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贩打假扫荡“黑心菜”]菜贩

2009年3月底,江苏淮安电视台连续5天晚上都在播出一则公益广告。

画面中,一位中年男子提着一篮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意味深长地说:“这菜篮子干净,老百姓的餐桌才干净,愿天下所有吃行业的经营者都要讲道德,讲良心,讲责任。

”中年男子名叫孙焕平,是淮安菜市场卖菜的小贩,公益广告是他自编、自导、自演、自费播放的。

孙焕平不仅自费打假,后来为扫荡“黑心菜”,他竟开始了一个人的“良心长征”。

良心难安      孙焕平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农村,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

在当地轰轰烈烈大搞集体经济时,孙焕平最崇拜村支书吴仁宝,并将其视为“偶像”。

结婚时,孙焕平还把“偶像”的照片贴在结婚照旁边,气得妻子直骂他“老土”。

老土老土

孙焕平笑嘻嘻地接受了这个绰号。

渐渐地,不仅妻子叫他老土,相识的人也跟着叫他老土

孙焕平21岁就开始到菜市场豆腐豆芽菜。

1995年,菜市场冒出一种脆豆腐干,又白又亮,卖相很好,市场销路不错,孙焕平便萌生出做豆腐干生意的念头。

几经打听,他得知山东有人专门传授做脆豆腐干的加工技术。

这年10月,孙焕平怀揣3000元学费,踏上了开往山东的火车。

辗转好几天,终于找到了神秘的“豆腐村”。

村里一位做豆腐干技术最好的农民同意收孙焕平为徒,学时半个月。

孙焕平以前做过传统豆腐,有一定经验,学起来得心应手。

第6天是学做脆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保存。

师傅拿来一瓶水一样的东西,告诉孙焕平:“这是双氧水,可以让豆腐干更白更亮。

卖相好了,价钱自然也就高了。

”“双氧水?”孙焕平以为听错了,双氧水可是手纸厂用来漂白、医院用来杀菌的呀,怎么能用来制作豆腐?   “这东西能吃吗?会不会有毒?”孙焕平忐忑不安地问。

“有毒?也没听说吃脆豆腐吃出人命来的啊!”师傅开导孙焕平说,“这里全村人都这么做,你要是怕,自己和家人不吃就是了。

”   孙焕平听后双目圆睁,想说的话都咽了回去。

孙焕平学会了制作豆腐干,师傅又教他做豆腐果。

豆腐果想要有香脆的口感就得用油炸,师傅提来一桶黑乎乎的油,对孙焕平说:“这是一种混合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沟油,用它炸出来的豆腐果比用纯植物油炸出来的要好吃。

喜欢吃的人特别多,包你好卖。

你回去时从我们这儿带几桶油,很便宜。

”   孙焕平虽然学艺成功,但看到豆腐干豆腐果的真实制作过程,心里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回到淮安后,孙焕平没有动手做豆腐

几天后,妻子王英不断催促他亮亮手艺,他才慢腾腾地行动起来。

一个月后,孙焕平把赚到的一笔钱交给妻子,说:“从明天起,脆豆腐我不做了!”   “为什么?这么赚钱,又没偷又没抢的?”妻子停下手里的活儿,大声嚷了起来。

孙焕平再也憋不住了,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

妻子惊呆了,但想到以后不做这种“来钱快”的生意,还是有点舍不得:“这技术可是咱花钱学来的呀!”   孙焕平回答说,把有毒的豆腐干卖给街坊邻居,就跟做贼似的,心里不踏实,晚上睡不着觉,这钱赚了也不好意思用。

良心召唤      不做豆腐干生意了,孙焕平又重新做起豆芽生意。

但不知为什么,别人的豆芽都是大大的豆瓣,粗粗的芽身,鲜亮的颜色,自然比他的好卖。

有一天收摊后,孙焕平特意请邻摊的大哥吃饭,终于从他那里得到了豆芽受看的“秘诀”:原来是在泡制豆芽的水中添加了“保鲜粉”。

孙焕平得到“真传”后,跑到商店去买保鲜粉。

拿到一看,他傻眼了:所谓的“保鲜粉”竟是二亚硫酸钠,专门用于清洗塑料、丝织物等的工业原料!用它浸泡豆芽,不是害人吗?   孙焕平开始犹豫不决,在邻摊“大哥”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决定尝试一下。

