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控急跌 震惊香港

香港人近日最关心的是要不要参与汇丰控股的供股

股价跳水走势也着实吓坏了不少人。

对冲基金、城中富豪、中小投资者各打各的算盘。

是否供股,关键还是要看公司未来前景是否明朗。

下载论文网 近日最困扰香港市民的莫过于要不要参与汇丰控股(00005.HK)(以下简称汇控)的供股

而就在汇控的铁杆投资者因为股价持续下跌而犹豫不决之时,3月9日,该股在尾市的最后3秒内,从37港元被打落至33港元,离28港元供股价相差咫尺。

投资者瞠目,市场哗然。

跳水走势吓傻投资者      3月2日,汇控公布了2008年度业绩。

各大券商事前对汇控的盈利预测,最差的也是预计汇控至少有100亿美元的盈利。

结果汇控交出了盈利仅57亿美元的成绩单,比上年减少七成。

汇控同时宣布,将以供股(相当于内地市场的配股)方式筹资125亿英镑(约合1378亿港元),供股比例是12股供5股,供股价为每股28港元,较前收盘价折价51%。

此举创下香港及英国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集资金额。

3月9日,除权日的前3天,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当天该股以41港元低开,其后股价拾级而下,最低见37.5港元

下午4时,连续竞价结束时,报37.7港元,跌13.3%。

在10分钟收市竞价时段,最初的9分钟里,买卖价徘徊在37.5港元,但最后3秒,突然杀出近4亿港元、共1186.48万股的33港元止蚀卖盘。

股价瞬间下跌4.7港元,跌幅12.5%,收出当日最低价33港元

如此戏剧性的转折,使得全天跌幅扩大到24%!刷新了该股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股价也创下近14年来的新低。

市值一日蒸发1275亿港元,只剩下3961亿港元

这短短的3秒令市场人士瞠目结舌。

据悉,当33港元完成交易后,港交所交易大堂交易员全体起哄,参与电视直播节目的股评人胡孟青更是泪洒现场。

无言以对。

至此,供股价较股价的折让幅度只剩下15%。

自宣布供股以来的短短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到了42%,市值减少2868亿港元,超出了供股集资总额。

因为汇控在恒指中的比重为15%,更是拖累恒指逼近去年的低点10676点。

如果从汇控2007年10月创出的盘中历史最高价153港元计算,跌幅近八成。

虽然第二天汇控便回升14%至37.6港元

第三天即除权日前一天以38.45港元报收,但跳水的那一幕如一根芒刺扎在了众汇控铁杆粉丝的心上,动摇着供股的信心。

传言四起谁在沽空      对汇控股价的大起大落,市场上传言四起。

一种说法是对冲基金大手沽空汇控,压低股价,形成“恐慌性抛售”的现象,目的是吓得散户不敢供股,大户便可乘机扫进廉价供股权,以28港元的价格回补空仓,从中赚取差价。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关衍生产品斩仓。

因为有很多衍生产品的接货价在五六十港元,在现价水平需要不断高价接货,承受不了的人只好止蚀斩仓。

也有人猜测此次供股包销商参与沽空汇控

因为根据汇控供股文件,为保障股东的利益,如股东最后决定不供股,又没有把供股权在市场出售,包销商需要向股东支付有关的“供权溢价”,即汇控除权后的股价减去供股价。

因此,汇控股价越低,包销商越有利。

还有市场传闻指,周一竞价时段砸低汇控的卖盘,是一基金看准汇控在伦敦股价急跌一成,便在收市竞价时段大手卖出。

这些消息都无从证实,不过对冲基金在沽空汇控却是事实。

因为美国对冲基金Harbinger Capital在伦敦按规定向监管机构披露,于3月6日起在伦敦持有汇控0.26%空仓,约值1.1亿英镑,即11.81亿港元

有消息人士称,汇控已经知道有沽空者刻意抛售汇控股份,无奈香港没有实施限制沽空的措施。

汇控集团执行董事兼亚太区行政总裁Sandy Flockhart的解释是,庄家或对冲基金“技术性”推低股价,并不是恐慌性抛售。

市场是会有波动的,有些庄家或对冲基金持仓,他们决定供股、沽出(现有)股票,推低了股价

从而可以在低价取得供股权。

”他说。

港交所在收市后很少见地发表声明,称将继续密切监视市场,如发现任何违规行为,即向证监会报告。

证监会也迅速介入调查。

进行有关查询和收集资料。

香港政府也在关注事态发展。

希望能尽早解开汇控股价不寻常暴跌的主要原因。

监管机构如此重视此事,是因为担心背后有大户兴风作浪,不但影响港人信心,也会波及整个香港股市。

不过,市场人士对抓出真凶并不抱多大希望,认为很可能不了了之。

供不供股仍是问题      不管是谁,如此大动干戈,必有其目的。

目前,对汇控来说,最关键的便是供股能否顺利进行。

如果做空者是为了将散户吓得放弃供股,然后以低价购入供股权,从而回补空仓,那么对汇控实施供股计划没有大碍。

但如果眼看股价越来越低,投资者供股意愿大减,整个供股过程势必蒙上阴影。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要落实供股计划,必须先通过下周四召开的股东大会。

