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刘禹锡的天真

但凡真正的诗人、作家、艺术家,都有几分不谙世事不通世俗的“天真”。

这种“天真”,一方面使他们比一般人更敏锐地感知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创作出淳朴率性、近乎天籁的完美文艺作品,另一方面,这种“天真”又使得他们与世俗格格不入,遭遇世俗的排斥和打击,甚至被某些俗人所嫉恨和算计,他们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变得曲折而多舛。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样的典型。

在当时的文坛。

刘禹锡绝对是重量级人物。

他是唐朝中晚期的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

他的《陋室铭》《鸟衣巷》都是流芳百世的名作。

刘禹锡也是一个相当天真的人,做人颇不圆通。

刘禹锡天真,在他的《陋室铭》里有明显的表现。

文章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几多浪漫,几多天真

可是,他的“天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

唐朝社会有种风俗。

举子在考试前都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

请他们看后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

寰阳有个名叫牛僧孺的读书人,是刘禹锡的“粉丝”,到京城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见刘禹锡,请他斧正

说是斧正,其实他满心想的是能得到刘禹锡的褒扬。

刘禹锡很客气地招待了他,等到打开牛僧孺的大作,刘诗豪的“天真”就暴露无遗了。

他没去想人家请他斧正只是客套,竟然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起牛僧孺文章来。

当然。

刘禹锡作为久负盛名的文坛前辈、文学大家,能亲自修改牛僧孺文章,对他创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好处的。

可是。

牛僧孺并不是个真心向文的人,而且又非常自负。

此番老刘只挑刺不夸奖,让他大失所望,也很受伤,他从此对刘禹锡记恨在心。

后来,由于刘禹锡积极投身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又加上他一贯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他的仕途一直不很得意。

牛僧孺这小子却官运亨通。

最后成了当朝宰相。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个人一起投店,喝酒畅谈。

酒酣之际,牛僧孺写下一首诗。

其中有“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之语。

这时。

天真刘禹锡才知道自己当年当面改牛僧孺的大作有多么孟浪、多么欠考虑。

后来,刘禹锡还跟他的弟子提到这件事,说:“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

差点儿惹来大祸,你们要以此为戒,不要好为人师。

刘禹锡似乎有所醒悟。

其实,刘禹锡牛僧孺文章,既是天真率性之为,也表现了他说真话、为人真诚的品格。

也正是这种天真和真诚,造就了一个才华俊选风格脱俗的大诗人刘禹锡

倘若刘禹锡只是个凡事打哈哈说好话的人,我们今天又怎能读到他的那些清秀隽永的诗文?刘禹锡的“天真”并没有错,错的是病态的世道。

容不下这种“天真”,容不下这份来自人性深处的美好。

编辑 张金余。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