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镰形棘豆中黄酮类成分山柰素和鼠李素的含量测定

【摘要】   目的建立藏药镰形棘豆山柰素、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镰形棘豆山柰素和鼠李素的含量。采用C18,流动相以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2 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山柰素为99.90%,RSD=1.83%;鼠李素为99.62%;RSD=1.14%。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关键词】 镰形棘豆 山柰素李素 高效液相色谱

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是棘豆属的一种药用植物,作为藏药材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 第一册[1]中,主要产于我国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藏药称“莪大夏”[2,3],是我国青藏高原常用药之一。据《晶珠本草》[4]等藏药书籍记载,为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涩脉止血、通利大便等功效;内服可治流感、扁桃体炎、高烧、喉炎、气管炎、出血、便秘、炭疽等症以及藏医的黄水病,外敷治疗疮疖肿痛、创伤、骨伤疼痛。民间多用于解毒、镇痛,当地居民有用其粉末撒于患处治疗刀伤,效果甚好。另外,现代研究表明[5]镰形棘豆总黄酮苷元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藏药镰形棘豆中黄酮类成分山柰素和鼠李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及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惠普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惠普110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山柰素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99%以上,供含量测定用,批号:879—200102),鼠李素对照品(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纪兰菊研究员提供,纯度98%以上,可供含量测定用),水为重蒸馏水,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镰形棘豆样品三批(由青海金诃藏药药业有限公司、央宗藏药药业有限公司、久美藏药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药材经作者鉴定为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e Bunge的全草,均为青海产)。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山柰素对照品0.91 mg,鼠李素对照品1.02 mg,加入乙醇溶解,并稀释至50 ml的量瓶中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溶液精密吸取照品溶液6 ml,加乙醇稀释至10 ml容量瓶中的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研匀,精密称取1.0 g,精密加入乙醇5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 min,取出,放冷,称定重量,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 ml,置锥形瓶中,加盐酸5 ml,80℃水浴中加热1 h,立即冷却,用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50 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 分析方法学考察。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APCELL PAK 4.6 mm×250 mm,5 μm(日本资生堂)。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1~10 min(55∶45);10~20 min(60∶40),检测波长:362 nm;柱温:25℃;流速:1 ml·min—1。系统适应性实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各10 μl,分别注入色谱仪。供试品色谱图中,在与山柰素、鼠李素对照品相应保留时间上,有相同的色谱峰。色谱图见图1。

2.2.2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照品溶液2,4,6,8,10 ml,加乙醇稀释至10 ml容量瓶中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各10 μl进样,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峰面积,求得回归方程:山柰素y=91.84+1.31×104x,r=0.999 5;鼠李素 y=4.11+1.97×104x,r=0.999 9。实验结果表明:山柰素在0.036 4~0.182μg,鼠李素在 0.040 8~0.204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3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溶液10 μl,连续进样5次,测得山柰素峰面积为1 491.28,1 494.48,1 495.49,1 493.47,1 488.65,平均峰面积为1 492.67,RSD=0.19%。鼠李素峰面积为2 423.28,2 419.48,2 425.49,2 423.47,2 418.65,平均峰面积为2 422.07,RSD=0.1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