如果股价跌穿供股价,供股计划能否通过股东一关就成了问题。

如果出现重大不利变动及不可抗力事件,包销商高盛和摩通可以在下周五前终止包销协议,这也是汇控不乐见的。

不过,Sandy Flockhart表示,即使汇控跌穿28港元供股价,供股计划仍会继续进行。

为了消除投资者供股及集团前景的疑虑,汇控包销商做了很多努力。

香港富豪的一举一动常常受到普通市民的关注。

近日各大富豪相继表态会担任分包销商,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及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各自分包销约2亿至3亿美元。

除了超级富豪参与包销,一些小型富豪参与其中。

有消息称,分包销商已同意认购至少50亿英镑(约550亿港元),相当于整体的40%。

市场人士指出,担任分包销商,是因为风险较低,而且可以赚取1.75%的佣金。

据悉,按供股计划,主要包销商高盛及摩根大通可收取2.75%的佣金,分包销商则可赚取1.75%的佣金。

包销商高盛及摩根大通找来大量分包销商,是为了减低包销的风险,毕竟他们本身的实力已大不如前。

汇控管理层则身体力行,自掏腰包供股

汇控董事兼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郑海泉持汇控30万股,将全数供股12.5万股,耗资350万港元

汇丰银行执行董事王冬胜也表示会全力供股,出资100万至200万港元

公司和富豪们大张旗鼓地给中小投资者打气,但对普通散户来说,供不供股仍是个问题。

香港市民对汇控的感情非比寻常。

汇控香港人长线投资的首选,香港人约持有汇控两至三成的股份。

有些是从爷爷辈开始投资,父辈们继续将积蓄投资其中,传到孙辈时,已累积了相当数量。

汇控每季度定期派发的股息更是许多人生活、读书、结婚、退休养老的资金保障。

对他们来说,投资汇控已成为生活习惯。

股价不断走低,前期的投资已经套牢,是否应该继续加码呢?   有市场人士建议,供股与否要留意除权后的股价,如果低于28港元,当然选择不供,直接从市场买入;如果高于30港元,可选择供股,但最好卖出一半股票,用套现的资金作供股之用,以降低平均成本价。

手里没有汇控投资者,则不宜沾手此股,因为该股股价不会在短期内稳定下来,至少要到下半年才会企稳。

市场人士建议一般散户不参与供股,可以将供股权卖出,因为汇控经营的不明朗因素依然存在。

按照3月11日的收盘价38.45港元计算,除权后的价格为35.6港元,23日开始买卖的供股权的理论价格为7.6港元

前景尚未柳暗花明      困扰投资者的不仅仅是股价问题,关键还是汇控的前景是否已经柳暗花明。

近日,Sandy Flockhart表示,汇控仍然赚钱,其实并不需要集资,供股是因为外界的要求及竞争对手资本水平有所提高,供股后资本基础将更强大。

确实,相比其他国际超级金融机构亏损累累的惨状,汇控的情况要好得多。

在其他银行“国有化”后,拒绝政府注资的汇控只能向市场要钱。

以提高资本实力。

郑海泉也表示,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和中国,将是汇控未来的投资重点。

尽管汇控宣布停止北美消费信贷业务,但近两年一直准确看空汇控的里昂证券并不乐观。

其最新报告指出,汇控目前仍有270亿美元的商誉在账上,主要是2000年收购法国商业银行形成的;加上其七成资产在欧美市场,而欧美经济正在放缓,令集团存在隐忧。

里昂维持“沽售”评级,并将其目标价由41港元大幅降至28港元,是目前大行中给出的最低目标价。

投资评级机构穆迪也下调了汇丰控股长期高级债务评级的展望。

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反映全球信贷危机使汇控盈利和资金受压,以及需继续为汇融(汇控旗下公司)作拨备,但其仍然认为汇控是全球最稳健的银行之一。

看来,在前景依然十分不明朗的情况下,汇控是否仍值得股民一往情深,需要打个问号。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