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摘 要] 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是指患者住院过程中所获得的肺部感染。通过调查医院呼吸道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协助医生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

院内呼吸道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每年都有很多体质虚弱、病情重的患者死于此疾病。院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70%,其中又以绿脓杆菌最多,革兰阳性球菌占2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菌为常见,还有真菌与病毒[1]。病原体通过以下3个途径侵入患者呼吸道: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笔者所在科室2006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48例,现将其预防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符合医院呼吸道感染标准48例,男25例,女23例,≥60岁34例,其中气管切开3例,气管插管1例,住院天数10 d~87 d,以老人与长期卧床患者为多见,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老人与长期卧床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患者体质虚弱,一有感染病情就很严重,必须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另外侵入性操作会破坏皮肤黏膜屏障,使病菌极易入侵,所以长期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及免疫功能低下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1]。

1.2 结果。

1.2.1 下呼吸道感染与危险因素关系 本组48例中有吸痰、留置导尿管、鼻饲管等各种不同的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2种以上者39例,48例住院天数均在10 d以上。

1.2.2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时间关系 本组38例,住院时间1个月~2个月2例,3个月~4个月13例,5个月~6个月1例,7个月~8个月16例,9个月~10个月3例,11个月~12个月13例。

2 分析。

呼吸道感染在医院内感染中发生率最高,控制好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也就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本组48例,均有应用两组以上抗生素,因病情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季节变化也有关,好发于冬春季节,这时气候忽冷忽热、日夜温差变化较大有关,另外呼吸科为呼吸道感染的医院内感染高发区,在应用消毒隔离技术上既要按新《医院感染规范》中所规定的标准预防的接触隔离外,还要注意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2]。

3 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3]。

3.1 加强病房管理,增强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意识 防止院内感染医务人员工作中应得到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入院后医院感染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科室负责人对院内感染控制纳入议题日程。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控制院内感染的有关知识,了解其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强检查落实,并对监控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探陪人员的管理,促进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是提高临床整体医疗水平的关键。

3.2 减少空气中病菌污染 平时加强空气消毒力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降低患者感染概率。具体方法:每天用消毒水湿润扫、拖地2次(上午和下午),湿刷床、湿抹物件表面,避免床铺被抖动,防止或减少床、被褥表面、桌面和地面附着大量微生物及携带尘埃产生悬浮而污染空气。尽量做好探视人员思想和宣传工作,取得家属配合,可减少细菌的携带和传播。针对空气细菌污染情况,可采取夜里集中紫外线照射消毒,条件许可时每天晨间护理后用0.2%的过氧乙酸喷雾净化空气,下午用高效空气消毒片熏蒸消毒两者相结合,并定期进行病室空气细菌数培养,同时注意观察有无临床症状相同或细菌培养同一菌株的感染流行。另外,维持适宜的室温(18 ℃~20 ℃)与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能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