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中国基础教育辉煌走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60周年过去,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进步的伟大力量。

伟大的力量来自伟大教育中国基础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基业,以大面积扫除文盲为起点,以全面提升中国人口素质为目的,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目标,历经60年艰辛创立、探索、改革与发展,已经从“文盲大国”一跃而成为当今世界上受教育人口最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教育大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06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02年,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EDD)上升为0.954,在121个被监测国家中排名第38位,首次进入全民教育发展高指数国家行列。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不但高于印度、巴西等8个人口大国,也高于以色列、葡萄牙、科威特等高收入国家和地区。2005年,中国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开始迈向转型国家。中国基础教育60年的伟大实践与辉煌成就,既是中华民族努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也是人民大众对全民教育本质、内涵认识不断深化的伟大觉醒。

扫盲 新中国基础教育的起点。

扫除文盲,是新中国基础教育创立和发展的真实起点。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四亿多饱经战乱的人民渴望幸福。但是,1949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达80%以上。

教育的贫困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贫困。由此,新中国《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彻底扫除青壮年文盲,保障工农子女入学,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是新中国教育建设的首要任务。1949年,毛泽东明确指出,在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56年9月,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逐步扫除文盲,并且在财政力量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地扩大小学教育,以求在12年内分区分期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为大面积扫除文盲,除了大力兴办中小学之外,夜校、扫盲班、半耕半读、速成中小学校,成为我国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

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低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长期面临的最大压力,而发展基础教育则是彻底根治新增文盲的唯一途径。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85年,他又重申:“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次年,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的“两基”工程,由此,普及义务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新增文盲数量得到有效遏制。

国民教育的普及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基础水平的标志。1990年3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此次大会首次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扫除成人文盲,普及初等教育,以及消除男女接受教育的差别。中国代表在“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郑重向世界承诺,中国努力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奋斗目标。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两基”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指导方针和实施步骤。从1949年到1998年,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人,成功地把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15%以下,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5%以下。2000年底,中国如期实现“两基”目标,从“文盲大国”一跃而成为举世瞩目的教育大国。

2006年2月14日,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应邀来到墨西哥蒙特雷市,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全民教育大会”开幕式。在会上,她庄严宣布:自2001年北京第四届全民教育会议召开至今的近5年时间里,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从86%提高到95%,小学净入学率保持在99%,男女童入学差距从万分之七降为万分之四,初中毛入学率从89%提高到9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了一个百分点,控制在4%以内。

中国基础教育60年的快速发展,不仅彻底甩掉“文盲大国”的帽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素质,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也是一个伟大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中国不仅解决了吃饭贫困问题,还解决了教育贫困问题。中国全民教育的经验和模式为世界全民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世界全民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当今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实现“文盲人口减半”和“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平等 女童上学不再是梦想。

中国成立为中国女性解放开创了崭新的历史,女子人权得到尊重,她们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平等上学的权利。由此,中国女童上学不再是梦想。这是中国基础教育60年最显著的进步之一。

保障适龄女童上学,是中国义务教育实现普及的关键。中国的宪法和《义务教育法》都规定了女性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的权利。为促进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确保每一个适龄女童上学,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消除女童辍学和失学现象,切实保障适龄女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对处于不利人群子女,尤其是女童的关注和支持,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等,明显降低小学和初中入学率的性别差异,使每年女童的失学率不超过2%,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女童的小学辍学率从1995年的1.52%下降到2004年的0.60%。

根据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到2008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38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7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1%,“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2008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4%,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9.50%和99.58%,女童高于男童0.08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5%,毕业生升学率83.4%。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男女入学、升学平等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现实。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大学、政府、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知识女性的比例日益扩大,“半边天”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日益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民办 人民教育伟大觉醒。

中国基础教育60年,是“人民教育人民办”的60年,倾注了中国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