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与乞丐|乞丐父子对话

在肯尼亚,有一天,一位中国外交官和他的儿子禾禾一起出去游玩,路上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正伸着脏兮兮的手向他们走来,禾禾立刻捂住鼻子躲在父亲身后。

孩子的这一举动让父亲很是愤怒,他拉起禾禾的手迎面走过去,用另一只温热的大手握住了乞丐的手。

老哥是哪里人啊……”外交官一点也不嫌弃,亲切地和“老哥”聊了起来。

末了,还将口袋里所有的钱都送给了那位“老哥”。

父亲的慷慨让身旁的禾禾不能理解,而平时从不训斥孩子父亲第一次向儿子板起了脸:禾禾,贫穷不是罪过,轻视别人尊严的人才是不可理喻的。

不管贫富贵贱,你都要懂得尊重。

我们的老祖宗都是从泥土中走出来的,他们一镐一铲地辛苦劳动,才有了咱们的现在。

所以你非但不能鄙视他们,反而要像尊重父母、敬畏师长般去热爱他们。

父亲的言行让禾禾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他一声不响地追上父亲喊作“老哥”的人,将口袋里并不多的零用钱都送给了他。

这位父亲就是我国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一位地地道道从农村走出去的外交官

虽然记忆中的故乡一片贫瘠,但却无法割舍那份浓浓的乡情。

为了让儿子记住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时刻牢记家乡人的纯朴与脚踏实地,李肇星儿子取名禾禾,并时常告诫儿子记住根本,不忘来处。

很多人夸赞禾禾是个“神童”,但“神童”并不都是天生的,父母有意而为之的后天教育才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

“爱”与“放手”本是两极,而李肇星却恰到好处地将二者融合在了禾禾成长的每一步:因为爱孩子,所以要他学会爱;因为爱孩子,所以放开自己的手,要他学会自己去创造未来。

李肇星的“放手教育”中,禾禾无比坚强地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在2004年被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

(责编 江有汜)。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