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郁闭程度对苹果园群体结构、冠层微气候的发现效果

中图分类号:S661.105+.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9—0053—04目前我国苹果产区苹果传统栽培模式下的乔砧密植果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和枝量过大、树形不规范等问题,造成果园个体和群体郁闭、通风透光差、光合能力弱、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生产管理困难、果实品质不佳等现象,严重制约了苹果生产的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1]。

光照是苹果树生长的能量来源,对苹果的根系生长、花芽分化、果实生长以及果实品质都有重要影响

群体结构不同的苹果园光照分布不同[2]。

果树树冠不同区位光照、温度、湿度、风速等微域气候的差异, 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在树冠内空间分布的不同;而树冠内枝叶空间分布的差异是造成树冠不同区位微域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3,4]。

合理的群体结构有助于果园光照的合理分布,有助于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5~7]。

研究不同郁闭程度果园光照状况、温湿度及树体结构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群体结构,为成龄乔砧密闭园改造等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3年在沂源中庄镇果园,从不同郁闭程度果园中选取树势相对中庸,状态比较均匀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6~18年生红富士为试材,砧木为海棠,授粉品种为嘎拉,树形为小冠疏层形。

1.2试验方法   1.2.1果园透光率树冠透光率选择晴天,用方格布法统计出透光面积,计算果园透光率树冠透光率,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测量各处理的冠径,计算出果园树冠覆盖率。

1.2.2冠层微气候参数的测定把树冠水平方向分成内膛(距树干小于1.0 m)、中部(距树干1.0~2.0 m)和外围(距树干大于2.0 m),采用光度计和温湿度计测量树体冠层内的光照强度及温湿度。

1.2.3群体结构指标的调查测定调查单株叶丛枝、短枝、中枝、长枝及发育枝的数量,计算枝类比、单株枝量、单位面积枝量、树冠交接率、覆盖率等。

以上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单株小区,重复3次。

果园树冠覆盖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栽植株数/植株总占地面积100   树冠交接率(%) = (冠径—平均株行距)/平均株行距10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郁闭程度对苹果园群体结构参数、树体枝量及枝类组成的影响   2.1.1不同郁闭程度对苹果园群体结构参数的影响由表1 可见,不同郁闭程度果园树冠覆盖率、果园透光率和冠内透光率影响较大。

树冠覆盖率随郁闭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隔行去行降低了果园树冠覆盖率(最低为81.75%)。

树冠交接率随郁闭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果园透光率及冠内透光率均随郁闭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2.1.2不同郁闭程度对苹果园树体枝量及枝类组成的影响由表2可知,郁闭程度影响树体的枝量及枝类组成,单位面积枝量依次为重度郁闭中度郁闭 轻度郁闭隔行去行

隔行去行处理的树体间隔大,光照充足,枝梢停长早,短枝比例最高,分别比轻度郁闭、中度郁闭和重度郁闭高10.15、7.13和10.98个百分点。

郁闭程度的增加叶丛枝比例降低,而长枝与发育枝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重度郁闭叶丛枝比例最低为11.76%,长枝与发育枝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8.52%、34.96%。

2.2不同郁闭程度冠层微环境的影响   2.2.1不同郁闭程度冠层相对光照强度的影响树冠内的光照分布状况与树冠的形状、枝叶数量、枝叶密度和不同枝类的空间分布有密切关系,并直接影响花芽形成、果实发育及果实品质[8]。

一般认为相对光照低于30%为低效光区,高于80%为高光区。

郁闭程度影响冠层的相对光照强度,依次表现为隔行去行轻度郁闭中度郁闭重度郁闭,并且4种类型果园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布均呈现出自上而下、由外到内依次减小的规律,即冠层上层外围最高,冠层下层内膛最低(图1)。

2.2.2苹果园不同郁闭程度冠层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由图2和图3看出,郁闭程度影响冠层   的温湿度,温度影响大小依次表现为重度郁闭中度郁闭轻度郁闭隔行去行,相对湿度的影响程度与之相反。

同时,郁闭程度影响冠层上、下及冠层内、外的温湿度。

树冠内的温度变化从冠层上层到下层逐渐降低,温差为0.4~1.7℃,同一冠层外围温度高于内膛,距离中干越近,温度越低,但变化幅度较小。

树冠相对湿度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分布与变化趋势相反,相对湿度从树冠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与下层冠层间相对湿度差为3~14.5个百分点,同一冠层内,相对湿度从外围至内膛逐渐增大,变化幅度较小。

3讨论与结论   适宜的栽植密度、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个体枝干空间分布及良好的光照体系等是实现优质丰产的关键[7, 9,10]。

果园整体透光率的大小反映果园光照状况优劣,适宜的树冠覆盖率和果园总体透光率,既可保证果园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又可保障较高的果品产量和质量水平[5]。

本试验中,隔行去行降低了果园树冠覆盖率,果园透光率及冠内透光率均随郁闭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间伐处理后,果园通风透光状况的改善,优化了果树的枝类比,新梢生长发育正常,停长早,从而有利于花芽分化和质量的提高[11,12]。

本试验结果表明,郁闭程度影响树体的枝类组成,隔行去行处理的果树短枝比例最高,因隔行去行处理的树体间隔大,光照充足。

郁闭程度的增加叶丛枝比例降低,而长枝与发育枝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与吴军帅等[6]的研究趋势一致。

间伐能有效地降低果园总枝量,是改善果园群体结构、解决果园密闭的有效途径[13]。

研究不同苹果园群体结构光照分布状况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群体结构对光照分布的影响,而且能为果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提高苹果的产量及质量,完善苹果配套的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均有重要意义[2]。

本试验结果表明,郁闭程度影响冠层的相对光照强度,依次表现为隔行去行轻度郁闭中度郁闭重度郁闭,并且4种类型果园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布均呈现出自上而下、由外到内依次减小的规律。

同时,郁闭程度影响冠层的温湿度,温度从冠层上层到下层逐渐降低,同一冠层外围温度高于内膛,而树冠相对湿度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分布与变化趋势相反,这与孙志鸿等[4]的研究趋势一致。

本试验只是以成龄苹果园不同郁闭程度果园群体结构及冠层微气候影响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如何确定成龄苹果园的合理群体结构,还需结合不同树龄产量及品质综合考。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