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牙髓联合病变55例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55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59颗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牙周牙髓综合治疗)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根管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治疗显效19颗,有效8颗,无效1颗,对照组治疗显效15颗,有效11颗,无效5颗,观察治疗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83.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22—01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牙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牙周破坏、牙髓炎症等症状同时存在,患者临床表现不仅具有牙周病变临床特点,也具有牙髓病变临床特点。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需要长时间治疗,而且治疗后极易复发,一般患者都预后不良[1]。

因此,一旦出现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应尽早查找出原发病因,采取综合治疗,尽快将感染源消除,最大限度的保护患牙

一直以来,临床治疗牙周牙髓病变的首选方法是根管治疗,但是对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并不是非常显著,近年来我院采用综合治疗疗法,结果均取得满意效果。

本文现将我院收治的55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55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59颗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应排除以下情况患者:①12个月内并没有进行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

②并没有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

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28颗)和对照组27例(31颗),观察组中男19例,女9例,患者年龄最小37岁,最大80岁,平均(53.2±1.6)岁。

患牙类型:磨牙12颗,前磨牙10颗,前牙6颗。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0例,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81岁,平均(52.6±1.4)岁。

患牙类型:磨牙13颗,前磨牙11颗,前牙7颗。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牙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对比具有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所有患者应均接受牙周牙髓基础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口腔卫生宣教、龈下刮治、龈上洁治以及抗生素等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根管治疗术,将根管内所有坏死物质彻底清除干净,适当对其进行消毒,应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作为填充物进行侧向加压填充根管

观察患者采用牙周牙髓综合治疗,首先应采取相应措施将患牙的菌斑控制住,然后采取常规的龈下、龈上洁治,冲洗牙周袋后上药。

行调牙合后将牙合创伤清除。

患牙进行开髓后仔细清理患者的髓腔,将冠髓除尽。

所有患者临床操作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在治疗3个月后通过登门拜访、信函、查阅原始病案等方式跟踪调查患者患牙治疗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牙龈红肿症状基本消失,牙齿并无明显松动,患牙也无叩痛感,患者牙周袋也基本恢复正常,通过X线片检查显示牙根尖病变消失。

有效:牙龈红肿症状明显好转,牙齿松动有所改善,牙周袋变浅,通过X线片检查显示牙根尖病变有所改善。

无效:牙龈红肿症状并无变化甚至进一步加重,牙齿松动比较明显,牙周肿痛,通过X线片检查显示牙根尖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参考文献   [1] 刘春秀,谢丽娟,陈海,等.165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3,8(3):537—539.   [2] 季旭东,丽华,高黎,等.牙周牙髓联合治疗120 例重度牙周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61—62.   [3] 王丽杰,方玲,黄燕军,等.100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29):75—76.   [4] 华莹. 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20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