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穗零售业发展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在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中均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从发展规模、零售业态、连锁经营发展程度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三个城市零售业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种比较探寻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动向。

关键词: 零售业 业态 连锁经营 比较研究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广州分别是我国最发达的两个经济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城市。这三个城市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都拥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在我国零售业发展中,无论从规模和水平来看,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它们在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中,既各有千秋,又表现出不少共同特点。本文试图从零售业发展规模、零售业发展状况、连锁经营发展程度等方面,对三个城市零售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这种比较,总结它们在零售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探寻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动向。      京沪零售业发展规模比较研究      本部分对京沪零售业发展规模的比较研究,选取了如下三方面的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及商品销售总额、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有关指标。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从总量看,2005年上海北京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2900亿元,上海以2973亿元位居第一,北京次之,达到2902亿元,与上海北京两个特大城市相比,广州的消费品零售规模相对较低,2005年也达到了1898.7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三个城市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幅均超过了10%,广州以13.2%的增幅排名第一,上海北京的增幅分别为11.9%和10.5%。如果计算“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北京广州均超过了11%,而上海也接近10%,“十五”期间三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得到较快发展(见图1)。      (二)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及商品销售总额比较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截止到2004年年末,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46.6万人、83.2万人和52万人,三个城市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差距较大,上海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相当于北京的1.76倍,而北京又相当于广州的1.6倍。从零售业从业人数来看,上海以50.3万人居第一,北京以41.1万人排第二,广州则以28万人列第三。   从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来看,2004年,上海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254.8亿元,居三个城市之首,其中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538.2亿元,占本市全部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22.6%;北京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722.6亿元,在三个城市中名列第二,其中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26.3亿元,占本市全部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18.9%;与两个直辖市相比,广州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规模相对较低,2004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720.3亿元。   从上述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和商品销售总额比较可以看出,上海的商业发展规模居于三个城市之首,处于领先地位,北京次之,广州位列第三。   (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比较   以下根据《中国连锁零售业统计年鉴2006》发布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有关指标,对比分析三个城市零售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从门店数来看,2005年,上海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拥有的门店数已达到14790个,远远高于广州的7239个、北京的4898个,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5,在门店规模上居于领先地位。在从业人数方面,到2004年年末,上海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从业人数已接近20万人,占本市零售业从业人数比重接近40%;同一年,北京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占本市零售业从业人数比重超过25%;而广州这一人数和比重分别为6.4万人和22.9%,   规模和比重在三个城市中相对较低。从商品销售规模来看,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上海实现1645.6亿元,北京广州分别实现1035.6亿元、1004.6亿元。   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规模排序,上海居第一,北京次之,广州排第三。      京沪零售业发展比较研究      新的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 (GB/T18106—2004)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这一零售业态分类标准,零售业被划分为17种业态。目前,这17种业态在我国均已出现。本部分主要选取新型业态中的便利店作为研究对象,对这种业态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寻。   (一)北京便利店业态发展现状   北京便利店作为一个独立的业态,已经经历了6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这一新型业态北京正处于由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前期的转型阶段。   据有关统计显示,2005年北京便利店的零售额仅占连锁零售额的1.33%,门店数仅有494家,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座城市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就具备了便利店发展的基础;当人均 GDP 达到 6000 美元,便利店将得到充分发展。根据规划,北京市力争在 2008 年使人均 GDP指标突破 6000美元。但是从目前来看,北京便利店普遍经营情况不理想。有调查指出,北京便利店只有很小的一部分靠规模数量实现盈利,多数是在亏本运营。之所以在目前亏损的情况下仍继续经营,多数便利店连锁企业考虑的都是长远的商业利益。上海快客便利连锁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在京便利店几乎都在亏损,面对现状,快客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网点的丰富,形成规模优势,继而逐步实现盈利。北京便利店目前经营上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方面是定位不准、缺乏特色。便利店自身的优势是能让顾客更方便快捷地选择所需商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但是,目前北京许多便利店都是按照超市的模式在经营,经营品种的同质化程度严重,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化服务,便利店应具备的业态优势没能得到发挥。   (二)上海便利店业态发展现状   上海是全国最先引进便利店城市,自 1993年3月上海出现第一家便利店后,这种现代零售业态在上海发展迅猛。2005年,上海便利店网点数量已达到5528个,实现销售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上海便利店发展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2005年100门店以上连锁便利店统计中,全国拥有门店数超过100个的便利店企业共有18家,其中上海就占到6家,比重高达1/3。而且,上海的联华快客便利、可的便利、好德便利拥有门店数均超过了1000家,在门店数统计中分列前三名。   不只是门店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便利店企业在销售额上同样领先。在2005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连锁便利店统计表中(见表1),全国共有5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上海就占到3家,比重达到60%。     值得注意的是,规模数量的扩大已不是上海便利店发展的全部内容,经历前几年激烈竞争和“跑马圈地”后,2005年上海便利店发展进入了调整创新期,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扩张,竞争日趋理性。这种转变突出表现在日益追求便利店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经营上。在2005年举办的便利店国际竞争能力提升高峰论坛上,上海便利店业界的多位老总一致认为,寻求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经营,是未来上海便利店发展的方向。差异化经营不仅是便利店要与其他业态有差异,始终坚持自己“便利第一”的行业特色,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各便利店之间的差异。便利店注重发掘自身特色,树立自有品牌,以实现包括目标消费群、商品品种和服务在内的差异化竞争,通过这种更为理性的竞争在市场上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近年来上海便利店频频改头换脸,实际上就是这种经营理念与经营思路的体现。比如快客,在短短的 3 年内将其全市 1700 多家门店的形象改变了 2 次,从最初蓝底黄字的联华便利,到后来的三色条纹快客,再到现在的太阳型,对于这种改变,快客便利的解释是为了突出品牌形象,用现在的形象代表企业日夜为消费者服务的信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便利店在不断改进中逐步趋于成熟,在全国各大城市便利店业态发展中表现最为突出,其在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三)广州便利店业态发展现状   据广州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2005年全市连锁企业的门店数超过1.25万个,其中便利店占2.48%,拥有门店数311个。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便利店的数量较少。另一个突出特点,广州便利店基本上被外资和外来企业所包揽。但店铺资源稀缺,租金高企等原因令便利店发展受阻。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7—Eleven在广州的店铺数量最多,也只有150家左右。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有关人士曾表示,总体来看,现在广州各家连锁便利店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总体盈利的规模。   尽管广州便利店总数不多,但由于各品牌喜欢“扎堆”经营,导致便利店数量尚未达到盈利规模而使得恶性竞争提前到来。在广州不少社区、街道、楼盘可以发现,相隔不足百米远的距离就有多家便利店,而一些地方同一品牌的便利店相距也不过二三十米,更有甚者,还紧挨在门旁开店。   除了“扎堆”经营,定位不清、缺乏创新也是广州便利店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便利店与超市业务重叠,许多便利店其实就是超市、商场的缩小版,另一方面各便利店商品种类趋同,服务差别不大,便利店之间的差异化并不明显。目前,广州便利店主要分为三个“派别”:一是以食品经营占主要的,如7—Eleven、OK、喜市多等,多选择人流密集的地方;另一种为日用品和食品各占一半的,如快客、可的等,多设店在二三级马路及社区;还有就是一些非主流的小型连锁便利店,定位低端,靠出售廉价商品勉强生存。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