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絮语 编辑 语

本期龚育之同志《从谈毛主席的读书生活》一文,是他研究《实践论》的一系列文章中的一部分(这些文章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发表)。

老一辈革命家即使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仍然“如饥如渴”地读书努力满足自己的“知识饥荒”,不能不令人感动。

今后我们还要组织发表这类文章

王蒙同志曾在本刊提出作家需要“学者化”,反应强烈,赞同者多。

有一位学者向我们提出,对于搞科学的人说来,目前却很需要“作家化”,这样才能补某些专家文章不能引人入胜之弊。

殷叙彝同志本期介绍了肖伯纳的学术文章,可以为作家学者之间“化”的必要,提供若干佐证。

李子云同志近一、二年来,发表了一系列很有份量的作家研究文章

三联书店将把这些文章编集成书,作为《读书小辑》之一出版。

本期论戴晴一文,即为其中一篇。

这个消息当为关心文艺、爱读李文的读者所乐闻。

上述龚文提到,毛主席当年努力鼓励有知识者“学个唐三藏及鲁迅”,多多写译,“实是功德无量”。

我国的知识分子,过去和现在,做过这些“功德无量”的工作不在少数,许多人卓有成就。

介绍他们的思想品质、治学成就,是我们的一项重大责任。

期望今后每期都有象今年这两期里关于钱钟书、谭其骧、傅雷、林徽因的文章

只有努力强调知识和有知识者的重要,造成一种人人渴求知识的局面,本期丁聪同志漫画所指出的那种“学习”态度,才能减少和绝迹。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