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传统几何纹样_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几何纹样及其艺术魅力

摘 要:几何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本文通过对几何纹样的起源及在传统服饰中的发展的概括,探讨几何纹样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打造出符合时代特色的几何纹样

关键词:几何纹样;概述;传统服饰;演变;艺术魅力;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The Geometry Patterns and their Enchantme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Raiment   LIANG Hui—e ,XU Zheng—zheng      几何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的主要装饰纹样,“是将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装饰纹样

”[1]它是基于动物、植物、图腾等对象,由其具象、写实演变来的高度抽象、概括化的纹样,体现了一种形式美的内涵。

自新石器时代彩陶纹样至今,它一直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主要装饰纹样

随着现代审美意识的变化发展,几何纹样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几何纹样的发展渊源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几何纹样的概述   据史料记载,几何纹样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

纹样处在中国纹样发展史的最早期。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能认知几何形,距今60万年前的北京人制造并使用的略加打制的石器,证实人类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的认识。

田自秉先生曾在《中国纹样史》一书中写道“几何纹在世界各国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的性质,成为共同的工艺文化现象。

几何纹之所以在装饰纹样中最早地也是最多地出现,与人类的原始思维有关。

”[2]从出土的动物、人物等形象的分析中,其装饰纹样并不是写实的完全摹仿,而是呈现出图案化了的几何形的结构。

卢卡契曾说:“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仍属于集合的一般概念。

因为在这里占主导地位的最终仍然是线条的几何规则系统,不论它是直线的或是折线的或曲线的都是一样。

其中植物、动物甚至人物都不是在其自身存在的条件下被反映出来的,而是被插到一个由节奏、比例、对称、对等等的线条(或色彩线条的)关系中。

在这一关系中,其形状和运动等只是成为由几何排列构成的统一体中的单纯的组成部分和因素。

”[3]几何纹样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它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抽象思维,对自然界存在的客观事物及图形进行的有意识地重新排列、组合、变形而形成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简洁性的纹饰。

这些变形的几何纹样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应,是对自然世界认识的深化。

二、传统服饰中的几何纹样   商、周时期服装的造型多是直线型裁剪,少有省道,为交领或立领,裁剪制作相对较简单,因此几何纹样成为商周服饰上的主要装饰形式之一,其中主要以云雷纹、回龟纹为主。

其云雷纹是以主纹出现(图1),采用二方连续的构图形式,造型上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追求严整规矩的美感。

同时,受商周时代青铜器纹样的影响,常出现几何纹样配合复杂的鸟兽或神话形象等形式,主要装饰服装的边缘部位。

如商周时期男性贵族的服装(图2),装饰有雷纹图案,这种雷纹采用了连续反复的构图形式,风格敦厚庄重,从中可以看出青铜器装饰手法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衣裳连属制、矩领、续衽钩边的深衣。

服饰图案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图案基础上演化而来,几何纹样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

采用动植物变体与几何骨骼结合,这种动植物变体图案,是由穿枝花草、藤蔓和活泼而富有浪漫色彩的鸟兽动物纹穿插结合构成的,在几何纹样交错空间中,穿插以鸟兽动物纹样

这种对位布局的几何骨骼纹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设计思想的高度活跃和成熟。

如菱格走兽几何纹(图3),是以对角线交叉分割,在其菱形空间中填充几何化变形的动物纹。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服饰广为流布,在服饰图案上表现为利用圆形、方形、菱形及对称的波状线组成的几何骨骼,在几何骨骼内填充动物纹或花叶纹。

此外,还有由圆圈与点子组合的中小型几何纹。

隋唐五代在服饰形制上则以袍和�衫(深衣)为主,小袖,圆领,下裾为开衩,几何纹样主要有方胜、四合、盘条、锁子、龟背纹等。

明清时期服饰中的几何纹样主要有八达晕、天花、宝照等复合几何纹;盘条纹、双距纹等中型填花纹;�字等小型几何纹。

如明清时期织锦中的几何纹样(图4),其中包含了�字纹、变形的云纹、双距纹等。

可见当时几何纹样的应用已相当广泛。

综上所述,几何纹样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实用到审美、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可谓是人类最初的图案造型形式。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与文化审美的变化,同时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艺术文化又促进了几何纹样的演变。