晚上,他用保鲜粉浸泡了一缸豆芽,第二天早上拿到菜摊上卖。

生意果然好了很多,可他总觉得良心难安。

此后,他永久地收起了豆芽摊,重新开始卖“传统菜”,可生意十分清淡。

孙焕平一家的日子越发难过,妻子王英时不时发两句牢骚,抱怨丈夫不好好做生意。

孙焕平就弄不明白,以前正儿八经的生意现在怎么就不好做了?   2008年5月的一天,孙焕平菜市场的一个朋友说,某食品加工培训班办得热火朝天,很多商贩都交了学费去听课。

孙焕平也想学点新技术,改善一下自家的经营状况。

经朋友介绍,孙焕平交了300元学费,到某食品加工培训班参加了为期3天的培训。

这次,他还真学到了不少食品加工的“诀窍”,有些“诀窍”简直是闻所未闻,比如死鱼回生法,往半死不活、不能游动的鱼身上或水里滴些柴油,鱼一沾就会“活蹦乱跳”,十分好卖;“3911”韭菜,用农药3911灌溉韭菜根部,让韭菜叶宽、色深、肥厚,没有虫蛀……   培训班里坐着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认真地听课、记笔记。

孙焕平不知道全国有多少这样的培训班,有多少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占据菜市场上一个又一个摊位后,老百姓的菜篮子里还能有干净菜吗?孙焕平被诸多问题困扰着,彻夜难眠。

2009年3月,孙焕平瞒着妻子,自编、自演了一则食品安全的公益广告,自费拿到淮安电视台播出。

这天,王英在家看电视,突然看到荧屏上一个中年男子提着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说:“这菜篮子干净,老百姓的餐桌才干净。

愿天下所有吃行业的经营者都要讲道德,讲良心,讲责任。

王英看到广告后蒙了:广告中的中年男子怎么看都像自己的丈夫,可丈夫怎么会上电视拍广告呢?她急忙跑去问丈夫,孙焕平这才说出了事情原委。

更让王英吃惊的是,丈夫居然还准备自费去全国各地揭露“黑心菜培训班”的内幕,到菜市场教市民如何识别“黑心菜”。

王英觉得丈夫简直是在胡闹,当即决定寸步不离地守着丈夫,禁止他离开家门半步。

可这并没有挡住孙焕平“揭黑打假”的步伐,他悄悄地把卖菜的小货车改装成“大篷车”,在车上添置了一张餐桌和各种生活用品。

万事俱备以后,孙焕平准备出门了。

王英抓住丈夫,又是撕又是咬,不准他走。

孙焕平也不避让,咧着嘴,任妻子发泄。

王英眼看拗不过丈夫,只好与他约法三章:3个月内结束活动后立马回家,如果不听话就离婚!孙焕平小鸡啄米似的不住点头。

4月7日,孙焕平打起“老土食品安全宣传”的旗帜,开着“大篷车”来到南京。

大篷车”的车身涂了一层绿色油漆,上面写着“拒绝滥用非食用添加剂,还食品本来面目”,孙焕平每天开着它在南京的大小菜市场进行宣传。

就在他结束南京的宣传,准备去另一个地方时,王英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大庭广众之下,她死死地拽住孙焕平的裤带不放。

孙焕平一下子急了:“说好的,3个月就回去,你咋说话不算数呢?”   “不算数咋的?我知道,你是不会遵守3个月约定的,你现在必须跟我回去。

王英拽着孙焕平就是不松手。

孙焕平见说不动妻子,咬咬牙,用力挣脱王英,跳上“大篷车”,踩足油门绝尘而去。

从那以后,孙焕平开着“大篷车”一走就是两万五千多里路,20多个省、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扫荡“黑心菜”      2009年4月11日,孙焕平开着他的“大篷车”来到安徽,向市民讲解如何识别“黑心菜”。

在合肥逍遥津广场,孙焕平开始了他的演讲:“大家注意,食品过于鲜艳,可能非法使用色素;食品颜色过白,可能非法使用漂白剂或荧光剂;食品弹性过佳,可能非法使用硼砂等添加剂;食品保质期过长,可能过量使用了防腐剂。

”周围市民听得十分仔细。

随后,孙焕平从“大篷车”内拿出一把海带,说:“这种碧绿鲜嫩肥厚的海带不要买,它是用碱性绿色染料和二亚硫酸泡染加工出来的。

二亚硫酸对眼睛、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会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碱性绿色染料其实是一种工业染色剂,其毒性在人体内积淀,可能会产生癌变。

