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棒的小男孩

因为哥哥小升初时就卖过冰棒,我也就接过他的接力棒,轻车熟路地走上了卖冰棒的创业之路 毕业论文网   二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遍了我家乡的犄角旮旯。

一个神圣的职业――卖冰棒开始在乡村流行。

那一年我刚好小学毕业。

小升初的暑假特别长,很适合准初中生创业。

因为哥哥小升初时就卖过冰棒,我也就接过他的接力棒,轻车熟路地走上了卖冰棒的创业之路。

因为哥哥干过,设备和经验都是现成的。

在一个带后座的笨重自行车上,绑上一个长方形的泡沫箱子,把进来的冰棒放在泡沫箱子里即可。

不过,用一般的绳子可绑不稳这泡沫箱子,也不方便卸货。

这时候,要用一个破旧的自行车内胎绑在后座的一端,另一端则挂在车座上固定即可。

因为内胎有伸缩性,能把泡沫箱子卡得死死的,骑行时不摇不晃稳稳当当。

泡沫箱子的设计也是大有讲究的,与现在那些装虾蟹的泡沫箱子不同,卖冰棒泡沫箱子在大盖子上又设计了只有巴掌大的一个小盖子,为的是方便卖冰棒时可频繁揭开盖子但又不至于放太多热气进箱子里。

当然,讲究一点的,还会在外面套一个自制的木箱,上面用厚重的笔墨写上“冰棒”两个醒目的大字。

设备都准备停当之后,就可以开工进货了。

一开始,村里卖冰棒娃儿并不多,但到了镇上进货时,各村的冰棒娃儿都集合在一起,就显得有些密密麻麻了。

要想早点进到货,就得天不亮就出门,早早去进货处排队。

如果前一天的生意足够好,还可以拿出五毛钱来犒劳自己,买个大肉包子当早餐,这美好的一天也就算开始了。

一根冰棒的进价是五分,拉到村里卖一角钱,冰棒娃儿就赚这五分的差价。

一个箱子大约可以装120根冰棒,满打满算全部卖完的话一天可以赚六块钱。

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折损。

比如,自己卖着卖着总忍不住要吃几根,遇见特别熟特别亲的人还得送一根,山里的公路坑坑洼洼,怎么也得震碎几根

况且,这泡沫箱子不是冰箱,卖到最后也是要化掉几根的。

货进回来之后,就得骑着自行车在全村人员最密集的几个地方转悠了。

这时候,需要学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吆喝叫卖。

吆喝也是有些门道的,有好几种叫法。

有短而急促的:冰棒冰棒!香蕉菠萝大冰棒!也有缓慢而悠长的:冰――棒,冰――棒,香蕉菠萝――大冰棒!把“冰”字放慢,低缓悠长,“棒”字则重而快。

通常情况下,是快慢结合,先叫一句短而急促的,再来一句缓慢而悠长的。

到了晌午十分,懂行的人可以根据你的吆喝来推断你的生意好坏。

若是生意好的,叫卖时自然是慷慨激昂亢奋不已――“冰棒冰棒!”若是生意不好,声音里就藏不住落魄,自然是软绵绵的――“冰棒冰棒,雪糕哦雪糕”。

说到底,卖冰棒主要赚的还是娃儿们的钱。

只要骑着标志性的冰棒车在院门口转一转,再长短结合的吆喝几嗓子,一个个蓬头垢面、灰头土脸、鼻涕口水横流的娃儿们不多一会儿就会围绕在你身边,不过,他们大多数是没钱的。

这时候,你就得火上浇油地再吆喝几声,甚至挑逗地问一问,嘿,富娃子、福娃儿、建娃子,你们想不想吃冰棒?还用说,他们当然想。

娃儿们一哄而散,回家要钱去了。

不多大一会儿,要到钱的欢天喜地地跑过来,把钱举得老高递给我,生怕别的小伙伴们看不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马上拿给他一根冰棒

?辍?―?辏?噗――噗,买到冰棒娃儿们有本事把一根冰棒吮吸得似一曲高山流水,又似万马奔腾,让旁观的娃儿们有如在听二泉映月一样悲伤,心里像猫爪子抓一样备受煎熬。

这时候,要是箱子里有些被震碎的冰块的话,我也会做回活雷锋,拿两块出来给围观中最小的娃儿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