三、几何纹样传统服饰中的艺术魅力   几何纹样变化自由,视觉效果好,并且绘制简易方便,有较强的规律性可循,以灵活的变形适合于各种服装上的起伏转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结构的美、生命张力的美以及空间的美三个方面。

3.1 几何纹样“结构”的美   几何纹样在结构上有着众多的艺术美感。

其结构单纯,所形成的纹样呈规则和不规则的变化。

线是最早也是最丰富的几何纹样,由曲直的线条构成的几何纹样,易形成对称的结构。

关于对称的规律,普列汉诺夫认为其意义是“巨大的和不容置疑的”,他还认为,欣赏对称的能力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这就从理论上肯定了人类对称审美能力的本能性。

[4]同时,它所具有的随意性、中性化、无限制性等特点也使得它能够达到结构上的完全或基本对称(即平衡),这是其他具象纹样所达不到的。

对称结构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运用,给人一种和谐的魅力

连续与反复也是构成几何纹样结构的法则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上,连续与反复的形式随处可见,常采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构图,或作为边饰或作为主题纹样出现在服装中。

�纹是旋转对称的形式(图5),循环往复,充满着反复的哲理。

清朝时期暗灰的折枝牡丹纹琵琶襟坎肩中(图6),门襟的装饰处为几何形盘条纹,且在衣服的缘边上全部使用盘长纹。

几何纹样这种结构上的对称、连续与反复,正体现了它在传统服饰中独具的艺术魅力

3.2 几何纹样“生命张力”的美   几何纹样中的题材多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客观物象,通过创作者的主观意愿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但其实质还是保留了物象本身的本质特征。

这种本质特征富含物象的不同“生命”态势,几何纹样通过重叠,使人感受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生命张力。

这种通过纹样使人直觉的感受生命的绵延的特性,是其他动植物纹样所没有的。

这主要体现在线条所富有的节奏和韵律的艺术魅力上。

而各种线条的重叠、交叉,又逐步形成了“形”。

不管是线还是“形”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绵延性的生命的体验,尤其是与情感、情绪具有同构的关系。

这种具有生命张力的几何纹样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服饰中,富有特殊的文化艺术魅力

如清代津门女子传统服饰(图7),在其服装装饰有几道回旋的回纹纹样,甚至花瓶上也装饰有此纹样

这种回环状花纹,头尾相连、连续不断,充分显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

3.3 几何纹样“空间”的美点、线、面是构成几何纹样的基本要素。

几何纹样在发展之初是点、线、面等形态要素在同一平面的简单重复,是通过形与形的叠加或形的不同变异来体现空间立体感的。

这种重叠交错通过人的视错产生空间位置关系及视觉远近的美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单一的平面几何纹样开始追求三维乃至多维的空间实体,因此从多轴线、多视面的三维空间中来考虑和确定构成几何图案形态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几何纹样呈现出多元空间交叉的立体思维特性,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5]   中国传统服装多是平面结构,通过几何纹样的添加,能使服饰具有立体空间美。

中国汉代的深衣(图8),是上下连属的平面造型,在领、袖、下摆等缘饰上分别装饰有变形的几何纹样,同时整件服装上也绘有植物纹样变体,使服装不再显得呆板,而具有立体空间感。

几何纹样传统服饰中的运用恰当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服装由平面向立体转化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几何纹样历经漫长的岁月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是由于它作为中国传统的主要装饰纹样,历史久远,其发展演变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实用到审美、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是它开创了人们对美的形式的追求,其结构的美、生命张力的美以及空间的美,展示了它在中国传统服饰中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今天,几何纹样仍然备受现代人的追捧,成为装饰纹样领域的一枝奇葩。

参考文献:   [1]李奕.原始几何纹样的朴素之美 [J].工程科技,2009,(8).   [2]田自秉.中国纹样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卢卡契.审美特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42.   [5] 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6] [日]城一夫(著),孙基亮(译).东西方纹样比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147.   [7]芦茵.论商周时期服装上的几何图案设计 [J].装饰,2004,(4):72.   [8]张抒.从几何形看形式审美的基本特征 [J].装饰,2007,(7).   [9]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单文霞.几何纹的演变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启示[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4):149—150.   [11] 沈从文,王�.中国服饰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卞宗舜,周旭,史玉琢.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13]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14]任本荣,柳炳元.经典织绣服饰纹样[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15]读书时代.图说清代女子服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