻,宗道臣的同伴痛苦不堪,又被那个中国人踢中下身,立刻昏了过去。

那个中国人向宗道臣扑来,一只手伸向宗道臣眼前,另一只手高高扬起,摆出怒目而视的进攻姿态。

宗道臣更加紧张,摆开龙王拳的架式。

那个中国人一拳打在宗道臣眼睛上,随之又踢来一脚,又迅速击打宗道臣的肚子,宗道臣受到上中下三盘进攻。

宗道臣正想用什么办法应付这三次猛烈袭击时,忽然感觉小腹刺痛,对方手中似乎多了一件利器。

出于本能,宗道臣用拳猛击对方手臂,不让利器靠近自己,同时连踢几脚。

这一招很见效,对方被击中,退到墙角,瘫在地上不能动弹。

宗道臣仔细一看,对方手里握着一把两刃刀。

当时,宗道臣肚子有点刺痛,可后来回到住处脱衣一看,小腹上有一条一寸多长的刺伤。

事后,宗道臣说道:“现在想起这件事还不寒而栗,可惜我那个同伴当场倒下,一命呜呼了。

”从此,宗道臣更加下定加紧学习拳法的决心。

入室少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个月,宗道臣患心脏瓣膜症,回日本治疗仍未见好转。

学武心切的宗道臣心想“死也要死在满洲”,便带病来到奉天

陈良得知宗道臣的情况后,主动给他看病,并提出治疗方案。

陈良无比尊敬的宗道臣完全信任这位老师。

陈良的精心医治下,宗道臣的心脏瓣膜症奇迹般地痊愈了。

痊愈后,宗道臣被调到土肥原机关工作,经常来往于北平(北京)与奉天之间。

这时的宗道臣心里只有武术,当他听说陈良的师父文太宗大师就在北平,便向特务机关虚报差旅费,带陈良秘密进入北平。

在北平一处幽静的四合院中,宗道臣见到了陈良的师父文太宗大师。

太宗鹤发童颜,相貌堂堂,看不出年已八旬。

陈良介绍,文太宗是北少林义和门第二十代宗师。

义和门因后来的义和团而名声大振,文太宗也因义和团事件而不得不隐居。

虽然义和团事件早已结束,但文太宗韶华已逝,急需找一个关门弟子继承义和门拳法

起初,文太宗得知宗道臣是日本人,不肯收他为徒,陈良便做了大量思想工作。

陈良撮合下,宗道臣正式成为文太宗的弟子,入门学习拳法

太宗身旁有一位徒弟常年跟随,名字叫张文成,宗道臣的到来使他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了练功的对手。

在文太宗的指点下,张文成与宗道臣经常在一起切磋。

宗道臣讲,张文成虽跟随文太宗身旁多年,但拳技并不高超。

一年后,宗道臣的功夫就超过了师兄张文成。

宗道臣经常称赞文太宗大师技艺精湛,文太宗总结了流传下来的拳技,称得上是义和拳的真正继承人。

宗道臣回忆,文太宗大师年轻时是嵩山少林寺的修行僧,苦练武功。

学成后下山,继承少林义和门十九代传人黄龙伯的拳法真传,精通龙华拳和五花拳、罗汉拳,是位了不起的武学家。

1936年秋(昭和十一年),宗道臣被日本特务机关派往西安工作。

临行前,他把这个消息告诉陈良

陈良说这是个好机会,西安离洛阳很近,可以顺便到嵩山少林寺参谒祖师的遗迹,借此还可以在少林寺举行一次正式传法仪式。

宗道臣闻听当然高兴,便故伎重演,从日本特务机关骗来差旅费,立刻与陈良等人前往少林寺。

关于少林之行,宗道臣有专门的描些:   于是,我会同陈老师等三人出发了。

嵩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号称“中岳”,在洛阳东南约40公里。

我们一行乘火车,在陇海线的偃师站下车,然后步行。

从车站差不多走了24公里,到了一个叫参驾店的村庄。

从那里再走八公里,就到了少林寺。

越过轩辕关,可以看见太室山的雄姿。

整个嵩山像一道屏障,包括太室山二十四峰、少室山三十六峰,跌宕起伏,层峦叠翠,远远望去,像是一位沉睡中的美人。

到了少林五乳峰下,只有一大片荒凉的建筑在那里。

寺院路的西侧是用石头砌成的殿堂,左侧外面的门匾上写着“嵩少禅林”四个大字。

山门是清代皇帝命令修建的,上面还悬挂着清代皇帝康熙御笔的“少林寺”横匾。

庙宇全部是唐代禅宗寺院的基本格局,颇为壮观。

所有建筑因年湮代远很少修葺,呈现出一片凄凉景象。

少林寺白衣殿的殿堂中间,有一尊白衣菩萨像。

只有演练拳法的壁画博大壮观,气势宏伟,至今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深受感动。

我们暂住下来,得到陈老师的朋友恒林和尚的特别关照,所以就以恒林和尚为导师,在这里正式继承了义和门的拳法传统,并举行了简单的传法仪式。

继而又目睹了少林武僧演练拳法

他们以单独演练为主,也有以两人为一组的对打形式。

实际也只有这些,像壁画上看到的那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高超武艺,已不可能见到了。

因清末不许练武的禁令已下达二十年之久,少林传统拳法已退化殆尽。

宗道臣在少林寺期间,曾与恒林和尚深入地探讨武学要义。

恒林和尚笑着问:“宗道臣君学习中国拳法多年,请问什么是‘武’?”   宗道臣毫不犹豫地回答:“用暴力降服敌对的一方。

”   恒林和尚连连摇头,并用手指在手心里比划着:“‘武’字拆开看,是‘止’和‘戈’两个字,就是说‘止戈方为武’。

再看一下‘武’字的意义。

公元129年前后,后汉许慎写了一本《说文解字》,书中说:‘武’是安抚止戈的意思。

镇压暴乱,平定祸乱,恢复人道,安抚敌人,统一四方,就是‘武’的本意。

据此,武力的意义乃是表示停止战斗,致力于和平,绝不是单纯为了战斗而毫无意义地杀掉敌对的一方。

”   宗道臣听了大受震动,方知“武”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刻的含义,再想想日军侵略中国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武”的真正意义。

他开始细心揣摩少林武术

他发现,从古至今,少林武术少林禅学更有名。

“武”的本意,是在受到攻击之后,才能作为防身的手段进行自卫。

所以少林武术与其它武道的宗旨完全不同,是以精神修炼和防身自卫、增进健康为目的的。

因此,修炼少林拳法应以互相研究技艺、共同提高为乐趣,而不是以战胜对方为目的。

少林寺之行使宗道臣受益匪浅,更加坚定学习少林武术的决心。

回到西安以后,宗道臣为自己定下习武计划,力争在二十年里游历中国名山大川,遍访各大门派,学习中国武术的精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打乱了宗道臣的习武计划。

后来,宗道臣说:“当时,我做梦也没想到日本会这么快战败。

我没有打算在中国长住,掌握的武学知识也不全面,所以也没有传授拳术的想法。

当时,我习武只是因为对拳术十分爱好和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向往,而我的老师又令人尊敬,所以我的习武兴趣很浓。

虽然我很快离开了中国,但没有什么遗憾。

我尊敬老师,刻苦习武,这才是我在中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   1946年6月中旬,宗道臣被中国政府作为战俘遣送回日本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