”放下海带,他又拿起一块白银耳,继续讲道:“大家看这种银耳洁白娇嫩,很漂亮,其实银耳干燥后应该呈黄色或淡黄色,味道为无味或略带土腥味,而这些漂亮的银耳多是用二氧化硫熏蒸过的,所以颜色雪白,略带刺激性气味儿。

”   2009年5月,孙焕平来到江西南昌。

74岁的陆家汉老人在菜市买菜,见孙焕平宣讲的知识很实用,便请求他收自己为徒,并表示愿意跟随孙焕平走完余下的省份,吃住自理。

孙焕平打量了老人一番,只见他两鬓花白,不由得笑了。

老人好像明白了什么,急忙分辩说:“我的身体很棒的,我练过气功。

”说着就要亮自己的肌肉,孙焕平还是直摇头。

老人这回真的急了:“要不,我们比赛打架,我赢了,你收我;我输了,这事儿就算了。

”看着眼前这个老顽童,孙焕平啼笑皆非,虽然他被老人的善意所感动,但收一个70多岁的老人做志愿者,万一在路上出点什么事,没法跟老人的子女交代。

孙焕平在南昌做完宣传准备离开时,老人提着热腾腾的炒粉前来“行贿”。

孙焕平馋不过,就接受了。

吃完炒粉,孙焕平开车准备离开,老人突然跳上车,气呼呼地说:“吃了我的炒粉,就得同意我做志愿者。

孙焕平没有办法,只得带上他。

后来,孙焕平又收下了两名志愿者,一名是刚退休的正处级干部;一名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当过律师。

2009年6月,孙焕平和3名志愿者来到上海某农贸市场。

清晨6点过,孙焕平刚支起架子,从“敞篷车”里搬出“百姓餐桌”,准备进行宣传。

一个商贩模样的人走过来,冲他们喊道:“走!走!谁让你在这里搞活动了!”孙焕平不肯离开,商贩发火了,三下五除二地把“百姓餐桌”掀翻,把宣传展板全部拆了。

孙焕平上前阻止,商贩一拳将他打倒在地。

这时,又过来几个商贩,用脚将展板踩成碎片。

孙焕平蹲在地上,陆家汉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们不能停止,必须走下去!”孙焕平抬起头,望着头发花白的老人,点了点头。

孙焕平和3名志愿者互相鼓励,把“大篷车”从上海开到了济南。

2009年7月7日是孙焕平妻子约定的3个月期限的最后一天。

这天,王英到济南找到了孙焕平,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吓了一跳,孙焕平晒得像黑泥鳅,人也瘦了一大圈。

王英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没有再责备孙焕平,反而陪着他在广场上散发宣传单。

头顶烈日,王英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实在搞不懂丈夫风吹日晒到全国各地宣传扫荡“黑心菜”,到处遭人白眼,到底是为什么。

接下来,王英陪着丈夫开始了西安之行。

他们苦苦求了5天,相关部门都不提供宣传场地。

王英无法忍受这种花自己的钱,替别人办事,还四处求人遭白眼的生活,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就离开了西安。

一个星期后,王英孙焕平发出最后“通牒”:再继续下去,就离婚!孙焕平知道王英这次是认真的,急急忙忙地赶回家“灭火”。

7月23日,孙焕平发动所有亲戚朋友来劝王英,希望她能回心转意。

王英问他:“你还往外面跑吗?”孙焕平说:“把东三省和天津、北京跑完就不跑了。

孙焕平的目标是向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递交由沿途万人签名的《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并倡议将5月17日定为全国食品安全日。

这些话,孙焕平没敢对妻子讲。

这一次,夫妻俩最终未能达成共识。

10月19日,王英孙焕平来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王英在离婚协议上刻意设置了“财产不平等”条款:家产全部归王英所有,但允许孙焕平住在现在的房子里。

孙焕平知道,王英不是想多分财产,她是想用切断经济来源的方式逼他回头。

孙焕平不想回头,也不能回头。

妻子离婚后,孙焕平又踏上了扫荡“黑心菜”的长征。

(作者声明: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上网。

)   (压题图:本文主人公孙焕平的“食品安全宣传”正式启动)   (责编 王 容)。

2 次访问